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氏武學弟子,後來亦有陸續走入電影行業者。劉家良的父親,是林世榮的親傳弟子,便是其中之一。而劉家良自己,也很早便學正宗洪拳,更在上世紀50年代跟隨父親投身電影界。

曾得黃飛鴻武學真傳 9歲學洪拳16歲演武戲《少林三十六房》知否

當時的黃飛鴻,便是老爺子關德興主演,劉家良在片場,做過臨時演員,做過臨時場記,更幹過龍虎武師,也免不了做替身。

但真正讓劉家良出名的,還是武術指導這一行。1963年,他與北派武師唐佳聯手,一南一北,一時之間合作無間,賺了錢就平分,關係很是不錯。兩人還曾在當時的北海街上,成立了一家廣東人武行的根據地。於是兩年之後,兩人便受到長城公司邀請,擔任電影《雲海玉弓緣》的武術指導,正是在這部電影中,首次引入了吊威亞這門技術來做輕功的特效。

(這裏似乎有爭議,另一種說法是1928年的電影《火燒紅蓮寺》中胡蝶飾演的紅姑已經使用了輕功特效,採用的手法就是鋼索即所謂吊威亞。此後,武俠故事中的那些大俠,便是在巨型電扇的大風吹拂,衣袂飄飄如同天外來仙般向電影觀衆飛來,在當時而言,實在是很讓人耳目一新)

不過,60年代武俠片中吊威亞技術,實在是從日本引入,而經劉家良等人的改良。

“《雲海玉弓緣》中那段飛天戲距離太遠,鋼絲會低下來,我們試着在天橋打燈的地方綁鋼絲,在下面推軌道。但這樣一來又穿幫,鋼絲擦不掉;於是我們就利用前景的樹枝起到遮蔽的效果。”據說,經過這樣一番改良,劉家良與唐佳便名聲大振。旋即,邵氏便以重金將二人招攬至門下。張徹早期的動作風格電影,武術指導都是這兩位。開新派武俠片電影風氣之先的《獨臂刀》,也來自劉、唐二人的合作。

只是,劉、唐二人名頭越做越大,手下武師便不免分門別派。後來張徹去臺灣拍片,唐佳不願相隨,而劉家良卻得到張徹的許諾,若一起前往日後可做電影導演。於是劉家良心動,劉唐組合由此破裂,一個走一個留。(其實,留下來的唐佳後來也做了導演,拍了《洪拳大師》等電影,而後又轉去無線電視臺)

曾得黃飛鴻武學真傳 9歲學洪拳16歲演武戲《少林三十六房》知否

在這個時代,香港有一個小孩叫冼錦熙,聽這名字就感覺他很富貴。其實果然如此,他家裏是做出入口生意的富商,住在上環豪宅,家裏傭人多達十個之多,而他又是年紀最小的小孩,所以成爲家裏的小霸王,幾乎就是固定的老套劇情。

此時家裏大姐便做主,將弟弟送到慈幼學校寄宿唸書——據說當時這小子真的搞出不少是非,甚至和師兄大打出手,拿汽水樽砸人,以至於被記兩個大過一個小過,罰他到教堂懺悔——最終還是神父勸導有方,不但將這頑皮小孩的霸王脾氣改變,還將其收納爲虔誠信徒。

“那時節我連彌撒上的拉丁文都學會,所以有神父就問我,有沒有興趣讀神學當神父,說我很有潛質呢!”

