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寧夏、山西、浙江、山東、四川等全國多地全面開展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對居民區、大型建築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進行規範化、標準化處理。福建近日也下狠招了:多地紛紛發佈文件!

據相關公告顯示,福州市民政局等6部門將聯合開展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福清人喊了十幾、二十年的

田墘

成龍步行街

要!改!名!了!

因爲這些都是不規範的“怪”地名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成龍步行街

2002年,成龍集團在福清市中心黃金地段開發第一條商業步行街——成龍步行街,成爲福清的標誌性建築,總建築面積達30萬平方米,步行街長400米,寬25米,地下二層爲商場和停車場,地上一至二層爲商鋪,三層以上爲住宅區。主街與內庭街一、二層之間均有自動扶梯等貫通其間,使整條步行街成爲一個四通八達的循環整體,形成“街中街”和“樓中樓”。地下二層停車場可容納800輛汽車泊位,是福建省最大的商業區地下停車場。2005年12月全部完工,2006年3月營業。

除了這些更換的地名,福清目前還有一些較爲“奇葩”的地名如:

腰帶村

坑子村

豬母灣

大路村

長沙村

老鼠頭村

西安村

西歐村

......

你還知道福清哪些“奇葩”地名,

歡迎大家留言來告訴小編。

說完了福清“奇葩”的地名,

你知道福清其他地名的由來嗎?

福清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福清簡稱“融”,雅稱“玉融”,名取自“山自永福裏,水自清源裏,來會於治所”一語中的“永福”、“清源”二詞。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閩江經濟圈南翼,是全國著名僑鄉,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稱。

融城

融城

因面對玉融山而得名,曾稱玉融鎮。

傳說縣城有7街36巷。7街:後埔街、魚市街、水陸街、產塘街、小橋街、大北街、宦街;36巷:上巷、河頭巷、鄭巷、旺巷、腳帶巷、相連巷、城隍巷、陽春巷、古夏巷、東巷、高巷、鳳山巷、吳厝巷、石獅巷、道人巷、後巷、十五落、樓錦霞、假山巷、官驛巷、檜亭巷、學尾巷、深巷、杜伯弄、杏園弄、湖濱霞、玉斗園、學前、學後、官塘、西塘、金井園、參府前、福塘墩、較場埔墩、五德堂。

小橋街

明、清時,南門兜榕樹下有條小河,名“養子河”,河上有座長不及丈、寬不盈尺的小橋,小橋街因而得名。相傳過去新娘過橋,不是過利橋,而是過養子橋。民國時期,曾因紀念葉向高(葉號台山),改名台山路。

松亭巷

明、清時,巷口有一亭,系檜木構成,因而得名。相傳葉向高致仕回鄉後,住官塘墘。皇帝對三朝元老時加存問,使臣捧詔站在檜亭前,老相國即迎至府中,由欽差宣讀聖旨,故檜亭又名接旨亭。

石獅巷

清時,巷內有石獅一對,故名。

假山巷

豆區園內有一座假山,或說是葉相花園,或說是假山底,流傳既久,假山成爲巷名。

官驛巷

宋、元、明代相繼設立驛鋪,以備傳遞官府文書和迎送官員之用,時融城鎮有縣前鋪、南門鋪兩個鋪,又在官驛巷設驛。民國以後,驛、鋪均廢,巷名沿襲至今。

參府前

明、清時,福清設參將一員,統轄城防將士,有官廊一所,俗稱“大老衙門”,實爲“參將府”,府前一條巷道名參府前(即大老衙門前)。民國初年,參將府廢毀。

柴坊頂

後埔街通參府前一條橫貫巷道的東邊巷口,有一座柴坊,爲明河南道監察御史夏裕所立。夏裕爲官清廉,無力建石坊,只建柴坊,坊已傾多年,巷名尚留至今。

一拂路

爲紀念北宋融籍名人鄭俠而命名。傳說,鄭俠爲官清廉,離任返鄉,行裝只有文房四寶、書籍和一把塵拂,從此,鄭俠被稱爲“一拂先生”,家鄉人爲紀念這位清官,把一條主街命名爲“一拂路”。

