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OPPO、Vivo和京東方等企業入駐重慶,整體手機產業集羣產值超過2000億,將武漢、南昌、西安等城市甩在身後。重慶機器人核心產業薄弱,應用主要集中在機器人、智能製造等領域。

原創: 顧天傑 葉檀財經


傳奇市長帶走低房價 超級山城靠什麼二次逆襲?


Fairfield Porter,New York City Park


文/顧天傑

上一週,哏都天津嘗試逆襲,抖一抖全身的塵土:一顆創新的心,終有一天讓你刮目相看。

同一時間,距天津1700公里以外的一座中西部核心城市,正在默默積攢力量,籌劃二次逆襲,它叫重慶。

坐擁3101.79萬常住人口,在曾經的傳奇市長黃奇帆帶領下,地票制度和渝富模式聞名全國,重慶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道路。

傳奇終會落幕,黃市長離任半年後,城市討論羣的一位檀香說:還好之前買了房,現在根本上不了車。

被壓制了好幾年的房價,在產業支撐下,實現了資產價格重估,隨後一年裏,重慶一二手房均價至少翻一倍。傳奇市長帶走了被壓制的價格。

這裏有太多比房子更值得研究的東西。

一代又一代的棒棒軍手提肩扛,現代化的集成電路、液晶屏幕和工業物聯網機器人。重慶是全國唯一一個,擁有全部31個製造業大類的直轄市,這座城市就是中國製造業轉型的一個縮影。

我們用來判斷的五大核心指標不變:

1. 國家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

包括各大城市戰興行業佔比,上市公司數量和行業總公司數量。

2.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值規模、增速。

部分城市細分爲戰興工業,戰興服務業。我們更看重戰興服務業佔比高的城市,能夠承接產業、帶來就業、真正吸引人才入駐的城市。

3. 城市產業創新基因。尤其是這個城市過去的工業基礎體系,未來的產業升級方向和路徑。

4.尋找有特色的創新力城市,擁有隱形冠軍企業。

這些城市可能人口不多,GDP增速不快,房價沒有猛漲猛跌,卻在某一領域達到全國,甚至全球領先水平。

我們爲有個性、有前景的城市點贊,希望這樣的城市越多越好,也給落後的城市分析,出謀劃策。

5.發展高科技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儲備,包括當地的大學、科研院所數量,和引才力度。

公司數據來源於天眼查,引才、高校、GDP和消費等數據,來源於統計公報和政府部門開放數據庫。

我們會在一年一檀上發佈最具創新力的城市排名,發佈中國十大創新力城市榜單,以及兩到三份子榜單。

尋找科創時代最有創新力的城市,年輕人,請優先擁抱它們。

傳奇市長帶走低房價 超級山城靠什麼二次逆襲?


黃奇帆很傳奇 2000萬訂單 3小時會談

從戰興行業排名來看,重慶在全國70個城市裏並不突出,只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一項擠進第5,剩餘都在10名左右徘徊。

根據天眼查數據,重慶九大戰興行業排名分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第5)、高端裝備製造(第11)、新材料(第11)、生物產業(第7)、新能源汽車(第8)、新能源產業(第11)、節能環保(第7)、數字創意(第8)和相關服務業(第16)。


傳奇市長帶走低房價 超級山城靠什麼二次逆襲?



第一次產業騰飛,關鍵詞,筆記本電腦代工。

以此爲基礎,引入集成電路和組裝、終端銷售企業,這一次教科書式的試驗很成功。

2008年,惠普筆記本電腦計劃增產,黃奇帆赴美拜訪時任CEO Mark Hurd,用一張Excel表格詳細列出成本,註明重慶當地製造比沿海低多少。在惠普副總裁符標榜的幫助下,Mark Hurd點頭同意惠普落戶重慶,承諾下單2000萬檯筆記本。

單純代工意義不大,最大缺點是兩頭在外,就是原材料與零配件在外,終端銷售結算在外,裝配環節只佔15%的產值。加上重慶地處中部山區,交通沒有優勢,物流抵消人工成本優勢。

黃奇帆的答案是:既然如此,何不成系統、成規模地引進零部件公司?

