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五又是支付寶上的相互寶的分攤扣款日。這一期公示救助150人、分攤金額5毛1,引發了網友不少的討論。看了網友評論,發現疑問主要有兩個:首先是一期救助150人是不是太多了?然後是相互寶以後救助人數會不會越來越多?這樣下去一年到底要分攤多少錢?

相互寶救助人數增加惹爭議:仍是性價比最高的基礎保障

有這些疑問的人,可見對相互寶沒有太多瞭解。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相互寶的救助人數變化究竟是因爲啥。

1、 一期救助150人是不是太多了?不多!

回看過往的救助記錄,今年3月之前救助人數還僅是個位數,5月前每期救助人數不超過100人,單看這個維度,單期救助人數確實增長明顯。

但,別忘了,相互寶是一個有着超過7000萬用戶的互助計劃。在7000萬人裏,救助150個人的佔比就極其極其小了。如果按照相互寶就是7000萬用戶,平均每期救助150人計算,全年救助3600人,那全年整體發病率也才0.005%。

相互寶救助人數增加惹爭議:仍是性價比最高的基礎保障

這個數字是遠遠低於社會平均水平的。按照保監會發布的《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對應25種重疾),以30歲這個中位羣體爲參考,男性的重疾發病率是0.095%,女性爲0.099%。相互寶的重疾發病率僅爲保險行業發病率的5%。

之所以能夠這麼低,一方面是支付寶的用戶就相對比較年輕,平均健康狀況好過大盤。另一方面,相互寶設立的信用、健康要求等准入門檻也過濾掉了高危羣體。

2、 未來要救助的人數會不會越來越多?會!

儘管相互寶整體用戶的發病率遠低於社會平均水平。但從一般概率來講,隨着加入相互寶的人數越來越多,加入相互寶的人年紀增長,需要救助的人肯定會隨之增加的。

3、分攤的金額會無限制增長下去嗎?不會!

大家關心救助人數的增長,因爲與自己實際要分攤的金額有關,擔心要分攤越來越多的錢。

我們就拿極端情況來計算好了。我們假設2019年每一期被救助的人數都是這次的10倍,1500人,每一期參與分攤的人都是7000萬,參照這次計算出來的單期分攤金額爲5元左右,那全年所有分攤的金額爲120元。

相互寶救助人數增加惹爭議:仍是性價比最高的基礎保障

假定不同救助人數情況下,相互寶的全年分攤費用變化表

實際上,這種極端情況不可能發生。一個是2019年已過半,一個是相互寶大盤的用戶還在不斷增加,也就是參與分攤的人在不斷增加。

而且,別忘了,相互寶之前還承諾過,2019年分攤金額不會超過188元,如果超過部分由螞蟻金服承擔。

4、 加入相互寶還值不值得?自有判斷!

不管是互助計劃還是保險,本來就是爲了給自己尋求一份保障,可能一輩子健康順遂就完全用不上,也有可能不走運遇到大病就需要它。

值不值得這件事,每個人自己心裏都有判斷。

只給大家算筆賬,還是拿30歲這個中位數羣體來舉例。相互寶提供的是一份保障100種重疾的30萬保障,按照相互寶的說法,今年分攤不會超過188元,上面計算下來實際遠低於這個數。再翻一翻市面上差不多保障程度的一年期重疾,價格基本在400元左右。而且年齡越大保費越高,相互寶則是39歲之前保障和分攤都一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