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一年在少时到南岳衡山,出家拜了怀让禅师为师。一日,怀让禅师见道一整日呆呆的坐在庙里参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道一:“你整天在这里坐禅,究竟为何?”道一说道:“我想成佛。”怀让禅师不语,只是拿起了一块砖,在道一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 道一被这种噪音吵得不能入静,就问道:“师父,您磨砖做什么?”怀让禅师说:“我磨砖做镜子啊。” 道一不解:“磨砖怎么可能做镜子呢?”怀让禅师呵呵道:“倘若磨砖不能成镜子,那么坐禅又怎能成佛呢?”

磨砖如何成镜,坐禅岂能成佛

道一原本想通过坐禅达到开悟、解脱,达成禅、佛的境界,他认为坐禅、入定、清净、无牵无挂,就是成佛之道;显然,此刻的道一轻视眼前的生活,抵触俗事,抗拒烦恼,一心期望以坐禅来逃避现实,超凡入圣。他其实只是制造了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那就是开悟成佛的欲望与平凡现实的冲突。他希望了却烦恼、摆脱束缚,却用一个更大的烦恼捆住了自己;佛者慈悲广大、包容万物,而他的心却狭小得连自己的现状都无法接受!一心求镜,却执迷不悟地错用了磨砖的方式,可怜他筋疲力尽,也只是在背道而驰。

磨砖如何成镜,坐禅岂能成佛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调节也是这样。我们都在追求健康的心灵,我们都认为健康的心灵应该是平静、愉快、勇敢、乐观的,应该是没有波澜、没有忧郁、没有恐惧、没有悲观的;我们都认为只有具备这样的心灵才对自己有利,否则就会危害到身体的健康、生活的幸福。因此,我们所做的便是抗拒、排斥那些我们认为的不良情绪、想法、感觉;我们沉溺于其中,努力、奋战,力图让心绪符合我们自己的要求;我们患得患失,神经兮兮,所希望的和所讨厌的相对抗,其结果就是加剧了心中的矛盾,在内心制造了分裂和敌人。如果我们的精神、思想、感受、情感是固定不变、真实不虚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保留我们想保留的,排除我们想排除的;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所思、所感是那么飘忽不定、变幻无常;它们无法简单地被区分为用品和垃圾,然后被保留和抛弃。

磨砖如何成镜,坐禅岂能成佛

对待心灵,我们习惯的、粗暴的控制行为无奈地失去了效用;相反,了解心的真相,顺应心的规律,才能让它得以自在和安宁。勿庸置疑,平静、愉快、勇敢、乐观都是美好的,然而,相对的心绪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推崇“实事求是”,提倡“事实惟真”,当所谓的不良情绪成为事实的时候,我们怎能出尔反尔,恼羞成怒地容不得它们在心中稍作停留呢?健康和快乐的心灵必然是大度、开阔和包容的心灵。当我们烦恼的时候,我们应该承认自己是烦恼的,当我们忧郁、恐惧、悲观的时候,我们不妨都坦然接受。与其急切地、徒劳地试图消灭不良情绪――我们的一部分――不如容纳它们、体会它们、觉知它们、了解它们;当我们放下控制心灵的欲念,停止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分裂和敌人时,心中的矛盾和烦恼才能自然化解,心境也就当下释然了。

磨砖如何成镜,坐禅岂能成佛

人物介绍

道一,中国唐代著名禅师,俗家姓马,后人尊为马祖。

南岳怀让,禅宗六祖慧能弟子,唐代高僧,俗姓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