摘要:其中,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83萬億元,同比增長18.5%,增速較2017年末上升14.1個百分點。分行業看,服務業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8334 億元,同比增長28.3%,增速較2017年末高 19.3個百分點。

進入2018年,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多,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部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有所加劇。

6月24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首次發佈《中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報告(2018)》(以下簡稱“白皮書”),其中全面總結梳理了2018年各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在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信貸支持力度加大

白皮書顯示,截至2018年末,我國小微企業法人貸款餘額26萬億元,佔全部企業貸款的32.1%。其中,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83萬億元,同比增長18.5%,增速較2017年末上升14.1個百分點。全國普惠口徑小微企業貸款餘額8萬億元,同比增長18%,增速較2017年末上升8.2個百分點,全年增加1.2萬億元,同比多增6143億元。

信貸結構方面,分擔保方式看,截至2018年末,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中信用貸款、保證貸款、抵(質)押貸款佔比分別爲12.5%、35.6%和52%,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佔比較2017年末上升6.3個百分點。

分機構看,截至2018年末,大、中型銀行普惠小微貸款增長較快,同比分別增長22.8%和20.7%,增速較2017年末分別高出15個和14.8個百分點。分行業看,服務業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8334 億元,同比增長28.3%,增速較2017年末高 19.3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貸款增速高達3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增速高達45%。

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2018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定向降準、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等方式向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降低無風險收益率,營造有利於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貨幣金融環境,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將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白皮書指出,2018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穩中有降。2018年第四季度,6家國有大型銀行、18家主要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第一季度分別下降1.11個和1.14個百分點。12月,全金融機構新發放的5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爲6.16%,較2017年同期下降0.39個百分點。

此外,白皮書表示,一些銀行試點推行續貸業務“名單制”管理機制,對經營情況良好、有轉貸需求的小微企業建立准入名單,在貸款到期前提前進行授信審批,可實現多筆流動資金貸款無縫銜接。截至2018年末,小微企業續貸餘額1.2萬億元,較第一季度末增長20.93%。越來越多正常經營的小微企業通過續貸,節省了“過橋”成本。

金融服務覆蓋面持續拓寬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迴歸本源、聚焦小微、下沉重心,小微企業授信戶數快速增長。

據白皮書披露,截至2018年末,小微企業法人貸款授信237萬戶,同比增加56萬戶,增長30.9%,貸款授信戶數佔小微企業法人總戶數的18%;普惠小微主體授信1793萬戶,較2017年末增加467萬戶,增長35.2%。

貨幣信貸政策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堅持穩健貨幣政策取向,積極創新和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2018年開展了4次定向降準、增量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增加中長期流動性,3次增加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支持銀行獲得長期穩定資金,擴大央行擔保品範圍,用好信貸、債券、股權“三支箭”,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拓寬融資途徑。

銀保監會的差異化監管政策不斷優化。銀保監會重點針對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提出“兩增兩控”考覈目標,指導大中型銀行建立健全“五個專門”的事業部專營機制,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貸款適用優惠的風險權重和資本監管要求,對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明確監管容忍度,實施小微企業授信盡職免責制度,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小微企業貸款投放,降低貸款融資成本。

據媒體報道,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鄒瀾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有關情況發佈會上介紹,截至5月末,全國普惠小微貸款餘額達10.3萬億元,同比增長21%;5家國有大型銀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比去年底增長23.7%,已經完成了全年計劃的大部分,平均利率4.79%,比去年全年下降了0.65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小微經營主體2363萬戶,同比增長35.4%。

(國際金融報記者 範佳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