惠普的訂單是切入口,2009年2月,重慶代表團前往臺灣地區訪問6天,主要目的只有一個,拿下鴻海精密。

黃奇帆手握2000萬訂單,邀請鴻海和上下游零部件商集體入駐。郭臺銘聽到數字,眼睛都亮了。2000萬啊,產業鏈上下游至少幾百億,立刻集合十幾個主管,召開長達3個小時的商務會談。

郭臺銘對哪裏的地方政府是真心實意發展製造業,心理門清。

惠普和富士康入駐,華碩和宏碁先後進入,帶動廣達、英業達、緯創、仁寶、和碩五大代工廠家門,吸引來400多家零部件廠商,形成筆記本電腦產業羣。

重慶還想更進一步。


傳奇市長帶走低房價 超級山城靠什麼二次逆襲?


(圖片來自檀香丹尼總)


2010年,黃奇帆找來海關總署和六部委,說重慶現在來了三個大老闆,要在重慶做4000萬臺電腦,因爲大部分要出口,所以需要有出口退稅的保稅區功能,一個月後,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掛牌成立。

兩頭在外的問題,還有另一半要解決。

20年來,中國高達1.2萬億美元的加工貿易,大部分結算都是在香港和新加坡。2010年,重慶開始推動加工貿易的離岸金融結算,到2011年,突破400億美金,2014年突破1000億美金,爲當地增稅幾十億。

一連串佈局,重慶成爲3大品牌商、4000萬臺產能、6大代工廠和800多家零配件企業的全球筆記本電腦產業基地,佔據全球三分之一產能。

最重要的是,每臺電腦80%的零部件在當地生產,和沿海模式形成巨大反差。

一個肯動腦子、效率夠高、速度夠快的政府,給一個城市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十五年以上的時間裏,重慶沿用連貫的產業經濟思路,非常、非常幸運。

傳奇市長帶走低房價 超級山城靠什麼二次逆襲?


鍍金時代騎摩托 白銀時代開汽車

重慶現在是全國唯一不限摩的新一線城市,摩托車記載着重慶的鍍金年代,是那個年輕直轄市的一道曙光。

鑫源控股董事長龔大興說,90年代初,重慶富豪基本都誕生在摩托車行業,十個有九個跟摩托車有關。

這些富豪的共同點是,出身一般,可能是維修工人,靠摩托車起家,在轉型期進入汽車行業。名字大家都熟悉,力帆集團創始人尹明善,宗申摩托創始人左宗申等等。

即使到現在,摩托車和汽車,依舊是重慶兩大支柱。

根據天眼查數據,國民經濟三級分類中,重慶新能源汽車行業裏,聚集了超過25670加汽車、摩托車、燃料及零配件專門企業,佔比高達76.68%。


傳奇市長帶走低房價 超級山城靠什麼二次逆襲?



2003年,摩托行業進入拐點,3000元一輛摩托車,只掙27元,利潤比刀片還要薄。

全國摩托行業觸頂,銷量創下歷史最高點1500萬輛,重慶佔據60%,然後,形勢急轉直下。

汽車製造接過接力棒,65歲高齡的尹明善正式在重慶北部新區建廠,年底拿到汽車準生證,其餘的老一代摩幫企業走向幕後,轉向出口。

2018年,重慶汽車產業再次站在十字路口。

2019一季度數據顯示,汽車工業增加值下降17.1%,2018全年汽車增加值同比下降17.3%,汽車成爲全市唯一負增長支柱產業。

車企巨頭日子不好過。

2018年長安汽車產銷分別同比下降26.73%和25.58%。2019年前4個月,長安汽車累計銷量約57萬輛,同比下降32.54%,整體銷量排在六大汽車集團倒數。利潤斷崖式下滑,淨虧損20.96億。

難兄難弟是力帆。

2018年力帆傳統乘用車銷量跌破10萬,同比下滑26.39%,營收110.13億,同比下滑12.6%,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31.07%。

過去一年,力帆賣、賣、賣,緩解資金壓力。子公司力帆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以6.5億轉讓給車和家。

龍頭尚且如此,中小車企快要窒息了。

傳奇市長帶走低房價 超級山城靠什麼二次逆襲?


