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似乎每一个乐山人心中,都有一家最够味的跷脚牛肉馆。吃过了美食,看过了大佛,就坐着渡船往大佛对面的河坝去,望着乐山城,嗅着桂花香,拍拍肚子,喝上一杯峨眉山竹叶青吧。

来到四川

真正爱吃的人

绝不只满足于成都的盛宴

而是会将“胃”

也留给不远处的乐山

最好吃的美食

一定是在当地

浸在红油芝麻里的钵钵鸡

撕一片焦香细嫩的甜皮鸭

除了浓郁顺滑的跷脚牛肉

还有豆腐脑和狼牙土豆

这里有大佛

却又不止是大佛

三江汇流处

嘉州海棠下

悠然市井中

孕育了独特的小城美食

因而有“食在四川,味在乐山”之誉

这是辣味的天堂

也是鲜香的乐园

留给乐山一天

带着你的胃

去寻最地道的味儿

你可知道食在四川,而“胃”却在乐山?

胃在“乐山”清晨

乐山人最早醒来的,一定是嘴巴。早餐,就从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开始,将胃温热,将挑剔的口舌好好满足。

乐山的豆腐脑,和北方常见的以豆花为主的豆腐脑不同,这里的豆花只浮在上面薄薄一层,大半碗都是骨头汤勾芡而成的浓汁,有牛华豆腐脑和峨眉豆腐脑等“不同派系”,加料略有不同,麻辣倒是一脉相承。

你可知道食在四川,而“胃”却在乐山?

拌上切碎的大头菜、炒黄豆、炸花生米,撒上香菜、芹菜和葱末,再来上一小笼粉蒸肥肠或是牛肉,堆在豆腐脑上,用料十足,滋味也是十足。

你可知道食在四川,而“胃”却在乐山?

配上夹着粉蒸肉的咔饼,或是刚刚蒸好的玻璃烧麦,皮极薄,透出猪肉和甜葱的香气,剔透晶莹。炎炎夏日,吃到额头微微冒汗,喝一口清凉丝滑的西米露,消去一天里刚刚冒出头的暑气。

你可知道食在四川,而“胃”却在乐山?

“胃”在乐山中午

到了正午,一边回想起早上的豆腐脑,一边听肚子发出声声抗议,到了来些“硬菜”的时间了。

不但要好吃,还要够滋补,那一定是乐山的传统名吃跷脚牛肉了。加入了数味中药熬煮的透亮汤色里,牛杂脆嫩,吃法多样,极其鲜美。似乎每一个乐山人心中,都有一家最够味的跷脚牛肉馆。

你可知道食在四川,而“胃”却在乐山?

这里温湿的气候,让糖的产量和质量都极大提高,因此乐山人善用糖类做调味。

来尝尝属于乐山的“甜”——甜皮鸭,当地称“卤鸭儿”,在油烫鸭的基础上淋上一层熬制的冰糖,棕红色炸到油酥的鸭皮,浸满了厚厚一层糖汁,鸭肉的香、脆、甜一齐在口中碰撞,香气能一直冲到嗓子眼。

你可知道食在四川,而“胃”却在乐山?

传承了几百年的美食,浓香之间,再来一瓶峨眉雪解腻,和北京的北冰洋、西安的冰峰一样,都是记忆中不曾改变的味道。

“胃”在乐山入夜

日色西沉,华灯初上,闪烁的灯火提醒着每个人,该来一场最盛大的串串狂欢了。

串串,在乐山有着千变万化。

浸在钵中的冷串串钵钵鸡,有红油和藤椒口味,汤中洒满了白芝麻,让人食欲大增。乐山油炸,也叫油炸串串,将腌制过荤素食材放入油中炸制,起锅后撒上调味料,讲究油而不腻,脆而不焦。

这里的传统烧烤,串串上的小块肉,口感干香,香气四溢,迅速占领了夜晚的乐山。

牛华镇,汇聚着乐山美食的精华,风靡全国的麻辣烫,就起源于这里的串串。炒制的底料加入高汤中,煮好的串串再粘上秘制的油碟干料,滋味十足。它们一齐笑傲江湖,并称"乐山四大名串"。

你可知道食在四川,而“胃”却在乐山?

你可知道食在四川,而“胃”却在乐山?

灯火昏昏中,各色招牌闪烁着五色霓虹,绵长的街道上,麻辣烫、西坝豆腐、钵钵鸡、木炭烤鱼、油炸、叶儿粑、甜皮鸭……纷纷散出鲜香麻辣的味道,勾动着人们肚中的“馋虫”。

《舌尖上的中国3》中,说起乐山的这些串串:小小的竹签把每一天都有滋有味的串在一起,串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你可知道食在四川,而“胃”却在乐山?

人来人往,香气纷杂,厨师熟练翻转的双手,食物上蒸腾起的白色雾气,和三五好友谈天说地,和家人爱人相聚团圆,或是某个夜晚的独酌微醺,小小的餐桌上,小小的杯碗中,容纳了心底最细腻的情感思绪,倒映着生活日复一日最真实的模样。

你可知道食在四川,而“胃”却在乐山?

如果还想来份宵夜,那么炸到焦香的狼牙土豆,或是一碗三鲜冰粉,在醪糟、银耳和小汤圆的抚慰下,结束一整天纷杂百变的味道之旅。

你可知道食在四川,而“胃”却在乐山?

乐山,的确是一座好(hǎo)吃的城市。

乐山,的确是一座好(hào)吃的城市。

烟火与五味,人情与暖意,恐怕就是市井生活最迷人的地方。它坦坦荡荡,从不矫情,就这样直直的摆在眼前,简单却不粗糙,淳朴却滋味十足。

你可知道食在四川,而“胃”却在乐山?

张嘉佳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说:美食和风景,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伤和迷惘。吃过了美食,看过了大佛,就坐着渡船往大佛对面的河坝去,望着乐山城,嗅着桂花香,拍拍肚子,喝上一杯峨眉山竹叶青吧。

喜欢美食的小伙伴别忘了点击关注我们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