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委交通養護人員修復設施清理路障。

  ▲17日夜,武警廣東省深圳機動支隊派出200餘名官兵增援道路清通行動。

  ▲工人手持伐木鋸,對倒在路上的大樹進行切割。

  “坪山區同富裕工業區水位上升,部分羣衆被積水圍困,命令你部派出民兵應急分隊執行救援任務!”

  “沙河東路一名孕婦被困需要協助,附近警力立即趕赴現場救援!”

  “週一早上6點之前全區道路要全部通車!”

  ……

  這是在剛剛過去的颱風“山竹”襲擊深圳期間,從各相關部門發出的無數個救援指令中,被外人所知爲數不多的幾個。

  如今,狂風暴雨漸漸遠去,風雨過後這座城市留下了許多溫暖的故事。

  風雨中的那個“最美一抱”

  “這一個抱把我給看哭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致敬。”9月16日,網友@田田圈在一條關於颱風“山竹”的短視頻下面評論道。視頻中,一名民警正準備往轉移羣衆的大巴走去,匆忙中,他回頭一瞥,發現一位老人正在風雨中蹣跚前行。民警解開身上的雨衣,蓋在老人頭上,彎下腰把老人抱了起來,轉身走向人羣。這一幕被現場的巡防隊員拍了下來,截至9月17日18時,這條短視頻引來100餘萬網友的點贊。

  視頻中的主人公、鹽田公安分局巡警大隊大隊長江濤對此毫不知情,視頻傳出時,他還在臺風中處理警情。直到16日深夜11時,有人跟他調侃:“江濤,你成網紅了”,他纔打開手機看了一下。

  鹽田區依山面海,是最先感受到“山竹“威力的片區之一。9月16日上午7點,江濤就已經回到單位,和隊員緊急備戰“山竹”的到來。整個巡警大隊分爲許多個小組,在轄區內進行巡查,江濤帶領的小組正好在海鮮街附近。上午11時許,風力逐漸加大,海面波濤洶湧,海鮮街出現海水倒灌。江濤和隊員正忙着應對險情,突然接到鹽田港片區請求支援的電話。“那邊說有8個人被困,我正打算過去,又接到警情說海鮮街這邊有100多名羣衆被困。”面對接踵而來的警情,江濤沒有慌亂,他一邊安排好鹽田港的救援措施,一邊帶領隊員前往海鮮街疏散轉移羣衆。

  在一棟居民樓的6樓,江濤看到了那位老人。“瘦瘦小小的,看樣子有70多歲了。”隨着“山竹”的接近,風越來越大,雨勢也逐漸變大,指揮中心不斷從對講機傳來訊息,要求江濤彙報現場情況。“給我3分鐘,我們保證將人全部撤離。”回覆後,江濤加快了疏散的速度,最終在3分鐘左右將100多名居民帶到樓下,而此時大巴車也已就位。

  江濤心裏微微鬆了一口氣,正準備跟排隊上車的羣衆強調一下老人、小孩優先,突然回頭看到了在6樓見過的那位老人。他迅速解開雨衣爲老人擋雨,然後彎腰把她抱起來送到隊伍的最前面。

  “得到這麼多人的肯定,我很感動,這是一個人民警察應該做的。”17日19時,“山竹”遠離深圳,又忙了一天清障、處理警情的江濤,終於坐下來細細看了網友的評論。“我會珍藏這個瞬間,也會將所有的褒獎轉化成動力。”

  沙河東路救出臨產孕婦

  準媽媽餘珊(化名)很早就看到了天氣預警,週末有強颱風過境最好不要出門。但她怎麼也想不到就在“山竹”肆虐時,肚子居然有動靜了!

