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信陽淮濱縣“芡蝦輪作”讓窪田變成“聚寶盆”

  一大早,淮濱縣期思鎮祁營村100多臺芡實脫粒機就開始“隆隆”作響,村裏豫南芡實貿易大市場裏往來客商的車輛來回穿梭,熱鬧非凡。

  “今年4月份以前,俺這27畝田的小龍蝦賺了10多萬元,現在芡實收上來,又能賺8萬多元。一水兩用,一田雙收,一年賺了18萬元,‘芡蝦輪作’真的讓窪田變成了‘聚寶盆’。”正在交易市場賣芡實的貧困戶周文濤給記者算起了收益賬。

  淮濱縣溝塘、湖泊多,低窪易澇,連年遭受內澇災害。如何變“水患”爲“水利”?該縣引導農民轉變發展理念,從傳統農業逐步過渡到順應自然的避災性、生態性農業結構中來,科學推廣“芡蝦輪作”,不僅提高了單位水面的綜合經濟效益,而且帶動了貧困戶脫貧致富。

  祁營村順天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恆照介紹,他們採取“合作社+市場+基地+貧困戶”的形式,註冊了“蔣城”“順天”等多個綠色食品品牌,芡實和龍蝦交易市場輻射周邊2省5縣,年交易額3000多萬元。通過“供種、技術、收購”三統一,發展社員600多家,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22戶488人脫貧致富。

  據介紹,該縣芡實龍蝦輪作種植面積已達1.2萬畝,年產值超過1億元,形成了集芡實和龍蝦種養、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鏈條,吸納5萬多名農村勞動力,帶動1000餘戶貧困戶近4000人脫貧致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