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24日,內蒙古銀保監局發佈《關於包頭市包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增加註冊資本及調整股權結構的批覆》顯示,同意包銀消費金融註冊資本從3億元增加至5億元,股權結構調整後,包商銀行持股比例爲44.16%,而新增股東微夢創科網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下簡稱“微夢創科”)增資2億元,成爲包銀消費金融第二大股東。記者注意到,在內蒙古銀保監局批覆中,微夢創科爲本次新增股東,出資2億元,持股比例40%,上升爲包銀消費金融的二股東。

本報記者 李冰

進入2019年,互聯網巨頭曲線入局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消息頻出,繼百度之後,新浪成新晉者。

6月24日,內蒙古銀保監局發佈《關於包頭市包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增加註冊資本及調整股權結構的批覆》顯示,同意包銀消費金融註冊資本從3億元增加至5億元,股權結構調整後,包商銀行持股比例爲44.16%,而新增股東微夢創科網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下簡稱“微夢創科”)增資2億元,成爲包銀消費金融第二大股東。

這是繼度小滿曲線入駐哈銀消費金融之後,又一互聯網巨頭曲線入局持牌消費金融。

“參股消費金融牌照是當下互聯網流量公司流量變現、快速跑馬圈地入局消費金融市場的重要戰略選擇之一。”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助理教授、中國社科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副祕書長陳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微博出資2億元持股40%

6月24日,內蒙古銀保監局發佈《關於包頭市包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增加註冊資本及調整股權結構的批覆》顯示,同意包銀消費金融註冊資本從3億元增加至5億元,股權結構調整後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資2.208億元,持股比例44.16%;微夢創科出資2億元,持股比例40%;深圳薩摩耶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出資0.78億元,持股比例15.60%;百中恆投資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出資0.012億元,持股比例0.24%。

資料顯示,包銀消費金融是經中國銀保監會批准成立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由包商銀行發起設立,是全國第17家獲批開業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於2016年成立,註冊資本金爲3億元。

根據企查查顯示,在本次參股之前,包商銀行持股比例爲73.6%;深圳薩摩耶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爲26%;百中恆投資發展(北京)有限公司持股0.4%。

記者注意到,在內蒙古銀保監局批覆中,微夢創科爲本次新增股東,出資2億元,持股比例40%,上升爲包銀消費金融的二股東。

據企查查顯示,微夢創科是微博網絡(香港)有限公司(簡稱“微博”)的全資子公司,創始人、法人代表爲新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微博董事長曹國偉。在微夢創科高管團隊中,記者看到董事長爲曹國偉、董事杜紅、董事王高飛等。同時,此三人均在新浪、微博擔任重要職務。

有報道顯示,微夢創科2010年成立,爲新浪微博的獨立註冊公司。

“對於新浪而言,相當於花了2億元參股了包銀消費金融公司,作爲第二大股東,新浪會對包銀消費金融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力。”蘇寧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嘉寧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

記者注意到,新浪在金融領域佈局已久。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新浪已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基金銷售牌照。新浪旗下涉金融業務有微博作爲流量入口,微博錢包已上線借錢、理財、保險、基金、股票等模塊。

這是繼百度通過旗下度小滿金融曲線入駐哈銀消費金融之後,又一個互聯網巨頭入局。

未來互聯網巨頭入局者將增加

今年以來,已有三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股東持股情況發生變化,分別是哈銀消費金融、蘇寧消費金融及包銀消費金融。

5月16日,百度旗下的度小滿(重慶)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度小滿”)獲批4.5億元入股哈銀消費金融公司,增資完成後,度小滿將一舉成爲第二大股東。百度成爲BATJ中首家佈局消費金融公司牌照的巨頭。

5月20日,雲南銀保監局官網公示《關於雲南紅塔銀行參股蘇寧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批覆》(下稱《批覆》)顯示,同意雲南紅塔銀行投資參股蘇寧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持股數量爲2.4億股,持股比例爲15%。

陳文認爲,目前僅有二十幾家存量消費金融公司牌照,真正能夠接納互聯網流量巨頭作爲重要參股方的大多爲資源優勢並不突出的城商行系消費金融公司。

而對於佈局了網絡小貸牌照卻沒有消費金融牌照的傳統互聯網巨頭和企業來說,消費金融牌照無疑是“誘人”的。

“過去,互聯網巨頭大多通過獨立設立網絡小貸公司等非持牌機構切入消費金融市場,,但近年由於非持牌金融機構的整頓,從業務合規開展的角度看,互聯網巨頭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入局相應的金融牌照機構。”陳文解釋認爲。

另外,從持牌系消費金融公司方面來說,目前面臨消費金融市場主體多,競爭激烈。

“消費金融公司引入有資源的股東,從場景、客戶、流量等諸多方面,爲消費金融公司的穩健高效的增長提供支持。”陳嘉寧表示。

這樣的情況下,雙方可謂是“一拍即合”。

陳文認爲,參股消費金融牌照是當下互聯網流量公司流量變現、快速跑馬圈地入局消費金融市場的重要戰略選擇之一。

陳嘉寧表示認同,他坦言,在過去“互聯網在客戶端往往採用補貼或者免費模式,使得流量變現成爲互聯網公司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點。如今,消費金融是互聯網流量變現的上佳模式,故引得諸多互聯網公司進入這一領域。”

他進一步補充認爲,“未來互聯網巨頭的入局持牌消費金融應該會增加,巨頭有流量,有客戶,有數據,有技術,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有放貸資質,有更低的融資成本,兩者強強聯合,勢必產生協同效應,創造更大的價值。”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徐天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