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資金整合、“四雙”駐村幫扶、易地扶貧搬遷、金融扶貧“三駕馬車”和精準脫貧“查、改、促”做法在全國、全省推廣,在全國首創精準扶貧地方標準並獲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質監局全國試點推廣。宜昌市勞動就業管理局在全國率先建成“網上就業局”,18項公共就業服務全部實現網上辦理,獲評中國“互聯網+政務”50強。

6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出爐,湖北省6名公務員個人和3個公務員集體獲得表彰。他們是——

湖北6人3集體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爲何是他們?

一、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6名)

1、武昌火車站的“定海神針”

人物:劉五橋

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交通大隊機動中隊民警

湖北6人3集體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爲何是他們?

“在交通難點、亂點的管理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退讓。”他被譽爲武昌火車站的“定海神針”。

武昌火車站地區客流量大、環境複雜,黑車攬客、大貨車、超標電動車違章上路是交通管理的頑疾。2009年6月,劉五橋被派到武昌火車站擔任警務區警長,帶領民警重拳開展整治。面對車主持刀威脅、強行拖拽200多米、左手食指被咬得可見骨頭,他不退縮半步。在他的帶領下,武昌火車站地區交通面貌大爲改觀。

湖北6人3集體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爲何是他們?

從“拼體力”到“重智能”,他帶頭應用智能交通數據平臺,在勤務時段實現路面執法、數據查詢、崗勤崗紀等數字化、一鍵化移動警務;並推行原地疏導和來回巡查結合的“跳躍式”執勤方法。

參警25年來,他共救助遇困難羣衆430餘人,收到錦旗90餘面,感謝信70餘封,是溫暖旅客回家路的“貼心人”。

2、不做“守攤子”的“太平官”

人物:程建勝

襄陽市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

湖北6人3集體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爲何是他們?

提着“烏紗帽”幹事,不能愛惜個人“羽毛”,不能做“守攤子”的“太平官”。這是他心中的堅守。

他曾是棗陽市七方鎮黨委書記。在七方鎮工作期間,他爭取國家項目資金近3億元,落戶簽約註冊招商項目10多個;大力發展適宜本地種植的特色產業,當地現代農業邁出新步伐。

湖北6人3集體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爲何是他們?

“新官先理舊賬”,程建勝創建七方鎮社會矛盾調處中心,扭轉信訪被動局面;處理鎮辦企業20餘年遺留問題,涉及500多萬元債務,無一人上訪,更沒有讓國有資產流失。精準扶貧,探索產業扶貧模式。2018年,七方鎮落實扶貧貸款1600萬元,兌現產業獎補資金300萬元,分別是2017年的2倍和3倍。

在基層工作27年,程建勝說,只要有利於人民羣衆,就要堅決幹、大膽闖、大膽試。

3、秭歸文化的傳承與傳播者

人物:譚斌

秭歸縣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湖北6人3集體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爲何是他們?

2016年的“中加文化交流年”活動中,“龍舟飛歌”在加拿大文藝演出好評如潮。這是譚斌率秭歸代表中國向世界傳播湖北端午文化的一個縮影。

自2010年任副局長以來,譚斌啓動人事制度改革,將瀕臨倒閉的屈原藝術團發展成躋身全省縣級劇團前列的專業文藝院團。

湖北6人3集體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爲何是他們?

面對困境,譚斌曾向家人借錢發工資、買設備、搞創作,以家人的兩套房產作抵押尋求資金支持……他率屈原藝術團打造的長江流域第一臺水上歷史舞臺劇《禮魂》成功演出6500場次,接待遊客500萬人,旅遊綜合收入2.5億元,創下多個全省之最。

他帶領組建秭歸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功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項,國家、省、市級非遺名錄47項;秭歸縣文化館兩次榮獲中國羣衆文藝政府獎——全國羣星獎;每年堅持送戲下鄉150場次以上。

4、信訪羣衆的“談心人

人物:彭光新

咸寧市嘉魚縣信訪局副局長

湖北6人3集體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爲何是他們?

信訪工作可將矛盾化解在一線,彭光新是信訪羣衆的“談心人”。

2014年,他協調有關部門,幫助信訪人蔡大德解決了土地徵收後用水、用電、修路的問題,化解了上訪14年的信訪積案;2015年,他協調縣法院、縣經開區、縣規劃執法局各部門,幫助信訪人徐金華獲得13萬元的工傷事故賠償款;2016年,他幫助信訪人郭柏順依法維權,獲得4.5萬元的賠償款,並利用週末慰問郭柏順生病的老伴……

湖北6人3集體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爲何是他們?

從事基層信訪工作近13年,他把信訪羣衆當親人,接待上訪羣衆1.7萬人,閱處羣衆來信3000餘封,處理網上信訪事項2000餘件,協調處理信訪積案451件,用耐心換來問題的解決、羣衆的滿意。

5、換作人質是本能的選擇

人物:王林華

潛江市紀委常委、監委委員

湖北6人3集體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爲何是他們?

