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任自在 葉檀財經


萬萬沒想到 兩大部委再放大招 這一次穩了


vincent van gogh,A Wheatfield with Cypresses


文/任自在

一次利好不重要,但是兩次、三次之後就不得不去重視了!

週五(6月21日)農曆夏至,A股剛剛入夏。

這周A股三大指數全線上漲,其中上證指數累計上漲4.16%、深成指累計上漲4.59%、創業板指累計漲幅達到4.8%。

在本週滬深兩市當中總共有3299只股票取得正收益,佔全部股票總數的比例達到87%。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天市場的量能,從6月18日開始,滬深兩市的成交量是持續放大的,6月21日滬深兩市的成交額達到6214.56億,相比6月18日的3216.72億翻了將近一倍。

我們之前在文章當中強調過一個觀點,A股要想徹底回暖8000億的量能是少不了的,雖然量能還沒有回到8000億的水平,但是放量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到底發生了什麼?市場的核心邏輯有沒有發生改變?無窮六絕之後到底是七翻身還是七翻車?

萬萬沒想到 兩大部委再放大招 這一次穩了


兩部委出手 又是年初的味道


A股:對三。

管理層:王炸。

外資持續不斷的流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近期肯定會再度出利好出臺,跟斗地主一樣,本以爲是最多是出四個三,但是沒想到證監會一上來就是王炸,這就是超預期。


萬萬沒想到 兩大部委再放大招 這一次穩了



6月20日盤後,證監會發布修改了《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其中主要有以下四點內容:

一、擬取消重組上市認定標準中的“淨利潤”指標。二、擬將“累計首次原則”的計算期間進一步縮短至36個月。三、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四、擬恢復重組上市配套融資。

內容有四點,核心就一點:併購重組再次鬆綁。

消息發佈之後,一些股票軟件立馬搞出一個創業板重組鬆綁概念,資金一擁而上,整個創業板重組鬆綁概念股165只股票全部上漲,53只股票錄得漲停!

這還沒完,緊接着在6月21日盤後,國泰君安、海通、華泰、中信等四大券商巨頭集體發佈通告,稱收到央行命令,提高短期融資券餘額上限達1647億。

就在剛剛,根據券商中國的最新的消息顯示,央行這一次共上調了十家頭部券商待償還短期融資券餘額上限,估算的餘額上限達到2800億。

比如中信2017年央行覈准的短融券餘額上限是159億,這一次直接提高到469億,增加了將近2倍多。

這段時間以來央行一直都是給中小銀行定向發子彈,而這一次直接給券商定向發子彈,這種情況十分罕見,記得上一券商的短融發行潮是在2014年,此後市場就展開了一波瀾壯闊的大牛市。

如果說銀行代表的是實體經濟,那麼券商就代表的資本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所以這一次央行定向支持券商背後的意圖也就清晰了。

無論是證監會給併購重組鬆綁還是央行給券商鬆綁,其核心點在於“松”這個字,2019年一季度,A股上漲的四大核心因素之一就是,政策的放鬆預期。

其中就包括2018年年底的併購重組鬆綁,今年1月份對券商融資融券平倉線、擔保物,投資成分股、ETF的等一系列鬆綁措施。

4月份政策的政策寬鬆預期戛然而止,這一次再次重新開啓,原因就只有一個:再次激活市場。

萬萬沒想到 兩大部委再放大招 這一次穩了


資金面寬鬆 這一次是真的


今年4月份以來,雖然央媽沒有再次進行降準,也沒有進行降息,但是央媽可一直沒閒着。

根據wind數據統計,6月14日到6月21日這一週期間,央行通過各種“粉”等政策工具,累計向市場投放4250的流動性,是上一週淨投放規模的6.5倍。


萬萬沒想到 兩大部委再放大招 這一次穩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錢是下去了,到底有沒有效果?

來,直接看利率,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利率越低,表明資金的成本越低,市場的流動性就越充裕。

比如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shibor從6月17日開始連降5天,目前最新報價爲1.1120,創下了近4年以來的新低。

如果說shibor只是報價,那麼我們來看下實際成交的利率,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

其中DR001,6月21日盤中最低跌至0.9%,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DR007盤中最低跌至1.1058創出了近4年以來的低點。

水滿則溢,央行投放資金的效果怎麼樣,看DR001和DR007就行了。

6月份雖然是每年資金比較緊張的一個月,但是從實際的利率情況來看,今年的6月市場資金其實並不緊張。

但是話又說回來,這次的利率降低,說白了是央行搞各種酸辣粉、麻辣粉、逆回購的結果,這些錢放出去之後,到期還得收回來,真正的大招還是降準或者降息。

從全球央行來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已經宣佈進行降息進入寬鬆週期,就連一直吵吵着要加息的美聯儲在上週的議息會議上也刪除了“耐心”一次,CME美聯儲觀察數據顯示,美聯儲7月份降息的概率已經躍升至100%。

如果全球都開啓寬鬆週期,我國並不一定立馬跟隨降息/降準,但是至少是可以期待,A股需要的也就是一種預期。

萬萬沒想到 兩大部委再放大招 這一次穩了


2900到3200 誰割誰的韭菜?


監管的放鬆預期、貨幣的寬鬆預期,年初的味道再次重現。

行情漸行漸暖,那麼接下來問題來了,買什麼?


萬萬沒想到 兩大部委再放大招 這一次穩了



創業板放開併購重組,殼資源大漲,難道接下來又是要開始炒垃圾股,開車掛倒擋了嗎?

經常看我們欄目的檀香都知道,我們一直在給大家強調:不炒垃圾股,不知道說了多少次了,說的都耳朵起繭了。

對於創業板來說放開併購重組是雖然是意料之外,但是實則意料之中,因爲這只不過是併購重組的正常化,併購重組不是毒藥,企業選擇IPO還是借殼本就應該是市場化的行爲。

科創板註冊制的執行,支撐殼資源的根本邏輯已經不存在了,殼資源貶值這是趨勢,是攔不住的。

垃圾股的炒作最終都是一個博傻遊戲,剛剛看了一個數據,說在1978年有人對全美投資者的調查一次調查報告顯示,85%的人都認爲自己比市場其他人要聰明。

A股市場也是一樣,絕大多數人都認爲自己比別人聰明,不會是最後一個接盤俠,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誰割誰的韭菜,誰是傻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