河前、河後

靠近古東門河之前或之後而定名。

水陸街

現爲西門街,明時是水域,水到西城腳下,西城內爲陸,外爲水,在水陸交接之處,故名。

十五落

以所建房屋三列五進而得名。

吳厝巷

以居住者姓氏命名。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音西鎮

音西

1950年成立鄉時,取音捕、西林中兩個自然村首字

雲中

村舍分佈在400米以上的紗帽山、石山、馬頭嶺上的山間小盆地中,常年雲霧繞縈,故名。

水南

位於龍江之南而定名。

圍子底、東圍底

因有成片樹林而得名。

橘圍

因長橘子林得名。

流壩尾

以堤壩爲名。

馬山

因境內有一形如馬的山嶺,名爲馬山,村以山爲名。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陽下鎮

陽下

在玉屏山下田洋中,原名洋下,1950年以諧音改爲陽下。

勝帝橋

曾名聖帝橋,村以橋名。

漈頭

村在洛山溪頂部,村北以山與長樂市爲界,山上有漈水下瀉,故名。

溪頭

在大北溪上游,故名。

作坊

在石湖嶺下,北與長樂市交界。相傳古代多工場,故名。

竹高厝

以長毛竹得名。

古路

村以路名。

下壩

村以堤壩爲名。

沙壩

以沙質堤壩爲名。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宏路鎮

宏路

古今爲交通要道,故名,俗稱橫路。

大埔

在龍江下游。由於龍江長年累月的沖積,形成一大片沙石埔(灘),故名。雅稱“玉埔”。

棋山

又名棋盤山,在大崗山上。相傳明末清初石竹山東側有一五角寨,柳姓爲寨主,官府派一旗牌官領兵駐紮在大崗山上討剿得勝,爲紀念其爲民除害,稱此地爲旗牌官,後諧音爲棋盤山,簡稱棋山。村以山名。

四兜樹

以長有四棵樹得名。

圍底

因長有成片樹林得名。

十四間排

以所建房屋排列命名。

五里橋

以橋名爲村名。

墓亭

以墓爲名。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海口鎮

海口

因近海得名。

鬥垣

村舍面對福清灣,村前有一港道形似漏斗,提像矮牆,稱鬥垣港,村以港名。

岑兜

在黃螺山前坡,故名。

里美

宋時位於永東里東邊,稱裏尾,後諧音雅化爲里美。又一說,清時有一知縣下鄉巡察民情,見其鄉民風好,就題匾“里人爲美”,故稱里美。

牛宅

古爲漁島,爲牧牛地,故名。

龍江、石溪、可溪

以溪河名爲村名。

城裏

明時建有一座鎮東衛城,故名。

城頭鎮

吉釣島

相傳舊時大年三十日,附近漁民趁漁霸回家過年急忙到該島釣魚過年,號急釣,取吉利意名吉釣,曾名吉兆。

大厝灘

在福清灣北部,因在大厝村東邊,故名。

東片當礁

在吉釣島東北面,故名。

首溪

以溪河名爲村名。

星橋

以橋爲村名。

南墓

以墓爲村名。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南嶺鎮

南嶺

原名七社,有上、下七社之分,因均在山嶺中,又稱上嶺、下嶺,南嶺取下嶺的主要村莊南厝的“南”字和下嶺的“嶺”字定名。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龍田鎮

東營

原名登瀛,後爲諧音和便於書寫,改名東營。

聞讀

傳說唐天寶年間,龍田書生陳燦無意功名,隱居龍田北面的小隱巖專心苦讀,傳出朗朗讀書聲,故名。另說,宋朝朱熹來到福清,經過聞讀村,聽到有人在誦讀他註解的被朝廷禁讀的《四書》,朱老夫子感動至極,揮毫寫下道勁蒼健的“聞讀”二字而得名。

