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外出旅遊,都有哪些安全知識要牢記呢?

一、如何保暖

要學會用服裝建起禦寒屏障。最外層的衣服應有防風性,可選呢絨、毛皮或皮革質地的服裝。羽絨服保暖性很 好,是冬季旅遊的首選服裝(羽絨服的面料越輕薄越好,並且在摺疊時能疊的越小越好)。

滑雪溜冰服裝的選擇要領是保暖、防風、輕便、緊口、顏色深一些(忌穿 淺色服裝)。外褲以訓練褲最爲適宜,它既能防風防水又比較透氣。內衣要柔軟、吸溼、透氣。去高寒的地方一定要戴帽子,因爲人體50%以上的熱量是從頭部和頸部散失的。

寒冷和風大的地方最好戴上有護耳的帽子,手套要選擇保暖、防風防水和耐磨的。如果上雪山,則一定要帶一副鴨絨手套。

冬季出遊一般穿登山鞋,同時爲了防止溼腳難受最好多帶兩雙襪子和鞋墊。若到北方旅遊,則最好穿高筒防滑雪地棉鞋,穿皮鞋會凍得受不了,而且冬季北方路多有冰雪,路面較滑。

儘量減少皮膚暴露的部位。對易於發生凍瘡的手、臉等部位要抹防凍油膏等護膚品,有必要經常活動或按摩,以增加皮膚裸露部分的血液循環。

二、記得要“護眼”

北方的冬季經常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白茫茫的雪地對陽光中的紫外線吸收少而反射強,當強烈的紫外線射入旅行者的眼睛時,會發生光化作用,經過6~8小時的潛伏期,眼睛就會出現嚴重的畏光、流淚、異物感,甚至睜不開、有強烈的燒灼感和劇烈疼痛,醫學上稱之爲雪盲。所以,出門時需戴太陽鏡,以保護眼睛

三、泡溫泉注意事項

泡溫泉能消除疲勞,對身體起到保健的作用。但是如果溫泉水溫過高,人從溫度較低的空氣中驟然浸入泉水裏,一般很難適應。所以要先用手或腳試探水溫是否合適,再進入溫泉泳池,並應該從低溫泉到高溫泉,逐步適應溫泉水溫。

一般溫泉浴可反覆浸泡,每次爲20到30分鐘。如果一次浸泡的時間過長,容易出現暈眩、全身乏力。當您在泉水中感覺口乾、胸悶時,就應該上池邊休息,喝點飲料補充水分。

溫泉水中含豐富的礦物質,泡過溫泉後儘量少用沐浴液,用清水衝身更有利於保持附在皮膚上的礦物質。

溫泉浴亦是一種中等強度的運動,在令身心得到全面放鬆的同時,靈敏度和注意力也會有所下降。所以,駕車人士在泡過溫泉後,一定要休息兩個小時以上方可駕車

四、滑雪注意事項

滑雪是一項速度快、靈敏性強的全身運動,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高超技術的人,運動前都必須做好準備活動。一般準備活動內容有原地徒手操和行進間徒手操,以 及做各種壓腿、彎腰、屈伸、俯臥、跳動等。由於滑雪速度快、場地起伏大、地形複雜,所以容易發生事故。滑雪者對場地應充分熟悉瞭解,反覆進行適應性練習。 要注意天氣的變化,在大風和大雪的天氣能見度20米內禁滑,在零下30℃以下的天氣禁滑。更要避免超速滑行。

滑雪要量力而行。當滑雪者的技術 水平達到能安全地停住,並能避開滑雪道上的障礙物和其他滑雪者時,才能去較高水準的雪場滑雪。停留休息時,要停在滑雪道邊上,並要充分注意並避開從上面滑 下來的人,重新進入雪道時也如此。

滑雪有句俗話,不怕摔,就怕撞。就是說寧可摔倒,也不要發生碰撞,碰撞(撞在別人身上、樹上或攔網上)是很危險的,輕則 挫傷,重則骨折。不要單獨在樹林、陡坡和深谷滑雪。一般說來三個以上的人在一起滑雪最安全。摔倒後不要隨意掙扎,儘量迅速降低重心向後坐。一般情況下,可 以舉手和雙臂,屈身,任其向下滑動,要避免頭朝下,更要避免翻滾。

滑雪前應學習一些基本的醫學知識和急救常識,如受傷時的處理,骨折後應採取的措施等。發現他人受傷,千萬不要手忙腳亂隨意處置和搬動,應儘快向雪場救護人員報告。

來源:張家口微旅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