但冼錦熙還是好動,只是好動從頑皮演變爲對武術的濃厚興趣。其中緣故便是電影《黃飛鴻》,劇中的關德興更成爲他心中偶像。最後,便經人介紹,來到劉家良的武館學藝。

“我也不知劉家良是黃飛鴻傳人,更分不清關德興學的不是洪拳而是白鶴拳,我就是喜歡功夫,就算學習過程多麼辛苦,更經常被師父責罵,我都沒有怨言!”(就是在此時,因爲劉媽對這個小孩的特別喜歡,收他做了乾兒子,併爲他取名劉家輝。)

曾得黃飛鴻武學真傳 9歲學洪拳16歲演武戲《少林三十六房》知否

其實他學功夫是對家人保密的。可是學會了一點功夫的劉家輝,不久便在和兄長的打鬥中顯露出不同尋常的身手。登時家人明白,這小子居然食“夜粥”,去學功夫了。冼家不接受家人學武,因爲當時的武館被視爲草根場所,可兒子死活都堅持學武,老爹也只能接受。只是學武,也未必就能改變人生。中學畢業後的他,最初也是去做公司上班,做辦公室助理、做會計,直到某一天,那個叫做劉家良的人來找他。

冼錦熙,此時已然是劉家輝。他出演的首部電影《殺出重圍》,並沒有取得太大成績,幾乎可以說是票房慘淡。但他已經從公司離職,更騙同事說自己是去加拿大唸書,所以沒有也不可能回頭。隨後他便跟着劉家良去了臺灣。

劉家良,其實是因爲張徹的諾言而離港赴臺,但此後卻遲遲不見老張兌現諾言,最終居然成空。劉家良大怒,而此時邵逸夫的太太方逸華又來勸邀他歸港重投邵氏,而且承諾讓他由武術指導轉任導演。所以,劉家良又回到香港。隨即出手《神打》、《陸阿採與黃飛鴻》等一系列動作電影。原本做武師的劉家輝,也趕來做後一部電影的男主角。結果發現,當演員實在是比做武師賺得多多了。

而1978年的那部《少林三十六房》,終於成了劉家良與劉家輝的代表作。劉家輝由此奠定香港一線武打明星的地位,更獲外媒封爲“東方尤伯連納”,

曾得黃飛鴻武學真傳 9歲學洪拳16歲演武戲《少林三十六房》知否

“那時邵氏發了五千元獎金給我,到外地宣傳時又被二百多個記者包圍,甚至有印度人走來跟我握手,真的沒有想過這樣受歡迎。在日本上映時,票房還贏了嘉禾出品、成龍主演的《殺手壕》呢!”這是一部動作片,也爲劉家良捧得亞洲影展最佳動作效果獎。師徒組合,一時風頭無雙。劉家良對劉家輝,一句:“他沒有讓我失望。”而家輝則雲:“有師父有我,我今生無悔!”

然而正所謂江山代有新人出,此時,一個叫做李連杰的小夥子,因爲在電影《少林寺》的武僧角色而贏得廣泛關注。隨即他又與劉家輝合演《少林小子》,在香港的票房也很是不錯。終獲邵氏公司注意,派出劉家良趕赴內地,找李連杰合拍電影《南北少林》。

劉家輝的黃金時代,就此結束,成龍、李連杰,纔是真正的武打片時代引領者。但,這並不否認二劉的努力。這部《南北少林》,爲劉家良贏得了都靈國際電影節大獎——換句話,劉家良此時已然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當《忍者神龜》開拍之際,劉家良便受邀赴美,成爲華人武術指導的好萊塢第一人。

而劉家輝,此後轉向電視劇,或是在電影裏演一些配角。令當下許多人有深刻印象的,其實還是《唐伯虎點秋香》裏的那個奪命書生!

曾得黃飛鴻武學真傳 9歲學洪拳16歲演武戲《少林三十六房》知否

電影中,唐伯虎與奪命書生一番惡鬥,唐使出一招回馬槍,結果槍頭被奪命書生打掉,槍柄插在他胸口。奪命書生大笑:“沒有槍頭,你還要捅?”唐伯虎回一句:“誰說沒槍頭就捅不死人?鏡頭放大,原來槍柄己刺穿奪命書生的胸膛。

對於劉家輝這一代武打明星而言,不可或缺的金牌綠葉,已然是最好的選擇。(2011年,劉家輝因腦中風致右半身不遂而入院,演藝生涯終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