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金濤老師時常以優秀的武學大師的精神指導教育我們刻苦練習武術,在傳授武學的同時也增長我們對尚派形意的認識,使得尚派形意拳得以持續流傳。跟隨張金濤老師學習尚派形意拳已有一段時間了,回想起練拳時老師的諄諄教誨,以及對待形意拳認識的不斷深化,心中感到充實而喜悅。

跟隨張金濤老師學習尚派形意拳已有一段時間了,回想起練拳時老師的諄諄教誨,以及對待形意拳認識的不斷深化,心中感到充實而喜悅。

初見張老師便感到尤爲親切,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下,我也開始了自己的武學之路。從最基本的三體式開始,老師從每一個細微的動作上指導我們,讓我們感受形意拳的博大精深。進而隨着學習的不斷深入,老師將霸王舉鼎、翔龍回首等呼吸吐納之法也逐漸傳授給我們,於此之中我們加深了對形意拳的認識與理解。而後老師對五行拳的講解與操習則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張金濤老師深厚的武學修爲與功力。尚派形意拳歷經傳承,經過幾代武學大師的不斷努力與發展,在武術界獨樹一幟,於中華武壇中熠熠生輝。張金濤老師自幼深得尚雲祥大師之女尚芝蓉弟子劉俊峯先生教誨,對形意武術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拳理認識獨到,武藝深厚高強。是中國尚派形意拳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尚派形意拳研究會泉城分會長、合肥市內家拳協會會長、濟南市天橋區武術協會副會長,尚派形意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金濤老師時常以優秀的武學大師的精神指導教育我們刻苦練習武術,在傳授武學的同時也增長我們對尚派形意的認識,使得尚派形意拳得以持續流傳。

兩個形意拳初學者的練功體會

近年來,尚派形意拳逐漸得到了人們的熱愛與追捧。今年的濟南夏天格外炎熱,而張老師依舊嚴格要求我們,酷暑之中指導我們學習形意武術,縱大汗淋漓而毫無怨意。跟隨張老師學習形意拳的下自五六歲的孩童上至年邁老人皆有,學生廣自四海。有云南慕名學武定居濟南的;更是有武術愛好者不遠千里趕至張老師家中一住半月,學習形意拳,張金濤老師則更是傾囊相授。

多年以來,張金濤老師持續致力於形意武術事業,關注着形意武術的非物質文化傳承,以其過人的武學修爲和文化責任助力國術的光大發揚。張老師說,尚氏形意拳的傳承,尚且有很長的路要走。練習武術是爲強身健體,同時也是培養武德,用武學的德行傳承武者品德,傳承中華國術,傳承中華文化。

張澤中

作爲95後的我是從小看金庸武俠小說長大的,有一種武俠情懷,小時候總渴望也能擁有像書中大俠那樣神鬼莫測的功夫,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啦,不過這個情懷就隨童年一起埋藏在記憶中了。我知道書中的功夫是假的,但現實中的功夫是真的,現實中有的功夫是假的,但有的功夫是真的。奔着對中國功夫的憧憬,我有意地尋找現實中的真功夫。我很早就知道形意拳是一門很厲害的內家拳,它在許多影視書籍裏面也都有出現過,我十分嚮往,但不知道在哪能學到,有一天早晨我從學校操場晨練回來,突發奇想微信會不會有形意拳的公衆號,一搜之下,還真被我發現了尚派形意拳的公衆號,而且就在濟南,這也算是緣分所致吧,我十分欣喜。我知道形意拳有不同的流派,包括尚派、郭派、車派等等,各具特色,其中尚派是赫赫有名的一個分支,我決定登門拜訪。這也就是我與師傅緣分的開端,師傅名爲張金濤,是尚派形意拳第三代傳人,當年祖師尚雲祥開派以後,第一代傳人是尚雲祥之女尚芝蓉,二代傳人劉俊峯,師傅張金濤是第三代傳人,尚派形意保持了完整的傳承。張老師門下弟子衆多,且能手甚衆,師兄弟中有達到了很好的技藝水平的,這是後話了。我想要得到什麼就要付出與之相對應的努力,練拳是個苦差事,尤其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尚派形意拳的基本功練習是站三體式,第一次站的時候真是苦不堪言,因爲身體要擰出一個特定的姿勢,兩腿的重量分配是前三後七,所以整個身體呈現出極不適應的狀態,站了短短几十秒,就堅持不住了,肩膀和腿都開始發酸。爲什麼光站着就這麼累?其實這是傳統武術抻筋拔骨的過程,把關節和經脈都打開,以前身體裏有好多極少用到的肌羣,通過站三體式,讓它們開始發力,所以一上來就累的不行,但是以後通過站樁練出來後,這些小肌羣配合原來的大肌羣,能夠發出完整一氣的勁力來。痠痛、疲勞這是號稱傳武三大關的第一關,筋骨關。雖然筋疲骨乏,但是因爲我早有喫苦的準備,所以並沒有放棄,而是堅持站樁,逐漸的身體開始適應站樁的姿勢了,站樁的好處也就逐漸體現出來了。有人說現在是法制社會、和諧社會,練拳有什麼用處呢?我就我學拳三個月來的體驗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兩個形意拳初學者的練功體會


首先就是身體素質比原來好了,練拳是個很好的鍛鍊身體的方式,站上十幾二十分鐘樁,再打上幾套拳,舒展舒展筋骨,就感覺到身體通暢,身上有了氣力,上幾層樓不會喘還覺得意猶未盡。其次就是心胸比原來開闊了,練拳以前有時候會覺得生活不如意,偶爾會有一兩天很鬱悶的時候,而練拳以來,這種內心的不舒服感幾乎沒有了,每天練完了拳後,覺得身心舒暢,心情大好,對待別人更加寬容大度,對自己更加自信自愛,看事物看問題更加淡定從容,這是練拳帶來的內心的轉變。再次就是個人勇氣的提升,習武之人一定要有勇氣,面對強者要有亮劍精神,在生活中也能有勇氣面對危局和困境,在該勇敢的時候就不能怯懦。對於當前我們國家的年輕人來說,普遍缺乏血性和勇氣,癡迷於日韓喪文化、次元文化等,男性也追求陰柔之美,娘炮和gay日益盛行,這是很危險的,這樣的國度是沒有戰鬥力和前途的。君不見歐美等先進發達國家是怎樣教育他們的孩子的嗎?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入我形意門,思做形意人。既然練了形意拳,就要把它練好,在自身練到一定的技藝水平的時候,也有責任將它發揚光大,更好的傳承下去。從我自身來講,我會好好練習形意拳,堅持不懈把它練好,並儘可能地將形意拳這一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更好的發揚光大!

季兆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