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和行为意识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行为特征,判断其意识表现。日本心理学家在研究个体性格特质与行为模式的关系时,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对象是经常坐公交车或火车的人群,调查方向是座位选择与性格倾向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喜欢靠窗坐的人,生活中,有明显的自私倾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什么座位选择和性格特质之间会存在高度相关性呢?

逃避社交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分析,靠窗户的位置能够欣赏到车窗外的风景,且能够与过道上的人隔绝开来,是一个比较清静、安逸的位置,并且,与周围人的隔绝,意味着可以一定程度上逃避社交。

因此,从心理层面看,这类人普遍更加关注自身的感受,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得失。并且,他们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比较排他,不关心其他人,具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特质。

其次,在我们走向靠窗户的座位时,会先经过其他人的座位,需要他们让行,在那些具有亲社会个性的人看来,进进出出都需要别人让行,会很麻烦,于是,他们选择了靠外的位置,避免麻烦别人。

但是,那些喜欢靠窗坐的人,并没有考虑这么多,他们不会认为自己打扰到了对方,他们会坚持选择靠窗坐,所以, 这类人往往性格自私,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行事。

反对意见

不过,对于这个观点,有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心理学家的分析过程忽略了其他性格因素的影响。例如,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人来说,他们不太喜欢与人过多接触,更愿意一个人静静地待着,自然会乐意选择靠窗户的座位。

从这个角度看,乘车的座位选择与性格倾向同样有关,我们不能以非黑即白的思维判定那些选靠窗户座位的人一定更加自私。又比如,有的人选择选靠窗户的座位,只是因为想看到车窗外的风景,或者是被车窗外的新鲜事物所吸引了,与自私的性格特点并无必然联系。

主观意愿

另外,在日本心理学家的调查中,主要询问了人们对于座位的选择倾向,是一种主观意愿,并不一定就是实际的选座情况。

有的人虽然更乐意选择选靠窗户的座位,但是,由于场地的限制,或者是受限于当时的特殊处境,最终并不一定是坐到了靠窗的位置。

由于人们的实际行为与主观选择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我们也就不能判定那些期望靠窗坐的人一定是自私自利的。

总的来说,喜欢选靠窗户座位的人可能更自私,但这个结论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还会受到性格倾向、好奇心理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可一概而论。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行为心理学导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