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等到贏得投資者的初步信任後,詐騙分子就開始把投資者拉入交流羣中進行詐騙營銷,交流羣裏面的託會有意無意地在羣裏透露他們賺了多少錢,而且會假裝投資者詢問,採用問答的方式對投資者進行誘導,羣裏相信了討論內容的人慢慢就掉進了詐騙分子的陷阱之中。隨後,小吳被對方拉進了一個QQ羣,在羣裏一位被稱爲投資大師的講師每天都在發佈一些投資信息,而其他羣員則經常炫耀自己聽從講師的指點後賺到了多少錢。

網絡投資理財辦理手續簡單、交易週轉方便,迎合了當下網民的需求。然而,詐騙分子也活躍在各類社交媒體分析理財產品,儼然一副專家的派頭,但最終目的是爲了騙取投資者的款項。下面的小吳就遭遇了這樣的事情。

案例:帶你發財,一步一步把你套牢

小吳是某公司的一名銷售人員,通過社交平臺認識了一位網友,對方聲稱認識一個專門從事投資理財的職業團隊,其團隊講師是國內有名的專家,很多人跟着他都賺了錢。隨後,小吳被對方拉進了一個QQ羣,在羣裏一位被稱爲投資大師的講師每天都在發佈一些投資信息,而其他羣員則經常炫耀自己聽從講師的指點後賺到了多少錢。

在這樣的氛圍感染下,小吳聽從講師的指點,開了一個所謂的期貨賬戶,一開始投進去了3000元,很快就賺了500元,這一點小盈利讓小吳嚐到了甜頭,於是在講師的鼓動之下,將辛苦賺到的20000元資金全部投進去。

結果,小吳發現自己的賬戶經常出現故障,當他好不容易進去後,卻發現自己的資金已經虧得所剩無幾。當他向講師交涉時,對方說有虧有賺很正常,並鼓動小吳籌集更多的資金投進去。等到小吳將借到的30000元也投進去以後,卻發現自己被踢出了QQ羣,再也登不上自己的賬戶了,這才意識到被騙了。

詐騙手法分析

詐騙分子利用投資者的逐高利心理和投資知識的缺失,採用欺騙性的手段引誘投資者進行各種假投資,從而賺取暴利。

詐騙分子通過QQ、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添加投資者爲好友,每天和投資者拉拉家常,聊聊行情和投資心得,建立初步關係,其實所謂的“投資心得”,那都是騙子們編好的劇本里爲你“量身打造”的套路。

等到贏得投資者的初步信任後,詐騙分子就開始把投資者拉入交流羣中進行詐騙營銷,交流羣裏面的託會有意無意地在羣裏透露他們賺了多少錢,而且會假裝投資者詢問,採用問答的方式對投資者進行誘導,羣裏相信了討論內容的人慢慢就掉進了詐騙分子的陷阱之中。

一開始詐騙分子往往會先讓投資者嚐到一些甜頭,等到投資者將較大額的資金投進去以後,便徹底將投資者拉黑。

實際上,投資者用於投資的賬戶、看盤的頁面通通都是詐騙團伙弄虛作假的虛擬賬戶,只有用於接受投資者資金的賬戶是真實存在的。

警方提示

1.購買投資理財產品應選擇官方渠道,可以在監證會、期貨協會網站了解其資質或實地查看情況。

2.不要盲目迷信一些所謂的“內幕消息”、“權威發佈”,背後往往都隱藏各種各樣的利益或者騙局。

3.不要輕信陌生人的投資理財建議,不要輕易加入陌生的投資理財羣,這有可能犯罪分子是預設好的圈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