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太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他们虽然身份卑微,但是,曾出入的都是王公贵族之家。对于我们很多人一生都未曾享受过、甚至连闻所未闻的富贵生活,他们都是最熟悉不过了。只不过,这一群悲惨的人,能看得见却无福消受。当然,在中国古代,太监的身份虽然为士大夫所不齿,但是,其实在民间,太监仍然不失为一个生存的选择。

事实上,很多太监之所以被送进宫并不完全是被迫。很多人都是因为家庭实在太过困难,父母又无力抚养他们,所以,便狠心将他们阉割,然后,送进皇宫就为讨一口饭吃,有一个活命的机会。对于那些出身卑微的穷苦人来说,能够活下去已经是非常不易,他们已经不再追求生活的质量。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刚阉割,三天后大清亡了!后惨遭洋鬼子如此侮辱

孙耀庭,小名留金,是天津市静海县西双塘村一户穷苦农民家的孩子,他出生时,合家只有7分地,两间上房。他们村里有个私师,家有七八十亩地。

孙耀庭的父亲为他种地,母亲为他做饭,孙耀庭因此得以在这个人手下读了四年的书,并且不必另交学费。但是,这种"好景"不长。孙耀庭失学了,父母沦为乞丐。迫于生计,孙父决定把孙耀庭送去宫中当太监。

因为家里没钱就清人做“手术”,父亲决定亲自动手,结果一刀下去,孙耀庭就晕了,3天后才醒过来,父亲却告诉他:“大清亡了!”还没机会上岗就失业,孙耀庭是够倒霉了。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刚阉割,三天后大清亡了!后惨遭洋鬼子如此侮辱

令孙家人重现希望的是,大清虽然灭亡了,但是,根据优待条例,未代皇帝溥仪及其家人,还有一大帮遗老遗少都可继续住在紫禁城里。

在封闭的紫禁城里做关门皇帝的溥仪不顾民国的禁令,公然在民间征太监,招婢女,孙耀庭这才有机会“进宫当差”,搭上了“太监”的末班车。

1926年,孙耀庭回到北京北长街出宫太监的居所——万寿兴隆寺居住,住在这里的还有40多个和他有着相同命运的太监。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刚阉割,三天后大清亡了!后惨遭洋鬼子如此侮辱

“解放后,我们太监有了幸福生活。”孙耀庭的话里,饱含着喜悦和感激。最初,政府发给他们每人每月16元的生活费,后来孙耀庭参加了工作,负责全市的寺庙管理。他还曾当过6年的出纳,每月工资35元。

“文革”后,孙耀庭住进广化寺,直到1996年逝世,终年94岁。他在93岁时书写“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的条幅,以表达自己的情怀。

他的自传《中国最后一位太监》,1988年被改编为电影。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刚阉割,三天后大清亡了!后惨遭洋鬼子如此侮辱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寓居京城广化寺的老太监马德清过世,孙耀庭成为末代太监中仅存于世之人。

有一位西方记者去采访孙耀庭,他掏出一沓钞票,要孙耀庭脱下裤子拍照,这个举动惹恼了孙耀庭,他怒斥这位外国人:“你给我出去,中国人不认这个!”霸气回应,让这名西方记者十分恼怒,但是又不能咋地。

作为皇帝皇妃的身边人,宫廷政治的参与者,他见证了最后的宫廷奢华,亲历了最终的王朝崩溃,成为独一无二的“活历史”。直到晚年,孙耀庭才享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