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必也應該記得,早在2016年10月的雲棲大會上,馬雲就曾經說過:“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雖然說當時的很多人可能連新零售是什麼也都不怎麼明白,但是鑑於馬雲的成功歷程作爲依據,沒有人敢於輕視這一句話。當時此言一出,無數人抱着懷疑又信任的態度,然而事實證明,眼光獨到的馬雲並沒有看走眼。

現在說起新零售,可能大家都感覺已經耳熟能詳了,不過擔心很多新入行的小夥伴眼高手低,還是簡單的說一下,新零售,即企業以互聯網爲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新零售在今日看來已經不是那麼的新了,已經開始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

馬雲昔日一句話,在現在看來,依稀令人覺得熱血沸騰,雖然說在當時,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網絡營銷的巨大進步使得大家感覺到網購大時代的來臨,但是如果冷靜下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實際上電子商務在零售業中的佔比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誇張,即使是今天,尤其是二三線城市,傳統零售行業依然佔據着主流。而且電子商務由於種種原因使得消費人羣主要是以90後爲主的年輕人。

隨着社會的高度發展,相信人們終究會選出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曾經說過,電子商務是信息技術與商務活動融合的產物,以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爲主要特徵,具有開放、低成本和高效率等優勢,代表着新的生產力和發展方向,帶動了我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消費升級,也爲世界貿易注入了新動能。的確,互聯網的高度發展着實促進了內需,但是想到每年一度的剁手雙11,就是就已經能夠映射出電子商務的發展,但是本文的重點不在於此,而是與電子商務略有些針鋒相對卻又互相依存的新零售。

記得之前筆者在山大的時候聽過有人簡單的講述了一個例子,這個例子叫做降維打擊,降維打擊就是將攻擊目標本身所處的空間維度降低,致使目標無法在低維度的空間中生存從而毀滅目標。簡單點說,就是說以一種低級,違背正常文明的方式打擊別人。而那位大佬分享自己的經驗時舉了自己的一個案例,說大家都賣大米,但是他賣大米時不僅僅是隻賣大米,還會通過大數據等方式,來實現自己的銷售,比如賣大米之後會有一個容器用作計量,當客戶家的大米快消耗完時,會主動送米上門。這麼一來,用戶傾向於誰就已經很明顯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深入淺出的講明瞭降維打擊的例子。從更高維度進行打擊,自然可以說是無往而不利,給對手帶來顛覆性的打擊。

而時下被人看好的新零售也正是如此,對比於傳統零售,方便快捷,而且基於大數據的前提,使得銷售風險也大大降低,可以說在這一段時間,新零售已經有着傳統零售無可比擬的優勢,而各大零售、互聯網企業也紛紛着手打造自己的新零售平臺。

而在幾大衆所周知的逆襲成功案例中,新零售的方式在其中出大力的也有不少,比較經典的就是小米與小米之家的案例。小米剛出道時玩粉絲經濟,主要依靠的是線上銷售,米粉是一種態度等T恤在大學裏也有一些,但是度過了初生期後,弊端也暴露了出來,波動很大,而反觀VIVO、OPPO由於依靠強大的線下渠道,市場就要穩定的多,其線下共生的實體店與總是在一起的兩家玩偶都是相當多亮點所在,小米最終意識到沒有線下不行,開始佈局線下,這一次嘗試,就打造了一個教科書式的經典案例,在短短的時間內,小米之家遍地開花,米粉們有了聚集的地方,新機有了觀看的地方,雖然小米之家的面積一般並不大,但是人流量卻不低,目前,小米的(年)坪效已經做到了27萬元/平米,僅次於蘋果專賣店的40萬/平米,是其他手機專賣店的很多倍,這也是雷軍自豪的一個地方。

如果說小米之家算是小打小鬧的話,那麼幾大巨頭對於新零售的發展可謂是頗有些不遺餘力的態勢了,從一直不溫不火到此時突然發力的蘇寧易購,再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天貓超市,京東小店等等也都已經開始在各個地方播下了種子。

同樣,這次零售業的改革對於被電子商務所壓迫而日漸萎靡的傳統零售企業也帶來了新的轉機,記得大概去年筆者所居住的濟南,大潤發竟然不支持支付寶付款(當然隨着阿里對高鑫零售的收購,這種現象早已沒有了),而大潤發卻被稱爲今年天貓618最有發言權的傳統零售破冰者。在今年6月11日,大潤發宣佈,全國已有100家大潤發門店完成天貓新零售升級改造,並將全面參與天貓618理想生活狂歡季。可以說結合了天貓新零售的大潤發成爲了傳統零售升級改造的最佳道路!可以想象以往萎靡不振的傳統零售業將會迎來一場巨大的變革,值得一提的是從阿里投資開始到完成新零售改造,大潤發僅僅用了不到6個月,這麼高效率的原因主要是天貓把技術、流量和盒馬的新零售資源,以及一些自有品牌的資源都無條件貢獻給大潤發。可以說天貓對於大潤發的新零售改造可以說是傾盡了資源,之前天貓在新零售方面可以說是並沒有象徵性的門店,天貓超市一般也少有人見到實體店,反而蘇寧,京東小店倒是常見的很,不過這麼一來,全國的大潤發都可以視作阿里系的新零售的線下門店,阿里之前沒有全力打造線下門店,恐怕早有想法吧。

新零售比較考驗的貨源的安全新鮮程度,物流的配送速度也都是比較關鍵的問題,之前死去的一大波新零售企業倒在了很多明眼都看得見卻無可奈何的環節,這一方面來講嗎,各大巨頭的優勢便體現出來了,例如京東的物流速度等等,都是無可比擬的優勢所在。而這些巨頭們也都利用自己的資源,與人強強聯合,對着新零售市場磨刀霍霍。6月4日,利羣股份與騰訊雲在深圳市簽訂智慧新零售O2O項目服務協議,沒錯,就是那個接盤了樂天瑪特的利羣。而在6月7日,沃爾瑪中國公司方面宣佈,該公司與騰訊共同宣佈正式結成深度戰略合作關係,作爲世界級巨頭,沃爾瑪也看到了新零售的前景。

​新零售,是前端以消費者爲核心,後端實現線上線下互通的商業業態。新零售並不是零售市場的顛覆者,而是對於傳統“人、貨、場”形態的零售方式的全面升級。

原始電商的紅利期或許已經漸漸失去,但是新零售卻即將迎來發展高峯,新零售最後會發展到什麼地步,筆者不敢妄言,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絕對不會和互聯網泡沫一樣,留下一地廢墟;不會像o2o狂潮一樣,徒增幾個歷史笑話;更不會像共享經濟騙局一樣,簡單包層殼就敢妄稱創新。

新零售,這一個冉冉升起的巨星,或許時下還沒有太陽一般閃爍,但是我們相信他的未來,這是中國企業走出國門的一個捷徑,甚至可以說是繼移動互聯網反超發達國家後,引領全球新商業的發展路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