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八零、九零後的未婚青年男女來說,咱們最頭疼的事情莫過於這兩件,一是被父母長輩們催婚,二就是看到別的小情侶們秀恩愛了,作爲一隻“單身汪”,咱們會用戲謔的口吻調侃自己身邊戀愛中的朋友“秀恩愛,死得快(分手)”,不過歷史上卻有這麼一對夫妻,他們秀恩愛不僅沒有“死得快”,反而正是因爲這恩愛秀得夠甜蜜,被一個官員看到了,結果官員將這事上報國君,國君便讓那對夫妻中的男人當了官,也爲後世留下了一個成語。

官員:有對夫妻秀恩愛,男的是一罪人!國君:賜他官!產生一成語

(古裝情侶劇照,圖文無關,僅供示意)

那是春秋時期的晉國,一位大臣請求覲見當時的國君晉文公,通常情況下大臣要求面見國君那應該是有什麼大事,而這大臣一開口便是:“我見到一對夫妻,他們十分恩愛。”晉文公不解,心中只怕在想:“你跟我說這幹啥,天下恩愛的人多了去了。”接着,大臣說:“我想舉薦那對夫妻中的男人輔佐您。”晉文公覺得甚是荒謬,爲啥他夫妻二人恩愛就要賜官予他?經那大臣解釋後他還得知那男子乃是一罪臣之後,而且他本人也同樣是一罪人!不過官員在解釋清楚緣由之後,晉文公便說:“賜那男人官職。”於是那男人被賜官下軍大夫,後來還因爲立了大功,又升爲卿大夫。

官員:有對夫妻秀恩愛,男的是一罪人!國君:賜他官!產生一成語

(古裝情侶劇照,圖文無關,僅供示意)

故事還得從這官員說起,此人名爲胥臣,早年乃是公子重耳的老師,在晉國遭遇了驪姬之亂後,公子重耳被迫在國外流亡了19年之久,期間胥臣如影隨形,對公子重耳是不離不棄,因此重耳對他很是信任,這公子重耳也就是後來的晉文公了,也正是因爲如此,胥臣在他面前是非常有話語權的。

官員:有對夫妻秀恩愛,男的是一罪人!國君:賜他官!產生一成語

(古裝情侶劇照,圖文無關,僅供示意)

某日,胥臣途徑這冀野一代,他走得有些累了,便決定停下來休息一會,放眼望去四周都是農田,在田裏勞作的一名男子就顯得十分惹眼了,胥臣看了一會那男子勞作後,正巧,那男子的夫人前來給他送喫的了,也許是見自己的丈夫如此辛勞,她便跪下身來,而那男子卻趕忙彎下身來將夫人扶起,深怕傷了她脆弱的小身板,夫妻二人四目相對,那場面很是令人羨慕,一旁的胥臣看着這對夫妻秀恩愛便感嘆:“夫妻間如此互敬,真是難得,這人應該爲晉國所用,定是有德之人。”後經一番問詢,才得知那男子乃是罪臣郤芮的兒子郤缺,由於受父親牽連,當時還年幼的他也被治罪,成了罪人,不得入仕,不過好在他遇上了胥臣這個伯樂,這纔有了前文提到的那一幕。這也正是成語“相敬如賓”的典故。

官員:有對夫妻秀恩愛,男的是一罪人!國君:賜他官!產生一成語

(晉文公像)

雖然這典故中的主人翁郤缺和他的夫人最終因“秀恩愛”而受益,但是咱們不要曲解這成語典故原本想要傳達給後世的道理,郤缺與他夫人的並非爲了能夠被官員發現才“相敬如賓”,而是告誡相愛的男男女女們本就應該相敬如賓,至於入朝爲官,郤缺恐怕根本就不曾奢望,他是個純粹的“有德之人”,正所謂“家和萬事興”,也許對於郤缺來說,這“萬事”中的第一件事,就是他正與夫人秀恩愛,而胥臣剛好路過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