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常說“十人九溼”,現在人或多或少都有溼氣重的問題。要是一個人溼氣重,長期不加以控制,將會引起許多疾病。

溼氣重,容易導致身體出現以下各種疾病:

1、脾胃病

如果溼氣重,尤其是寒溼內侵,會引起脾胃病高發,主要表現爲:噁心、嘔吐、厭食、胃脘脹滿、有積水感、腹瀉、胸悶、咽部阻塞感等。

十人九溼,你以爲溼氣重只是舌苔厚有口氣?其實還有這5個副作用

2、帶下病

體內溼氣過重,容易導致脾虛,使得溼氣下注,使得女性出現白帶多,白帶有異味等情況,嚴重時還會導致炎症。

3、肥胖+浮腫

溼氣入皮下,會影響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脂肪燃燒效率,從而導致肥胖。過多的溼氣滯留在體內,加重脾運化水溼的負擔,就像馬車超載一樣,有時甚至會影響腎的利尿功能,嚴重的可繼發全身浮腫。

十人九溼,你以爲溼氣重只是舌苔厚有口氣?其實還有這5個副作用

4、影響排泄

溼氣過重,會造成"溼氣黏腸",大便次數增多,且有拉不乾淨的感覺。中醫說,"溼氣如裹",溼氣重會影響細胞間的通透性,就像一牀溼棉被蓋在人的身上一樣,會讓你常常有頭沉、無精打采的感覺。

5、影響性功能

外溼多由氣候潮溼,坐臥溼地而致病。內溼多因喜食冷飲,貪喫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溼氣影響腎氣的宣化功能,導致水汽停滯,造成腎積水,影響性功能。 這些中成藥有祛溼的功效。

十人九溼,你以爲溼氣重只是舌苔厚有口氣?其實還有這5個副作用

對於脾虛溼困引起的這些疾病,有許多中藥方劑有着特別好的療效,我給大家做個簡單介紹。

1、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黨蔘、白朮(炒)、乾薑、甘草。

功能主治:溫中健脾。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等病症。

2、參苓白朮丸

此方是治療脾虛泄瀉的代表方劑。用於因稍進油膩食物或飲食稍多,大便次數就時顯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時瀉時溏,遷延反覆,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十人九溼,你以爲溼氣重只是舌苔厚有口氣?其實還有這5個副作用

成分:人蔘、白朮、茯苓、山藥、蓮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棗。

功能主治:補脾胃,益肺氣。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氣健脾,滲溼止瀉。

3、健脾丸

健脾丸爲著名的消食導滯藥,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據明代王肯堂《證治準繩·類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減而成的,爲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兒消化不良最爲常用。

十人九溼,你以爲溼氣重只是舌苔厚有口氣?其實還有這5個副作用

成分:黨蔘、白朮(炒)、陳皮、枳實(炒)、山楂(炒)、麥芽(炒)。

功能主治:健脾開胃。用於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

大家往往對於中醫特別的嚮往,可是就是苦於中藥服用起來相對於西藥特別麻煩,又是泡,又是煮的,特別麻煩,而中成藥的療效得不到保障。

今天推薦給大家一箇中醫的代茶飲,叫做益脾祛溼茶,裏面主要是山藥、薏苡仁、茯苓、赤小豆、乾薑、桔梗、大棗、白扁豆組成。

十人九溼,你以爲溼氣重只是舌苔厚有口氣?其實還有這5個副作用

大家看見這些組成是不是感覺十分擔熟悉?沒錯,這些都是大家去菜市場能夠看見的東西。這些蔬菜,水果,糧食,調料,點心真的能夠治病嗎?

其實是可以的,對於這些食物來說,它們和藥物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它們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都是藥食同源的一些藥材,對人體一點毒性都沒有,反倒具有祛溼而不傷陰,消食而不口渴的特點。對於脾虛溼困的病人有着特別好的療效。

需要的點這裏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675424888

大家有問題可以私信,或者評論區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