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著有《张子野词》。

千秋岁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宋词三百首》中张先最著名的六首词,情真意切,传诵至今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上阕写春暮景。雨轻风紧,催落繁花;杜鹃啼血,呼唤着春天的完结,造成浓重的感伤气氛。下阕抒情。“不老”的“天”与“难绝”的“情”相对比,再以“千千结”的“双丝网”比作忧思百结的愁心,将愁情怨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上阕后两句点明了通感所表述的含义,并点出弹筝人的身份——女子,在以筝弹奏“幽恨”之曲。

《宋词三百首》中张先最著名的六首词,情真意切,传诵至今

下阕开篇也是视觉,重点从筝曲转换到弹筝之人,在宴会席间,沉静地弹筝,“秋水”也即澄澈的目光缓缓流转,表明弹筝的女子完全把整个身心都融合到所弹奏的筝曲中去了。 

醉垂鞭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宋词三百首》中张先最著名的六首词,情真意切,传诵至今

此为酒筵中赠妓之作,题材有些无聊,但词人笔下的这幅素描却是异常动人。妙在用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一种模糊而动人的美。制造了一种气氛,衬托出并没有正面大加描写的女主人公的神韵。歌女在“日乱山昏”时翩翩而来,仿佛巫山神女降临。

一丛花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宋词三百首》中张先最著名的六首词,情真意切,传诵至今

此词是张先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是词人与女子经历了长久的离别、体验过多次伤高怀远之苦后有感而作。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水调》歌曲一声声,不禁端起酒杯仔细倾听,午间醉后醒来可愁闷却未醒。送别春天,春天要去多少时日才能返回?夜里照一照明镜,感伤流失了光景,旧日的事待到以后,只是徒劳的记省。

《宋词三百首》中张先最著名的六首词,情真意切,传诵至今

沙滩上并立一双飞鸟,池塘上呈现苍暝,浮云撕破,月儿探出头来,花儿舞弄自己荫影。重重叠叠的帘幕密密遮住青灯,随着风儿摇曳不定,人们正入睡乡万籁寂静,明日的落花定将铺满路径。

青门引 春思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宋词三百首》中张先最著名的六首词,情真意切,传诵至今

此为春日怀人之作。词中所写时间是寒食节近清明时,地点是词人独处的家中。全词抒写了词人感于自己生活孤独寂寞,因外景而引发的怀旧情怀和忧苦心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