  9月16日下午,深圳風雨肆虐,愛人出差在外,偏不巧她開始出現陣痛。婆婆馬上打電話給醫院卻得知,受天氣影響救護車沒辦法立即趕到。隨着痛感越來越劇烈,餘珊咬咬牙只能喊上朋友開車去醫院。此時“山竹”正在江門台山登陸,剛剛脫離10級風圈的深圳沿途盡是伏倒的大樹。朋友一路膽戰心驚,剛行駛到沙河東路發現前面近200米路全部積水,勉強行至一半車子突然熄火。

  時間流逝,餘珊越來越痛,車子卻怎麼也沒辦法發動,過路的好心人看到有孕婦被困在車裏趕緊過來搭把手幫忙推車,但車子依舊沒有動靜。17時許,餘珊決定報警。此時百米開外,正帶着四名隊員在深南大道上巡邏的沙河派出所民警戴義軍收到警情:沙河東路一名孕婦被困需要協助。戴義軍立即拐進沙河東路準備尋人。正巧,剛剛轉過彎,戴義軍就看到幾個人在推一輛陷入積水熄火的車。戴義軍一行趕緊下車幫忙,沒想到這一望,發現裏面竟是正巧是他們準備尋找的被困孕婦。

  風雨不斷加大,久久不見車輛有動靜的餘珊已泣不成聲。戴義軍當機立斷和四名隊員汪令、範波、賀鑫根、麥進東合力把餘珊抱進了警車。“時間久了我們擔心孕婦身體出現意外,還不如先用警車送。”戴義軍事後回憶這驚險的一幕,依然心悸。那一路,戴義軍開着警笛飛馳,此時路上幾乎沒有車輛,平日裏寬闊的道路卻被一棵棵倒伏的大樹擋住了去路。幸好戴義軍對轄區道路瞭然於胸,闖紅燈、躲樹逆行、左拐右轉,三分鐘後戴義軍一行帶着餘珊趕到了港大深圳醫院的門口。

  剛進門口,戴義軍趕緊借了一臺救援轉運車,讓餘珊躺上去一路推進了急症室。“值班醫生立馬安排了檢查,幸好孕婦的身體無礙。”戴義軍告訴記者,這一路自己提心吊膽,颱風天太多不確定因素生怕出現意外。餘珊的婆婆不久後趕來,老人抓住戴義軍的手不住感謝一定要他留下電話。戴義軍卻連聲道:“不用不用,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只要母子平安,我們就很開心了。”隨後便帶着隊員一頭扎進風雨裏,開始新一輪的巡邏。

  他們抬着腿受傷的漁民上岸

  從9月14日起,深圳沿海各重點區域就開始頻繁出現深圳海監漁政支隊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

  蛇口、鹽田、南澳……海監漁政部門開始陸續採取封港巡航措施,並在碼頭岸線設置防下海警戒線,嚴防漁船出海;邊防官兵也趕來與他們並肩作戰,爲漁民安排避風錨地,指導協助漁船加固纜繩,維持港口航道暢通和漁船錨泊正常秩序。

  就在臺風登陸前一天——9月15日14時,深圳蛇口漁政大隊執法人員正忙着轉移安置漁民到臨時避險場所去避難,突然發現一艘外地漁船——粵陸漁23093船上有一名漁民左小腿骨折,沒法自己撤離。在風浪中,蛇口漁政大隊多人合力,將受傷的老漁民抬離漁船,成功轉移上岸。

  16日上午,停靠在大辣甲島以西惠州水域的工程船“海洋石油202”,受大風浪影響走錨,從大辣甲島西側惠州水域漂移至深圳大鵬澳水域,在位於大亞灣核電站附近海域飄蕩,船上有73人。

  深圳海上搜救中心接報後,第一時間啓動應急處置預案,協調3艘大馬力應急拖船前往援救。16日15時許,3艘救助船到達“海洋石油202”船附近待命,另有兩條拖船正在趕去救援路上。經深圳海上搜救中心組織專家組對險情進行分析研判,並商船舶、船東、施救船制定處置方案,17日清晨5時20分,大馬力拖船將“海洋石油 202”號拖至大亞灣2號錨地成功拋錨,船上73人全部安全,船體穩定。

