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就這麼漂來漂去》有人代筆的兩條鐵證

第一條鐵證是網友道前子發現的,我做一些補充。

2005年11月韓寒新書《就這麼漂來漂去》出版後不久,韓寒接受網易採訪的視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7SHKhe0cT8/

奇怪的是,就像他不知道爲什麼《三重門》要叫那個書名一樣,他也說不知道爲什麼《就這麼漂來漂去》要叫這個書名,因爲是一個很好的朋友(代筆者?)給取的,而且他也不知道是哪個piao(“漂”“飄”)字,說是打字的時候電腦默認了這個字。

不過,鐵證出現在第16分12秒處,其中對話錄下:

……

主持人:你的書裏面寫得很煽情,說,給你排氣管的聲音,然後你就感到自己……

韓寒:啊,這不是我寫的。

主持人:不是你寫的?

韓寒:這……我不知道出版社哪加的,放在後面,我自己都覺得很彆扭,我看了,很肉麻啊。

主持人:我也覺得很肉麻。

韓寒:因爲這完全不是我寫的。

主持人:啊。

韓寒:特別不是我的話。

主持人:哦。

網易主持人試圖唸的是《就這麼漂來漂去》封底的一段話:

年輕人,

誰都希望有速度。

在街上,

速度是車決定的而不是人決定的。

所以在還沒能擁有速度的時候,

先給我感覺,

給我排氣管的聲音,

讓我在半夜

覺得自己彷彿是一個傳說……

韓寒很着急地打斷,聲明那不是他寫的,是出版社加的,覺得這段話很彆扭、很肉麻。出版社有時爲了吸引讀者,會在封底上(韓寒所謂“放在後面”)擅自加一些“很煽情”(主持人語)、“很肉麻”(韓寒語)的話,這很正常。不正常的是,韓寒不知道這段話是出版社從哪拿來的,而其實這段話是從該書正文第一章最後一段(第5頁)摘錄下來的:

年輕人,誰都希望有速度。在街上,速度是車決定的而不是人決定的。所以在還沒有速度的時候,先給我感覺,給我排氣管的聲音,讓我在半夜覺得自己彷彿是一個傳說,讓我在若干年後新結識一個朋友,聊天之中他說起,有天晚上下夜班開車在三環上,開得也不慢,有個120吧,忽然有一個傻X開着一個牌照是XXXX的不知道什麼車從身邊過去,速度至少有250 !然後我驚喜地說,這世界真小,那個二百五的傻X就是我!

出版社編輯認爲這段話是全書最精彩的文字,所以不僅把它摘錄出來放在封底,還放在扉頁的本書介紹中和作爲第一章節的摘要,先後出現了四次。然而對該書最出彩的這段話,韓寒卻說不是他寫的,而且不知道這段話是從哪來的。韓寒不知道書的正文就有這段話,那就有了兩種可能性:

一、書總體上是韓寒寫的,但是出版社編輯做了潤色。但是這仍然不正常。正常情況下編輯會改正病句或刪掉不合適的句子,卻不會替作者添加好幾個句子,更何況添加的還是全書最出彩的段落,那樣相當於是替作者代筆寫書了。何況韓寒最近一再聲稱他是一個對文稿有異常潔癖的人,出版社哪怕改一個標點符號都必須由他確認:

韓寒接受鳳凰視頻專訪:“而我是一個特別特別愛惜自己文字的人,把小說給出版社的時候,包括現在出版社改一個標點符號都要經過我的同意。……我是對文稿有異常可能潔癖要求的人……”

韓寒在“凱迪社區·貓眼看人”的帖子《韓寒:請你們理解我的憤怒和無奈——就與方舟子之爭答凱迪網友》:“我是一個非常愛惜文字的人,出版社要修改我一個標點符號一個詞語我都會反覆的確認的爭取”。

難道出版社在書中正文添加這段出彩的文字時沒有獲得韓寒的確認,以致他很奇怪它爲何會出現在封底?

二、書不是韓寒寫的,所以韓寒對書的內容、文字很不熟悉,沒有在書中注意到有這段話,只是在封底看到,還覺得太肉麻。

同一時間韓寒接受新浪採訪宣傳這本書時,同樣表現得對該書的內容很不熟悉:

http://v.ku6.com/show/EWDbjFLp98Z1yxVM.html

第12分26秒處,主持人說:一個網友問了好幾次,書的最後一個章節寫到韓寒賽車失敗就哭了,是這樣嗎?韓寒驚訝地說:“沒哭,有哭嗎?”然後尷尬地俯身拿起書翻起來。主持人繼續問:“你爲比賽哭過嗎?”韓寒說:“沒有沒有。我們下一個問題。”

顯然,韓寒沒有爲賽車失敗哭過,他不知道而且很驚訝書中居然會說他哭了,急着當場翻書求證。

對自己的新書內容陌生到如此地步,兩處談起都出錯,說明這書不可能是他自己寫的。

韓寒博客上那些寫賽車的文章文筆極差,完全不及格,可以認爲是他自己寫的。但是這本寫他賽車經歷的書,看來不是他自己寫的,至少是經過別人大幅度潤色的,他自己也親口承認至少有一段話不是他寫的。即使編輯只是替他寫了其中某些段落,那也符合韓寒“哪怕代筆一行字”的懸賞條件,他和范冰冰應該各給代筆者2000萬。

2012.2.1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