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喜欢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的孩子,孩子一旦破坏了某种规则或是违背了他们的想法,他们就会加以训斥,甚至言语打击,他们的本意是希望孩子越来越好,其实,他们很可能因此错过了高情商的孩子,如何理解呢?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气质类型和情感表达方式是天生的,我们很难通过测量工具准确衡量一个孩子情商以及潜力。很多时候,孩子高情商、具有潜力的行为容易被家长忽视,甚至会被指责、误会,下面,我们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人来疯

很多孩子被家长视为人来疯,具体表现为,平时比较正常,一旦家里来客人了,他们就会变得躁动不安。不是叽叽喳喳的说话,就是用唱歌、跳舞等方式吸引他人的注意力,有的孩子干脆化身为小话痨,缠着客人谈天说地,这个时候,家长可能会很尴尬。

大脑整合完善

如果你面临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在客人面前斥责孩子,相反,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孩子的这些行为其实是高情商的表现,并且,你孩子的脑结构和脑连接发育相当好。

遗传学认为,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分工是不同的,分别控制语言、思考和行为。而脑连接在婴儿期的数量较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连接会越来越多,也会髓鞘化。

人只有在大脑全面发育的情况下,才能将各个区域的功能整合展现。而孩子的这些引人注意的行为恰恰是大脑整合完善的表现,也是高情商的表现。

二、闲不住

现代社会,很多家长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并为此感到焦虑万分,害怕孩子的多动的状态会影响其发育。其实,遇到这样的孩子,家长根本不必焦虑,更不要随便给孩子扣上多动症、感觉系统失调的帽子。

首先,闲不住的孩子的确是存在多动症和感觉系统失调的可能,但是,大部分情况下,闲不住是高感知能力、高情绪智力的表现,因为他们能够捕捉细微的环境变化,并作出反应。

高感知能力

临床心理学认为,多动的孩子如果没有系统性疾病,普遍感知能力很强,具有独特的个性,很喜欢对他人的情绪进行捕捉和加工。同时,他们大脑很灵活,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情商也很高,社交柔韧度明显高于身边的人,所以,作为家长,对于这样的孩子予以正确的指导,他们的前途将是不可限量的。

很多时候,在你眼中,孩子的缺点,其实是优点,因此,作为家长,切勿用成人思维和行为来衡量和要求自己的孩子,或许你会为此错过优秀的孩子。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关键对话》

《定本·育儿百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