東壁島

島處東營村正東,故名。

黃官島

島上有一座三合土墳墓。據傳明中期閩南有一黃氏官員乘船北上赴任,經此島時遇風觸礁,船破人亡,葬於島上,故名。

沙龍溪

以溪名爲村名。

錦美

原是福清灣與興化灣兩水溝通的港道,稱港尾,後按諧音更名錦美。

江鏡鎮

江鏡

南瀕興化灣,江面(海面)水平如鏡,故名。

塘邊

位於池塘邊得名。

林厝、陳厝、張厝

以居住者姓氏爲村名。

港頭鎮

港頭

村舍建於港道之首,故稱。

白墓

原名白布,新中國成立前因貧困,貶稱墓地,墓與布諧音,定名白墓。

後葉

明內閣首輔葉向高故里。相傳葉祖宜興於明建文年間從金陵遷此,自命名爲後葉村,寓意日後子孫枝繁葉茂。

杭下

紀念祖先從浙江杭州南下來融之意。

高山鎮

高山

村舍坐落在萬底山上,因地勢高而得名。

西江

在高山港北部,原有4個村莊,以方位劃分成東村、南盛、北盛、西港,原名西港,因諧音改成西江。

海頭

古時接近海邊定名。

水陸街

水陸相接以爲街名。

墓亭底

以墓爲名。

東瓜石

境內存有一特大花崗石,形如大冬瓜,故而得名,後改冬爲東。

薛港

以居住者姓氏爲村名。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三山鎮

三山

村在當山、多石山、王井山之中,故名。

沁前

在福清灣畔。原海潮可達村前,名潯前,後諧音改爲沁前。

前薛

爲5個薛氏村莊,村突入興化灣,以方位命名前薛。

蝦蛄弄

因產蝦蛄得名。

任厝、鍾厝、韓厝

以居住者姓氏爲村名。

沙埔鎮

沙埔

原名華埔,因村東海灣爲一片沙灘,易名沙埔。

牛頭尾

在牛頭門水道北側。牛頭村至牛頭尾爲半島,呈臥牛狀,自東北向西南伸入興化灣。村處於半島突出部,故名。

五虎羣礁

由5個礁組成,因地形險惡,船易觸礁,故名“五虎”。

赤礁

以嶼礁之名爲村名,村內又以居住者姓氏分陳厝、商厝、林厝。

青嶼

以島嶼名爲村名。

蠣坑

因盛產牡蠣得名。

煙墩兜

村子靠近山頂的一座烽火臺(煙墩),故名。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東瀚鎮

東瀚

原名東限,即陸地東端極限之意,後因東臨浩瀚海洋(海壇海峽),改名東瀚。

萬安

因周圍多山,原名萬山,取吉利意改爲萬安。

可門

因能爲大垢、龍前兩村擋住來自北、東、南方向的大爲兩村的“大門”,故名可門。

白墓

以墓爲名。

船嶼

是古時停船、修船的地方,故名。

仙人掌

境內有處巨石,形如仙人掌而得名。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漁溪鎮

三落厝、三對排

以所建房屋排列朝向的情況命名。

墓亭

以墓爲名。

鼎竈下

境內有座山形如鍋鼎和爐竈,故名。

聯華、華豐

取團結僑胞振興僑鄉之意命名。

上逕鎮

上逕

位於逕江上游得名。

南灣

祖先爲閩南籍,稱南搬,諧音爲南潘,後寫爲南灣。

嶺腳

因位於玻璃嶺南麓得名。

海頭

因接近海邊定名。

蟹嶼

以島嶼之名爲村名。

樹蘭

因樹林繁茂得名(樹蘭爲方言,是樹林之意)。

石榴腳

因生長石榴樹得名。

水漲橋

以橋名爲村名。

壩頭

以堤壩爲村名。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新厝鎮

新厝

以建有新房屋得名。

坂頂

村處在小山丘平頂上,故名。

江兜

因村靠近江口溪口而得名,曾名江皋。

雙嶼

以島嶼之名爲村名。

三座厝

以所建房屋排列命名。

界下

清康熙年間,爲防海邊居民與海上抗清的明軍聯繫,定界線爲界內、界外(或界上、界下),凡處界外的都要遷走,界內居民不能越出界外,故而得名。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江陰鎮

江陰

古時稱江北爲“陽”,江南爲“陰”,因位於逕港南,故名江陰。相傳明正德七年(1512年)武宗南遊,賜名玉嶼。

潯頭

曾名鰲峯,因瀕臨興化灣,原海潮經琴江可達村沿,改名潯頭。

小麥嶼

島形似麥穗得名。

壁頭岬角

由錢塘村起,形像犁壁向南偏西楔入興化灣,故名。

嶼礁

以島礁之名爲村名。

東橋

以橋名爲村名。

莆頭

紀念祖先從莆田北遷而來得名。

潘厝

以居住者姓氏爲村名。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東張鎮

舊香山

在香山北麓。相傳山上有一岩石,摩擦後會發出異香,名香山,村以山名。1958年建東張水庫,部分地區淹沒,遷址建新村,稱新香山,故香山有新舊之分。

石坑

村在厝後山、宮後山、碼頭山西麓。山體陡峭,山上泥土被水沖走,成兩條從上而下的山坑,坑中有大小不等的石頭裸露其上,無流水時遠觀似山石滾滾而下,稱石坑。村以坑名。

靈石山

相傳山上有一石,手摩之有異香,故名。

山腰

村莊位於山嶺腰部得名。

雙溪

以溪河名爲村名。

松柏塢

以生長松柏樹得名。

芹菜坪

因生長芹菜取名。

三星橋

以橋名爲村名。

半壩

以只有半條堤壩之意而命名

墓林、墓洋

以墓爲名。

吳家底、陳家底、楊家底

以居住者姓氏爲村名。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鏡洋鎮

鏡洋

村四周土地平曠,猶如鏡面,故名。

磨石

以石頭名作村名。

茶子蘭

因生長油茶樹林得名。

竹蘭下

因生長毛竹得名。

一壩

以整條堤壩之意命名。

石壁壩

以石質堤壩之意命名。

光榮

稱讚原東張水庫庫區移民克己爲公、無上光榮之意。

福清這些街道即將改名!還有這些奇葩地名……

一都鎮

一都

古代劃分政區,以地域分都命名。

東山

村舍建在東山西麓,故名。

後溪

村以溪名。

三又路

意爲道路交叉之處。

綜合整理自:福清縣誌、福州市民政局等

(看福清 http://www.fqlook.com 編輯部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

如果你是福清人,請關注【看福清】微信公衆號:kanfuqing

若你想獲得《福清市志》全集,請私信回覆“市志”即可免費獲得相關資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