2014年6月10日,潛江市浩口鎮第三小學,1名老師和52名小學生被歹徒劫持。時任浩口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的王林華接到電話,即刻趕往現場,主動用自己替換人質保證師生安全。當時,歹徒情緒激動,且帶有管制刀具、汽油、疑似爆炸物、打火機,危險一觸即發。

“明知危險,爲何要去當人質?”事後有人問。

“沒想太多,就覺得應該衝上去。”他回答說。

湖北6人3集體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爲何是他們?

面對榮譽與關注,他選擇忘記,砥礪前行。爲覈實一條舉報線索,他曾帶隊前往深圳、北京等地調查取證,20多個省市留下他工作的足跡,帶領參與查辦180餘件違紀違法案件。

6、鐵面無私的“環保衛士”

人物:塗超

省生態環境廳環境監察總隊監察二室主任

湖北6人3集體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爲何是他們?

這是塗超經辦過的有影響力的案件:2010年宜昌東陽光暗管偷排長江案、襄陽華海紙業暗管偷排漢江案、2012年枝江光紅氨基酸暗管偷排長江案、2013年十堰神定河污水處理廠污染丹江口庫區水源案、2013年湖北雙環科技污染府河案、2016年秭歸金民纖維有限公司違法排污案……

堅守環境執法一線十餘年,塗超走遍了全省一百多個縣(區),執法行程達到數十萬公里,檢查企業上萬家,查處違法案件數百起。

湖北6人3集體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爲何是他們?

2012年底,塗超父親病重昏迷。當時,十堰市神定河污水處理廠環境問題由他所在科室負責調查處理,直到調查結束,他才向單位反映父親病重,請假去醫院探望。

“查處企業不僅得罪人,還面臨各種風險。”有人勸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義正言辭:“對人民羣衆的感情有多深,我們的執法力度就有多大!”


二、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3個)

1、棚戶區的“蝶變”經驗全國推廣

集體: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政府工人村街道辦事處

工人村街區青和居社區所在地原爲華中地區最大的棚戶改造區,也是武漢市規模最大的公租房集聚區。

工人村街轄區老年人多、流動人口多、困難人羣集中,街道重視居民自治,成立“天天敲門組”,探索“真情感化法”等“敲門十八法”,打造“社區我的家”懇談會等自治平臺;以法治順民心解疙瘩,在社區打造“順順吧”,組織法官、警官、駐社區律師和黨員骨幹輪流值班;統籌職能部門“好樣的工作隊”,提供房屋維修、管道疏通、環境整治等專項服務。

通過基礎設施改造、生態環境改善、社區綜合治理,工人村街區青和居社區實現“蝶變”。“以黨建引領物業服務創新”“三治一服務”理念、“天天敲門十八法”等經驗在全國推廣、學習。

2、打造國家公共就業行業標準

集體:宜昌市勞動就業管理局

宜昌市勞動就業管理局是宜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所屬參公事業單位,堅持把履行部門職責融入全市改革發展大局。

穩增長促就業。5年來,宜昌市就業綜合指數位居全省前列,零就業家庭連續13年實現動態清零。就業扶貧穩步推進,累計幫扶11.21萬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增收。

就業政策穩發展。出臺“關改搬轉”化工企業職工安置工作具體意見33條,30家企業按計劃關停,1654名職工成功轉崗,121家煤炭企業去產能1.2萬餘名職工妥善安置。

推行就業領域“放管服”。宜昌市勞動就業管理局在全國率先建成“網上就業局”,18項公共就業服務全部實現網上辦理,獲評中國“互聯網+政務”50強。

五年來,全市形成了一批就業服務品牌集羣。作爲全省唯一開展公共就業標準化國家級試點,承擔4大類170項公共就業服務標準制定。


3、精準扶貧多項經驗全國推廣

集體:十堰市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

十堰市貧困人口總規模83.3萬人,貧困發生率37.22%,重點貧困村456個,6個縣(市、區)爲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5個縣(市)爲全省深度貧困縣。完成“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十堰市扶貧辦壓力巨大。

市扶貧辦大力實施“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教育扶貧、轉移就業、醫療救助、兜底保障”“六個一批”等措施。其中,資金整合、“四雙”駐村幫扶、易地扶貧搬遷、金融扶貧“三駕馬車”和精準脫貧“查、改、促”做法在全國、全省推廣,在全國首創精準扶貧地方標準並獲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質監局全國試點推廣。全國金融扶貧、電商扶貧、全省脫貧攻堅推進會、產業扶貧、健康扶貧現場會先後在十堰召開、推廣十堰經驗。

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計脫貧65.94萬人,出列貧困村348個,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5.5萬人;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95元,增長9.8%,增速排名全省第一,連續四年在全省脫貧攻堅考覈中被評定爲優秀等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