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業年輕化的當下,鍾偉鵬的起步並不算早。29歲前,他在百貨公司做主管工作,之後和朋友一起開始了在服裝行業近二十年的探索。朋友負責供貨渠道,再由他進一步推廣和銷售。但隨着發展,讓鍾偉鵬意識到了大衆對商品也有更新需求。2006年,他決定去歐洲尋找新的適合亞洲人的服裝品牌。也正是在米蘭,世界的時尚中心,鍾偉鵬找到了SST&C,經過一番努力,他成功將品牌帶回臺灣並拿到了該品牌在亞洲的代理權。2009年的金融風暴波及全球,SST&C總部決定退出歐洲市場。鍾偉鵬抓住了機會,拿下了品牌的所有權。在鍾偉鵬先生的成功經營下,SST&C的店鋪從起初臺灣幾家增長到了今日的全球幾十家。

對不同的市場要有不同的分析

臺灣市場的銷售情況和地理位置密不可分。臺灣分爲中南北東,按商圈劃分。公司的運作制度,百貨公司的合作方式,主流媒體和新加坡都有極大不同。在媒體交流平臺上,Line的佔有率在臺灣達到了百分之八十,而微信只有百分之十。品牌銷售模式在各地的情況都不一樣,需要慢慢探索和磨合。鍾偉鵬先生建議新加坡的公司如果想進入臺灣市場,需要注意員工政策運作的方式,勞動法律,時間配合,和百貨公司的合作方法等。

在鍾偉鵬看來,新加坡是一個高度開發的,進步的亞洲城市。作爲亞洲的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的優勢明顯:金融業發達,中英文交流便利。因爲政策和法規的不同,品牌在新加坡的運營還在調試中。商品包裝,陳列,運作方式都在考慮範圍內。作爲一個有二十餘年服裝行業經驗的經營者,鍾偉鵬和公司決定在調整並適應新加坡市場以後纔會進行市場擴張。

對於SST&C的發展計劃,鍾偉鵬表示團隊自有其步調。在亞洲逐步拓展,從美國加州開始延伸至歐洲。

共享創業經驗,有信心纔會做得更好

在創業過程中,鍾偉鵬認爲最重要的因素是信心。無論是對市場的把控,信息來源和運作,商品特徵和銷售,公司團隊都要充滿信心。消費者對於品牌的直接感受來自於我們自己的信心,有信心纔會一步一步做得更好。

另外,鍾偉鵬先生表示品牌擁有良好的聲望會加速市場的開拓,雖然中國大陸市場需求量大,但鍾偉鵬並不着急去涉足。不像其他臺灣品牌,他們的第一擴展選擇是中國大陸。而鍾偉鵬在等,他希望自己累積到足夠的海外經營經驗,纔會進一步考慮在大陸開店。大陸市場還在調整期,百貨公司數量多而消費過低,市場存在不穩定因素。等中國大陸市場穩定後,豐富的海外發展經驗及品牌良好的聲望自然會幫助SST&C在中國大陸成長的更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