  風裏來雨裏去確保供水供電

  “您好,請問您反映的爆管地點在哪裏,我們會有專人處理,請不要着急。”“我可以給您兩個建議……”接電話的是鍾璐璐,她在水務集團客戶聯絡中心工作已接近10個年頭。颱風期間,爲了讓市民瞭解供排水情況,深圳水務集團客戶聯絡中心 30名一線坐席員輪番上崗,24小時不間斷提供諮詢服務。截至16日18時紅色預警期間,坐席代表共接聽電話 1915個,登記報修投訴306單,人均在線時長超7個小時,市民呼入總時長超1875分鐘。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在臺風過後立即組織各專業人員進行設備設施災情勘查和覆電搶修,並竭力攻克水浸、樹木倒伏、路障三大難關,通宵達旦連續作業,第一時間保障客戶用電。目前,搶修工作仍在緊張有序進行。 自16日17時起,深圳供電局趁風雨稍微減弱的間隙,爭分奪秒展開災後搶工作。全體在崗人員徹夜未眠,全力投入停電搶修作業中,主動協同政府相關部門清理路障、樹障,協助客戶消除設備浸水影響,並利用無人機等先進技術開展戶外線路設備巡視。針對未受損設備,通過重合閘等手段迅速覆電;針對受損但具備轉電條件的設備,該局採取線路轉供電、旁路作業等措施,在最短時間內先恢復客戶供電,隨後加緊對設備進行修復。

  鵬城深夜閃動“迷彩綠”

  9月16日晚8時許,深圳市龍崗區人武部和坪山區人武部值班室電話先後急促響起,在市三防指揮部值守的深圳警備區戰備建設處處長李霄山下達命令:坪山區坪龍田街道同富裕工業區水位上升,部分羣衆被積水圍困,命令你部派出民兵應急分隊執行救援任務!龍崗區人武部部長馮志剛、坪山區人武部政委潘強接到命令後,分別帶領一支衝鋒舟民兵應急分隊和救援器材,從兩個不同方向向同富裕工業區緊急馳援。到達指定地域後,面對2米多深的內澇積水,官兵迅速展開作業,啓動衝鋒舟,爭分奪秒投入搜救、轉移羣衆行動。

  這是深圳警備區組織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晝夜參與抗颱風行動的一個縮影。深圳警備區官兵及民兵預備役人員聞令而動,全力支援地方防抗颱風,先後出動民兵近10300餘人次,轉移安置羣衆近8萬人,解救被困羣衆365人,運送各類物資142噸。

  16日17時許,寶安區東寶河出現決口險情,出現洪水倒灌、水位加深等緊急情況。寶安區人武部接到救援請求,緊急集結附近100餘名民兵應急隊員參與救援,執行加固河堤、堵塞缺口任務。救援現場,每個民兵都在緊張忙碌着,他們有些迅速裝填沙袋,有些扛起沙袋就飛奔向河堤缺口,爭分奪秒、持續奮戰,以最快速度化解險情……救援行動持續到深夜零時許。

  “明天早上6點之前全區道路要全部通車!”這是羅湖區人武部16日晚9點接到的“死命令”。羅湖區人武部當即向所屬各街道下達命令:各街道立即派出30至50名民兵配合城管對本轄區的城市主幹道進行清理。官兵分工合作,城管負責切割運輸,民兵負責裝載堆卸……官兵一直奮戰到凌晨4點。

  在同富裕工業區,看見微弱的燈光中解放軍乘坐衝鋒舟前來救援的身影,被困羣衆不禁激動起來。官兵陸續將受困羣衆轉移到安全安置點,最後一批民兵應急隊員撤出時,時間已是凌晨5點多。急風驟雨中那點點“迷彩綠”,成爲被困羣衆心中最溫暖的記憶。

