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她在開啥車

隨着信息技術的進步,社交媒體、短視頻的興起,許多汽車測評節目也跟着出現了。這當中,有一類節目具有最爲震撼的視覺效果,也往往給你最專業的觀感——那就是拆車。不過消費者和業界人士對於拆車這一測評方式的可靠性和嚴謹性,就抱有懷疑態度。最近更有不少專家出面“拆臺”,他們認爲媒體拆車根本不能準確評判車子的質量。

拆車可以準確評判車子的質量?專家打臉媒體:都是糊弄人!


專家抨擊拆車不靠譜,只因缺乏統一標準

乍一看,拆車可以直觀地看到車子的各種零部件型號、磨損情況,以及整車的裝配情況,的確客觀可靠。但是測評人員的評判標準,很大程度上依然受到個人主觀意願的影響。向網上流傳的“車門安全論”、“聲音安全論”,就引發了不少爭議。專家認爲,汽車的設計漸趨多元化,很難通過單一的量化標準判定質量好壞,拆車更是完全不靠譜。

拆車可以準確評判車子的質量?專家打臉媒體:都是糊弄人!


瀏覽大批拆車節目後,車車君可以明顯看出:前後防撞橫樑、車門飾板防撞杆和加強筋、隔音材料以及底盤懸掛是節目測評最多的組件。而測評的方式和評價標準,也有一定的套路可尋。以防撞杆爲例,測評節目中最常用的套路是通過厚度來判斷可靠程度,甚至有些測評主持喊出“要xxmm的防撞鋼樑才能抵擋衝擊”。

拆車可以準確評判車子的質量?專家打臉媒體:都是糊弄人!


顯然,這種套路式的測評並不能讓真正懂車的專家們信服。防撞鋼樑的確是汽車被動安全措施中的一環,能在第一時間起到碰撞緩衝作用。但它也僅能在低速碰撞中發揮作用,減少前保險槓的損壞風險而已,絕非測評節目中所說的那麼關鍵。缺乏令人信服的統一標準,測評人員質量堪憂,自然令拆車節目備受質疑。

拆車可以準確評判車子的質量?專家打臉媒體:都是糊弄人!


拆車報告並非一無是處,但需要深入分析

雖然飽受詬病,然而專家卻表示,拆車節目也並非一無是處。雖然單憑對各個零件的淺顯分析並不能確定一輛車質量的好壞,但是通過橫向對比還是可以看出不同車型之間的差距。比如通過對兩款行駛里程相當的同級別競品車型拆解,可以從關鍵部位的磨損程度、使用狀況得到車型耐用性的直觀瞭解。而要探討車型設計和質量上的更多問題,就需要測評人員作出更嚴謹、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了。

拆車可以準確評判車子的質量?專家打臉媒體:都是糊弄人!


【車車君有話說】

在社交媒體空前發達的今天,各種測評節目已經越來越深刻影響着汽車行業的發展。正如專家所言,缺乏合理、統一的標準,測評人員缺乏足夠的知識積累,不僅很容易鬧出笑話,更會讓整個行業的公信力降低。至於這些看起來很高大上的拆車節目,其實也只是噱頭大於實際意義。車車君建議各位還是要明辨是非,不可盡信。

本文爲【她在開啥車】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