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非常多的謀士,我們都知道從古至今,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出現了非常多的智者和學者,在他們看來如果說一個人能夠在亂世中生存跟發展的話,那麼這個人一定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其實不管是在中國古代還是到了現代,人們對於如何處世一直都是非常的有研究,而在中國古代的時候,有人就提出了三個處世絕學,而提出如何處事的人就是鬼谷子。

其實在鬼谷子之前很多人就覺得,如果要做謀士這樣的一個職業的話,那麼他首先要做的兩件事情就是耳聰和目明,首先對耳聰來說就是要善於聽從別人的意見,並且除此之外還要懂得聽從外界的事物,而自己主公說的話也是要聽的,所以想要做謀士的話,第一件事情非常重要就是要善於聽從。而第二個事情就是我們說的目明,而這一點則是考驗的是一個謀士在看人和觀察力這一方面的能力。

當然我們也知道在中國古代的時候非常多的人遵從的是儒家的智慧,而儒家可以說是非常的崇尚道德,並且他們也是不反對智慧的,而在2000多年前也是發生了一件事情,證明了在當時一個有智能的人是非常的重要,而這件事情就發生在郈成子和谷臣之間。郈成子是魯國人,而谷臣則是衛國的大夫,而當時的郈成子在經過衛國的時候受到了谷臣的款待,不過讓人意外的是,當時的谷臣可以說是十分的憂慮。

在臨走的時候谷臣將自己身上的玉佩送給了郈成子,而後來的時候郈成子就覺得衛國應該是有事情要發生了,不然的話也不會好端端的送給自己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吧,結果沒有想到的是後來的衛國果然發生了寧喜之亂,谷臣被人給殺了,這個時候的郈成子就連忙去衛國將谷臣的妻兒都接了出來,所以後來的時候就連孔子對於郈成子都是十分敬佩的,說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

而在當時來說,很多人都只知道目貴明耳貴聰的說法,因爲我們都知道眼睛是用來觀察的,耳朵是用來聽話的,那麼這兩個器官都要非常的聰明纔行,而後來的時候鬼谷子又加了一個心貴智,變成了現在人們的處世絕學,並且看一個人的時候要用心看,只有知道了這三點以後才能少喫虧,讓你成爲一個聰慧的人,並且只有這樣才能夠識人心做一個精明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