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初這場號稱“消滅收銀員、消滅導購員、消滅服務員”的創新革命,新鮮勁兒之後,到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想起無人便利店和大佬們吹過的那些牛。新零售,用科技改變零售業的口號下,2017年7月淘寶第一家無人便利店開業。


阿里、京東接連踩雷,日本人都看起笑話:我們到底需要什麼創新?

日本最有名的財經媒體之一日本經濟新聞前兩天有個報道,開篇第一句話,就用未卜先知的口氣說:

不出所料,中國的無人便利店還是陷入了困境。
阿里、京東接連踩雷,日本人都看起笑話:我們到底需要什麼創新?

探究一番真發現:前一兩年還轟轟烈烈的無人便利店,現在完全可以用大潰敗來形容。

在先前,我多次在文章裏說過,網絡流量已經接近“天花板”,根據財報測算,阿里、京東獲客成本已經高達幾百,甚至1000多塊錢。所以,巨頭們早早把觸角伸向了線下。

新零售,用科技改變零售業的口號下,2017年7月淘寶第一家無人便利店開業。

有阿里示範,無人超市、無人值守便利店、無人值守貨架等無人零售迅速成爲“風口”,一時間熱鬧得不得了。

儘管上海第一家無人便利店僅僅運行1個月,就被“熱死”,巧克力直接融化,不得不關閉。

阿里、京東接連踩雷,日本人都看起笑話:我們到底需要什麼創新?

但這並沒有影響到無人零售行業的熱情。馬雲聯手娃哈哈宣佈,未來幾年,要在全國開設10萬家無人超市。

京東宣佈,在2018年要落地50~100家無人超市,不到1年,全國就冒出約200家無人便利店,大大小小無人零售創業公司像雨後春筍一樣湧了出來。

長沙本土的一個無人零售品牌宣稱,4個月裏,要在長沙鋪設1000個無人便利店。

那真是一個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時代。

當時預計,到2020年,無人零售行業規模將達到657億元。

各種資本也紛紛追捧。不到一年,40億左右資本砸向無人零售業。

阿里、京東接連踩雷,日本人都看起笑話:我們到底需要什麼創新?

但,風起得快、颳得猛,過得也就快,摔得格外狠。

2018年,無人便利店開始關門潮。

GOGO小超因經營不善,宣佈破產,成爲國內無人貨架第一個倒閉企業。隨後,無人零售店黑馬鄰家便利密集關店160多家,每月虧損高達500萬,基本破產。

猩便利裁員大半,七隻考拉停業,小閃科技申請破產清算,等等。

大風過後,才發現當初吹噓的無人零售種種創新點都是僞命題:無人零售節省了人力成本,殊不知人力成本在店面經營成本中所佔比例並不算高。

因爲需要各種科技設備支撐,無人便利店商品價格反而要高出不少;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所謂的高科技也頻出故障……

阿里、京東接連踩雷,日本人都看起笑話:我們到底需要什麼創新?

當初這場號稱“消滅收銀員、消滅導購員、消滅服務員”的創新革命,新鮮勁兒之後,到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想起無人便利店和大佬們吹過的那些牛。當然,這次日本人提醒了我們。

巧的是,有銀行打着5G的名號,聲稱打造無人銀行。但在實地探訪後卻發現,這個無人銀行既不能辦卡,也不能買理財。

詢問後,業務人員微笑着回答:“基本上不能幹什麼。”

當然,還有更惡劣的,比如,號稱“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內核”的紅芯瀏覽器被扒皮,發現套用的是谷歌Chrome的內核。

還有那臭名昭著的漢芯事件……當然,還要算上城市裏現在那一堆堆廢棄、佔道的共享單車。

科技創新,從來不缺少口號、聲勢。

但創新如負重而遠行,是急不得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