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射頻設計框:

先給大家展示一下 Wi-Fi 產品的一般射頻設計框圖

如上圖所示,一般Wi-Fi 產品的射頻部分由五大部分組成(個人的見解),藍色的虛線框內統一看成是功率放大器部分。無線收發器(Radio Transceiver)一般是一個設計的核心器件之一,除了與射頻電路的關係比較密切以外,一般還會與 CPU 有關。

發送信號時,收發器本身會直接輸出小功率的微弱的射頻信號,送至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進行功率放大,然後通過收發切換器(Transmit/Receive Switch)經由天線(Antenna)輻射至空間。接收信號時,天線會感應到空間中的電磁信號,通過切換器之後送至低噪聲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進行放大,這樣,放大後的信號就可以直接送給收發器進行處理,進行解調。

2、無線收發器:

把無線收發器(在本章的以下內容中簡稱收發器)放在了第一個模塊,主要原因就是因爲,它一般會是一個設計的核心器件之一,有的時候還可能集成在 CPU 上,就會是一個設計中的最重要的芯片,同時,收發器的重要性決定了它的外圍電路必然很複雜,實際上也是如此。而且,如果沒有參考設計,完全由我們自主設計的時候,這顆芯片也是我們應該放在第一優先的位置去考慮,這顆芯片從根本上決定着整個設計的無線性能。

收發器通常會有很多的管腳,在如下圖中,只給出了射頻電路設計時會關注的管腳,可以看到,有幾個電源管腳,數字地,模擬地,射頻輸出,功率放大器增益控制,功率檢測,溫度檢測,射頻輸入,低噪聲放大器增益控制,發射、接收切換等管腳。

1 )協議,頻率,通路與傳輸速率:

在收發器的 Datasheet 中,一般會在開始的幾段話中就指出該芯片支持哪些協議,工作在什麼頻率上,幾條通路(也就是幾發幾收)。

一段典型的描述如:The Atheros AR9220 is a highly integrated single-chip solution for 2.4GHz and 5GHz 802.11n-ready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s) that enables high-performance 2×2 MIMO configurations for wireless stations applications demanding robust link quality and maximum throughput

and range. 從這段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AR9220支持802.11n 草案(一般來說都會兼容 802.11b/g)。同時,AR9220也支持雙頻,2.4GHz 和 5GHz,這樣,我們就可以得知,它也支持802.11a。2×2 MIMO說明AR9220 是二發二收(2T2R)。

從 AR9220 的 Datasheet 中我們可以得知,20MHz 帶寬,最高傳輸速率可以達到 130Mbps,40MHz 帶寬時,最高的傳輸速率可以達到 300Mbps。

2 )調製方式:

調製方式和傳輸速率是密切相關的,不同的傳輸速率對應着不通的調製方式。芯片支持的調製方式一般會在Datasheet 的特性描述中給出。例如AR9220 支持的調製方式有 BPSK,QPSK,16QAM,64QAM,DBPSK,DQPSK,CCK。

3) 時鐘頻率:

時鐘頻率,時鐘頻率包括兩種,收發器外接晶振的頻率和內部倍頻後的工作頻率。

4 )輸出功率:

有一個現象,爲什麼在收發器的 Datasheet 中不給出其發射功率?這項參數對於我們 RF工程師是很重要的,因爲這項參數決定着後續功率放大電路的設計,我們要保證收發器的輸出功率足以驅動功率放大器,這樣,我們才能夠設計合理有效的放大器。

5 )接收靈敏度:

和輸出功率一樣,收發器接收靈敏度這項參數也不會在 Datasheet 中給出,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有了這項參數,才能合理地設計低噪聲放大器的放大倍數,才能保證低噪聲放大器的輸出可以被收發器有效的接受。

6 )射頻接口:

這項參數關係着我們後續的射頻電路的結構。一般來說,收發器應該具有的射頻輸入管腳包括:射頻輸出管腳,功率放大器增益控制管腳,功率放大器輸出功率檢測輸入管腳,低噪聲放大器增益控制管腳,切換器收發控制管腳,一般 Ralink 的方案還會有 PA 溫度檢測管腳。

7 )供電電壓與功耗:

從全局的角度看,供電電壓與功耗同樣會是我們不得不關注的技術參數,這兩項參數關係着電源電路的設計和散熱的設計。

2.2. 差分射頻信號的處理

1)收發器本身具有的管腳:

對於射頻信號,爲了增強收發器的抗干擾能力,一般會採用差分信號的處理方式,也就是說,收發器會以差分形式將信號發送出去,同時外部電路也必須爲收發器提供差分射頻信號的輸入。如下圖所示,紅色方框內的四隻管腳就是這個收發器的差分射頻信號的輸入,輸出管腳,也是最重要的射頻信號管腳。

Atheros 的收發器一般會同時對輸入與輸出做差分處理。但是 Ralink 一般要求外部輸入的信號是差分的,而自身輸出的射頻信號則不是差分的。下面兩圖分別給出了 RT3052(Ralink)和AR9220(Atheros)的主要射頻信號管腳。不難發現,Atheros 的設計相比 Ralink 要更加細膩,不只是收發器芯片,在後續電路的設計中,也會發現,Atheros 考慮的問題很周全。

2)收發器發送的差分信號

收發器發送的差分信號,我們要想辦法把他們合二爲一。爲什麼要這樣做,收發器送出的信號是要給功率放大電路的,功率放大電路處理的是單端信號。

平衡器通常用來處理差分信號的問題,除此之外,電感和電容都能夠改變信號的相位,從差分信號到單端信號,基本的方法就是用電感和電容組成兩條不同的通路,這樣,經過處理電路的兩路信號就在相位上相差了 180°,從而可以使原本相位相差 180°的差分信號同相,得到單端信號。相反,使單端信號通過兩條不同的通路,就得到了差分信號。

下面來分別看一下這兩種方法的電路形式。

方法一,使用平衡器。原本相位相差 180°的差分信號經過平衡器(Balun,俗稱巴倫),就可以得到合二爲一的單端射頻信號。如下圖所示,圖中的 F1 就是一個平衡器,差分信號 RFOUT_P 和 RFOUT_N 經過F1 得到單端信號 RF_OUT。

方法二,使用分立元件。典型的使用分立元件的處理電路如下圖所示。

3)平衡器的參數與選擇

在 Atheros 的方案中,平衡器往往使用的很多,我在這裏給出平衡器的主要參數和簡要的選型指南。如前所述,在我們的 Wi-Fi 產品中,平衡器常用於處理差分信號,其主要的參數如下:

 不平衡阻抗

 平衡阻抗

 工作頻率

 不平衡端口回波損耗

 相位變化

 插入損耗

例如,常用的平衡器 HHM1711D1 典型參數如圖 2-7 所示。這樣我們在設計是就可以根據我們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平衡器。

4)收發器接收的信號來自於前端的低噪聲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一樣,低噪聲放大器處理的也是單端射頻信號,這樣,我們必須將低噪聲放大器輸出的信號進行轉換。同樣,對於低噪聲放大器的輸出信號同樣有兩種處理方式:使用平衡器和使用分立元件。Atheros 的方案中,有些使用平衡器;Ralink 的方案中,至今還沒有使用過。

其實大家也一定想到了,收發器接收信號和收發器發送信號差不多就是互爲逆過程,因此電路的結構也差不多是相反的。沒錯,看了下面的實際電路圖就知道了。先來介紹使用平衡器的方案。在某實際案例中,採用瞭如下圖所示的平衡器電路。單端信號 RF_IN 經過平衡器 F5 後得到差分的射頻信號 RFIN_P 和 RFIN_N。

再來看看採用分立元件實現的方法,下圖是 Ralink 慣用的方式,下圖2是 Atheros 常用的處理方式。可以看出,這兩種設計方法大同小異。

3. 收發器的電源管腳

收發器一般會有很多個電源管腳,可以大概分爲幾類,一般會具有主電源管腳,核電壓電源管腳,IO 電源管腳,鎖相環(Phase Lock Loop,PLL)電源管腳等。

對於收發器的電源管腳,通常的處理方法就是在每個電源的管腳處都放置一個 0.1uF 的電容,耗電比較大的管腳旁,需要放置更大容量的電容,1-10uF 或者更大。一般來說,收發器的模擬電源供電和數字電源供電要用電感或者磁珠隔開,並且一定要在電感或磁珠後放置容量比較大的電容,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放置電解電容,會對電源的性能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同時並聯幾個容量比較小的瓷片電容,就可以濾除不同頻率的交流成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