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IDG資本

開工日的前一天,汽車之家&車和家創始人李想發文,回顧了自己創業20年以來的爬樓進階歷程,分爲5個階段,從普通人一路到頂尖領袖。我們認爲,這個爬樓認知理論不僅對創業者有幫助,並且對所有願意在人生路上打怪升級、磨鍊意志的人,都具有啓發意義。正如美團王興在上市第二日所說的,“我不祝你們一帆風順,我祝你們乘風破浪。” 與君共勉。

以下是李想的全文:

明天就要上班了,寫一下我創業20年經歷的五個樓層,每一層的認知回過頭來看都是天壤之別,以及無比的幸運。只有到了更高一層,你纔可以更好的看到低樓層的問題。希望對你的工作有所幫助。

01

一層樓,生而爲一個普通的人

那是我18歲之前,學習成績中下等,老師親戚都覺得我以後沒什麼出息。我那時候和很多同學一樣,隨波逐流,滿眼是非,但是也沒什麼改變命運的行動。

02

二層樓,成爲一個優秀的人

高三開始,我不想這麼被人看不起,我把我學習的計算機知識變成了個人網站,開始創業。

雖然還是個體,或者是有很多人的作坊,但是我有了目標,在無數的問題中尋找機會,每天的工作排列重點,只做那影響90%結果中前3件的重要事情,剩下的問題選擇忽略,而不是被問題牽着走。

把大的問題看做機會,不斷地達成階段性的目標。持續到2004年,泡泡網一年有2000多萬的收入,我遇到了瓶頸,由於沒有團隊管理能力,泡泡網實在上不去了。那年我22歲,隨後開始了第二次創業:汽車之家。

03

三層樓,成爲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二層到三層取決於你有沒有更高的目標,更高的目標肯定是單打獨鬥實現不了的,必須依賴組建一個好的團隊。如果目標提升到了很高,你還在單打獨鬥,失敗的打擊很快就來了,改變和機會也來了。

汽車之家開始我更注重管人了,我帶着一幫年輕人,手把手教他們如何看待問題,如何找到機會,如何把業務做好。

我雖然還是帶着大家聚焦於事情,但是我能很快發現誰能把事情做好,誰有潛力,並帶着他們一起作戰,把工作做好。帶着一羣人作戰,目標清晰,聚焦於每一個關鍵的事情,這個持續到2008年,我到了27歲。

汽車之家流量到了第一,秦致在前一年加入汽車之家。

04

四層樓,成爲一個優秀的領導者

秦致的加入讓我知道了什麼纔是更高級別的管理。

一個領導者不需要自己什麼都會、都擅長,而是如何找到更多優秀的管理者,並幫助他們不斷的提升,提升自我的認知、協作的認知、管理的認知。也讓我們知道了使命願景價值觀如何建立,以及重要性。

再加上2008年幾個早年創業的小股東要把我趕出公司,當然他們沒有成功。此後我變得特別關注人,從關注自己內心的需求和責任開始,到關注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們培養出來很多優秀的管理者。

從2008年到2013年IPO,再到我和秦致相繼離開,汽車之家獲得了垂直汽車網站超過100%的利潤,對手都是賠錢的。這個樓層持續到了2018年,我37歲。

05

五層樓,成爲一個頂尖的領袖

這是我從2018年才認知到的,我纔剛剛開始,還沒有任何實際的結果。在智能電動車的紅海里,這是我唯一能夠勝出的機會所在。

一個頂尖的領袖必須能夠給團隊清晰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做好組織的建設,找到關鍵的領導者,讓團隊的每個人的價值充分發揮,不斷成長,認知自我,認知協作,認知管理。一個頂尖的領袖必須能夠帶領團隊制定精準的戰略,保證業務、人力、財務三位一體的去作戰,讓每一個人洞察商業、產品、技術之間相互的奧祕。

我還在從四層痛苦的走向五層的路上……沒有退路。給我幾年時間,我再來給大家拿實實在在的結果分享。能不能做到讓身邊的人都越變越好,提升樓層,一起打勝仗,一起獲得成功:有希望、有成長、被信任、有成就、有回報。

每一次樓層的提升都是巨大的痛苦或意外的災難帶來的,但是我沒有退路。當我爬上更高的樓層以後,才發現之前樓層那些讓我痛不欲生的問題竟然如此簡單,甚至毫無意義,自己是庸人自擾。

讓一層痛苦不堪甚至感覺災難的問題,在三四層看到的重要程度是完全不同的。並非你的管理者和領導是瞎子,對問題視而不見,他們看得其實比你更清楚和全面,只是那些問題根本就不是關鍵所在。

人因爲痛苦而改變,人因爲受益而堅持。

我們真實的實力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強,提高認知的樓層是我人生中最關鍵的收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