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自 岸 边 的 邮 件 · · ·

文丨元月

申论想写好文章,只靠想和看是不现实的,多学、多练、多思考才正确。
如何付诸于笔尖,做到下笔如有神?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一百篇别人的不如写一篇自己的。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把东西写出来才是硬道理。

有效积累素材

敢写、多练只是第一步。

写完感觉还不错,但语句平平,成绩仍不见提高,这是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历年来的申论考试命题都是围绕着社会热点问题命题的。考试中抓耳挠腮,不如利用备考阶段积累官方化的语句,像半月谈、人民日报都是必备的阅读材料

积累素材既能在写文时有所运用,也对常识判断类题目有所帮助,但素材的积累不要突击进行,“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需要从备考的第一时间同步进行,到时候遇到材料才不会觉得太陌生无从下笔。

积累素材还能优化标题,成为你作为的加分项,如果写成XXX有感,XXX漫谈,纯粹是浪费考官时间。

总而言之,利用碎片化时学习,边记边学,边学边练,将别人的套话融入到自己写的文章内,对申论作文的成绩是很帮助的。

谈政府化思维

如何培养并运用政府化思维,于考生来说也是一大难题。

我们国家通过公务员考试选拔机关工作人员,无不考验着考生的思维逻辑,论证角度和方法是评定高分的标准。

很多备考生认为研读范文,就能培养思维,这是一种固化思维。

之前谈到,三段式的写作手法并不能“吃遍天”,在今后申论考试中,更多地强调“去模版化”:既要有公务员思维,又要有切实、正确、有深度的观点。

例如“共享单车”的这个话题。从个人角度来说,其便捷及体验是主要关注的方面;但运用政府化思维去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切合实际并分析问题。

找好角度之后,我们再结合问题提出切实观点,分析弊端,再解决矛盾

忠于材料本身

现在很多考生喜欢抄写材料,整段抄,抄句子、观点,这样的文章如何能得高分?

忠于材料的本体,不是断章取义,更不能篡改原文,服从主流才是王道,偶尔提出一两个独到精辟的论点即可,这些都需要从政府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提出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论点

分析材料也要忠于材料,紧密结合,不能东拉西扯地乱谈。集中我们的主要力量去论述主要问题,论述时有详有略为佳,兼顾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在分析问题和提出方案时,建议采用分条列项的方式,使阅卷教师一目了然。也可以使用段旨句,及每一段的第一句话都能够概括本段的大意。

总之考生应当明白,无论从阅卷的角度还是从作答时间来说,言简意赅地表达出观点的这种作文风格是很有必要的。

积累语句素材、寻找作文角度、忠于材料本身

运用这三步有效方法,在平日的练习中,按照规定的时间,认真组织答案并写作方格纸上。最后再分析自己的回答和参考答案的不同,哪些采分点没有想到。

翻来覆去,无论是字数的控制还是采分点的猎取,答题自然就有了思路。

来源:谈公考(tangongkao801)公考有温度,给你备考新鲜度。

编辑:院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