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辛酸淚,二百多年前曹雪芹在這個村落寫下了“滿紙荒唐言”。曹雪芹竟然還有這樣的經歷!說起來讓人感到心酸。

少時讀紅樓,不解其意,只知道那裏面的人生的好看,穿的好看,住的地方也好看;現在讀紅樓,看到的也多是富貴後的奢靡,笑臉後的陰險,偶爾也被裏面的才情所折服,看到的依然沒有很多,很多事物的看透都需要年齡閱歷這兩件東西加持才能達到。

就像是能夠著出此書的曹雪芹,後人研究紅學尚且研究了這麼久還沒有人敢說將其研究透徹,那麼他的心智肯定也是高出人一等的了。人物衆多,故事繁雜,而且每個人最後都要有自己合理的歸宿,想想就是一個複雜頭疼的工作,雖說這本書他並沒有寫完,但是能夠將故事框架給構思出來也是很了不起的了。

對於曹雪芹的生卒,他的晚年,他的著書經歷等等這些我們都不是很清楚,只能通過零星半點的記載來推測,有人就推測出了曹雪芹寫書的地方在北京的黃葉村,也就是植物園內。而且這樣推測的人證據還算是比較充足的。

第一個證據,在曹雪芹的好友給他的題詞中就出現過“黃葉村”這個名字,詩的大意是希望曹雪芹能夠安靜的在黃葉村寫書,也可以從中推測出他當時生活的艱辛。但是有很多人認爲此黃葉村非彼黃葉村,說這個村子在河南的,在在天津的都有,好像這個證據就不足以來證明了。

第二個證據,有專家在北京黃葉村的一個民宅裏發現了牆上的題詩,很像是其好友贈的,這個證據在所有證據中也算是比較有價值的一個了。

除了上面所說的兩個證據以外,還有人認爲紅樓夢中所寫的黛石也是出自於此,這裏的環境也有很多都能作爲證據來證明曹雪芹確實在這裏居住過,並且寫出了這部傳世鉅作。

但是無論人們怎麼接近真相也跟真相保持着一定的距離,我們得不到真正的對他的記載史料,只能從中猜測也註定了我們會犯一些錯誤。有很多事,無論看起來多麼像真相也不是真相,往往這樣的情況出現之後,真相會是你認爲最不可能的那個。

研究的越多,知道的越多就會對自己以前知道的那些產生懷疑,現在有很多人研究到最後竟然得出了紅樓並非曹雪芹所作這樣的結論,也是很怪誕了。

無論真相怎樣,這部書還是能真切的捧在我們手中的,作品的本身往往比我們猜測的那些更加有價值。紅樓說到底帶給我們的有很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