  800餘名工人的風雨守護者

  9月16日,深圳進入防颱風一級狀態,停工、停課、停市、停運。中建一局華南公司深灣匯雲中心項目800餘名工人亟待撤離安置。

  深灣匯雲中心項目生產經理胡緯中是本次撤離行動中的總指揮,颱風預警發出後,9月15日晚,他組織員工陸續撤離到安置點——紅樹灣地鐵站。

  時間緊、任務重,分發物資、維持秩序,安排工人休息,胡緯中馬不停蹄,連續工作近20個小時,直到最後一個工人安穩入眠,他才窩在牆角睡了一會兒。颱風來襲當天早上,疾風驟雨中,一條微信讓胡緯中驚醒過來!

  “紅樹灣站存在海水倒灌風險!”

  胡緯中一邊聯繫政府有關部門,尋找下一個安置點,一邊組織工人,收拾行李準備隨時撤離。

  原本計劃工人乘坐大巴車轉移,但胡緯中認爲外邊風大雨大,800多人轉移起來不僅耽誤時間,還存在一定危險。經他反覆協調,兩趟地鐵列車緩緩駛來,成爲了“深灣匯雲中心項目專列”,專門用來轉移工人和物資。

  最終,800餘名工人被順利安置到福田地鐵站。

  徹夜無眠只爲道路暢通

  當大多數人避險時,消防員、城管隊員、環衛工人、交警正奮戰在抗風清路的第一線。

  17日6時至16時,全市出動消防車556輛次,消防員6930餘人次投入到道路清理工作中。截至當日16時,共清理樹木3480餘棵,打通多處受阻道路;

  16日下午至17日下午2時,全市各道路養護單位共出動1654人次,863車次,清理倒地樹木、交通護欄、標牌908處;

  16日0時至17日17時,深圳交警全天共出動警力5895人,出動拖車1422輛,共接警情10151宗,處理倒樹警情1186宗、道路積水警情626宗,救援社會受災車輛2896輛,救助羣衆373名……

  17日清晨,颱風終於慢慢減弱。香荔新村居民陳先生走出家門,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地上到處是斷枝,倒伏的樹木比比皆是。景田東路上,數棵直徑達1米的榕樹橫七豎八地躺倒在路面。景田東路與紅荔路交匯處,一棵碩大的樹倒伏在紅荔路上,幾乎將由東向西方向三個車道完全阻擋,數名綠化工人正加緊對這棵樹進行清理。由於樹形巨大,鏈鋸操作員不得不攀爬到樹上,一截一截地對樹枝進行切割。其他人員則將樹枝挪到路邊堆放等待清理。

  9時許,市城管局綠化處副處長徐世清來到清理現場。颱風期間,綠化處動員了20個應急搶險隊,總共600多人連夜奮戰,17日晨6時,北環大道、深南大道、濱河大道三條主幹道的主路已經全部打通,集中力量把輔路清理乾淨後,他們將採取先主要後次要的方式,對一些主幹道、地鐵出入口、內街小巷等路段進行清理。

  17日8時30分許,隨着鹽排高速恢復通車,深圳市全部高速公路、主幹道均恢復了通車。

  11時,濱河皇崗立交路段,道路輔道兩車道只有一條可以通行。在輔道上,市民楊先生正在等候拖車,16日晚10時許,楊先生經過這裏時道路已經完全被倒樹堵住,最後只得把車停進綠化帶,步行走出濱河大道。“今天來看發現已經被清理出一條車道了,所以我打了電話等待拖車救援。”他說。

  文字 (記者 李晶川 徐斌 陳龍輝 陳靚 馬超 羅典 董玉含 杜婷 郭宇立 見習記者 高靈靈)

  圖片 (記者 馮明 見習記者 楊少昆 通訊員 劉少龍 賴榮偉 韋斌 賴高第 廖鍵 方裘驍 陸才興 鄭國雄 龍宇翔)

  統籌 (記者 李晶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