黑鐵時代造機器人 學學以色列產學研打通

重慶很清楚,即使引入了上下游企業,筆記本電腦代工也不是長久之計。

早在2014年,搶在其他新一線城市前,重慶就提出佈局集成電路、液晶面板、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壓低房價讓人才紮根。

一批手機制造業往西遷移,給重慶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OPPO、Vivo和京東方等企業入駐重慶,整體手機產業集羣產值超過2000億,將武漢、南昌、西安等城市甩在身後。


傳奇市長帶走低房價 超級山城靠什麼二次逆襲?



2018年8月,重慶市長唐良智說,電子製造業是支柱,已形成完整產業集羣,但存在創新力不強等短板。

補短板的第一步,吸引研究機構和創新平臺入駐。

2017年11月以來,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爲、華潤微電子等多個巨頭落戶重慶,聯合微電子中心、英特爾FPGA中國創新中心、中科院計算機所西部研究院也已落地。

馬化騰說,重慶正在讓傳統制造與新興數字技術這兩條大江融會貫通。

傳統制造業的互聯網智能改造,工業機器人是最好的試驗田之一。

2019年5月13日,倪光南院士在重慶智能製造產業峯會上說,機器人產業想要超出專家的規劃,必須達到以下三點:

1.增強關鍵技術控制力,掌握核心技術。2.增強產業鏈條整合力,加快向高附加值產業鏈攀升。3.構建產業生態網絡,增強產業集羣帶動力,推動產業集羣化發展。


目前來看,重慶機器人產業處在倪院士所說的第一階段。

重慶機器人企業集中在兩江新區和永川高新區,研發、檢測、本體制造、零部件生產、系統集成、服務爲一體產業集羣框架剛剛搭好。

全市機器人產業產值從2010年的5億元增加到2017年70億,年均增長50%。截至2017年底,擁有機器人企業9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8家,1億元以上6家,10億級企業只有1家。

重慶機器人增長快,是因爲基數低,70億級別的增加值,和汽車、電子兩大支柱的3000億,差了好幾個峽谷,暫時不堪重任。

吸引大企業作爲引擎,廣州數控、華中數控、固高科技等企業落戶重慶後,世界前五位機器人廠商又有四家落地,分別是:川崎機器人項目,庫卡徠斯與長安工業合資機器人項目,發那科機器人重慶技術中心,ABB機器人重慶應用中心。

機器人產業的三大問題是:頂層設計不如筆記本電腦完整;標準體系有待完善;跨領域專業人才缺乏。


傳奇市長帶走低房價 超級山城靠什麼二次逆襲?


(圖片來自檀香王培強)


重慶機器人核心產業薄弱,應用主要集中在機器人、智能製造等領域。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在第一、第三產業融合程度不夠深,產業融合度不高。

2018年,重慶市經信委評選了AI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十大成果。重慶長安的自動駕駛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重慶金山科技的消化內鏡醫學影像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重慶中科雲叢的集成生物識別系統上榜。

這些技術很硬核,也有落地應用,但是成果背後缺乏標準支撐,導致創新模式無法很好地推廣。

重慶高校增設人工智能專業。重慶大學增設人工智能、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4個專業。重慶理工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重慶郵電新增人工智能學院。

智能製造需要大量的跨學科融合人才,現在國內大學的產學研脫節,論文束之高閣,浪費社會資源。可以參考以色列,設立專門的學術成果轉化公司,利益共分,風險共擔。或者從細分領域切入,建立壁壘,壟斷細分市場,實現突圍。

兜兜轉轉,重慶新舊經濟再次交替。

上一個二十年,摩托、汽車、筆記本代工肆意生長,完成原始積累,成就了重慶的第一次跨越。二十年後,這些企業面臨第二次選擇,前有嘉陵江奔流不息,後有金佛山巍峨聳立。

同樣的選擇,其實也擺在了百度、阿里、騰訊、美團、頭條等巨頭面前。重慶的選擇,也將是中國的時代選擇。越過山丘,纔是坦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