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警说,李某体内的胶囊一粒就有六七克,哪怕只有一粒破裂,其中的冰毒就会被胃肠道及身体其他器官迅速吸收,引起急性中毒、昏迷休克、血压降低、呼吸衰竭等症状。这时候,李某才知道,对方要他带的是毒品,而且还是“内带”,也就是人体藏毒。

今天上午10点,杭州中级法院1号法庭,30岁的湖北男子李某被带上被告席。

一步错,步步错,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因为一念之差,接下来的15年,自己都将在监狱中度过。

湖北男子被关小黑屋5天,吞54颗拇指粗的胶囊,几乎堵到嗓子眼


庭审现场。记者 林琳 摄

网上找了个周薪1万2的工作

包吃住,只需要帮忙带“东西”

事情要从一个招工帖子说起。

李某大专毕业,毕业后打零工谋生,在武汉做过快递员、蛋糕店员工,但每份工作做的时间都不长。

今年年初,他嫌蛋糕店每月四五千元的工资低,又辞了职,开始在网上找新的工作。

浏览贴吧时,一则招工信息吸引了他的注意——“工作时间一周,包吃住,酬劳12000元”。帖子里没有写明详细的工作内容,但一星期就能赚12000元,这对李某来说,吸引力太大。

李某妻子不久前刚生了孩子,奶粉钱、尿布钱等日常开销就不少,加上老家造房子还欠了一笔钱……眼看临近年底,等到春节过年,置办年货、包红包,又是一大笔开销。

面对这个“赚快钱”的机会,李某忍不住动了心。

他联系上了发帖的人,对于工作内容,对方说的比较含糊,只是告诉他,让他去一趟西双版纳,然后帮忙带点东西去杭州。

李某后来说,尽管对方没有明说,他隐约也猜到这个活“不一般”,毕竟这么高的酬劳,要带的肯定不是普通商品。

据李某说,他和对方谈妥价格后,就自己买机票去了西双版纳,在那边和“招工”的人碰了面,之后,对方把他带到境外。

这时候,李某才知道,对方要他带的是毒品,而且还是“内带”,也就是人体藏毒。

关了五天黑屋

生吞的胶囊堵到喉咙口

也许是为了核查他的身份,李某说,他的身份证被收走,还连续被关了五天的小黑屋,这五天里只给他提供很少的食物。

到了第五天,终于来人了,拿来一大盘包装好的胶囊,让他生吞下去。

到了这份上,怕也来不及了。

这些胶囊呈柱状,每一粒都有大拇指粗细,用特殊材质里里外外裹了3层,包装得很严密,只能硬吞,不能碰到牙齿,而且吞的时候不给水,要他干吞下去。实在吞不下了,才能喝两口水润一润,边干呕边继续吞。

因为太难受,李某当时忍不住吐了一口,对方一看说:“你这样要扣钱的!” 李某为了钱,又硬着头皮把吐出来的吞了回去。

具体吞了多少粒,李某自己也搞不清楚,他只记得,胶囊又硬又难吞,吃下去后胃涨得难受,最后好不容易把一整盘塞下去,感觉都快满到嗓子眼了……

让他吞胶囊的人告诉他,他的任务就是坐飞机到杭州,到了杭州,自然会有人跟他“接头”、“取货”,这个过程里不能吃东西(只能吃流质),不能剧烈运动。

就这样,1月27日晚,李某坐上了从西双版纳回杭州的航班。

带毒进杭州?想得美

一下飞机就被警方带走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杭州警方早就已经盯上了他。

1月28日凌晨2点,李某刚到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就被下城公安分局长庆派出所的民警抓获归案。

民警说,当时李某一身冷汗,目光呆滞,脸色发白地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但李某当时还不清楚自己到底犯了多重的罪。

民警带李某在医院照了X光,X光片显示,他的胃里有一大块阴影。

李某承认了自己吞了毒品的事实。

四天四夜连吐带拉

民警都惊呆了,不要命了,吞这么多

为了尽快让李某脱离危险并固定证据,民警立刻把他带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室,在一个密闭的小房间里,协助他进行体内排毒。

这毒品胶囊又干又硬,吃下去不容易,排出来更不容易。李某本就没怎么进食,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半天,都没有便意。

干等着肯定是不行的,医院给李某开了一些促排泄的药物,为了帮他润滑肠道,民警还特地去买了半罐香油,让他喝下。

等了十几个小时,李某终于来了感觉,断断续续开始排泄。

期间,3个办案民警轮流守候,24小时关注李某的身体状况。

小房间里没有窗,充斥着一股难闻的恶臭,民警们虽然戴着口罩,还是被熏得够呛。

李某自己也是“饱受折磨”,整个排毒过程持续了四天四夜,他吐了一次、拉了十次,终于把体内的“毒胶囊”全部排了出来。

“你知不知道这有多危险,万一包装破了,哪怕只破了一颗,你就没命了!”民警看着那些胶囊都有些不敢相信,竟然吞了这么多。


湖北男子被关小黑屋5天,吞54颗拇指粗的胶囊,几乎堵到嗓子眼

民警洗出了54颗纯度惊人的冰毒胶囊

只要一颗破裂立刻导致死亡

经过这四天的“排毒”,李某几乎虚脱,后悔得要命,他红着眼向民警“忏悔”,称自己就是因为怕吃苦、想赚点快钱,一时鬼迷心窍,才会接下这个活。

“早知道这么苦,给我再多钱我也不干啊。”李某那个时候还不清楚自己犯了多大的罪,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罚,一直眼泪汪汪在抱怨拉得很辛苦,对方答应“交货”才给钱,从头到尾他一分钱都没拿到,就连去西双版纳的机票钱都是自己垫付的。

民警戴着口罩、忍着恶臭,清洗了整整两个半小时,才把所有的毒胶囊从排泄物里清理出来。

湖北男子被关小黑屋5天,吞54颗拇指粗的胶囊,几乎堵到嗓子眼

经过清点鉴定,李某体内共藏毒胶囊54颗,重411克,都是纯度在70%以上的冰毒。

这么大剂量的毒品在体内,会有多大的风险?民警说,李某体内的胶囊一粒就有六七克,哪怕只有一粒破裂,其中的冰毒就会被胃肠道及身体其他器官迅速吸收,引起急性中毒、昏迷休克、血压降低、呼吸衰竭等症状。毒品物质进入血液之后,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人就会休克死亡。

运输过程中,胃酸的腐蚀、剧烈的碰撞都可能导致毒品包装破裂或损坏,一旦发生意外,抢救的时间只有一到两分钟,致死可能性很大。

知晓风险后,李某自己也吓得不轻,十分后怕。

李某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

杭州中级法院对20名涉毒被告公开宣判

今天上午,李某将要面对法律的严惩,他的人生轨迹也将就此改变。

庭上,李某几度落泪,对自己运输毒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经过审理,法官作出一审判决,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没收个人财产三万元。

和李某一起在中院出庭受审的还有涉及其他2起案件的19名被告人,罪名涉及贩卖毒品、运输毒品等,其中数量最多的超过9千克。这19名被告里,3个死刑,1个死缓, 2个无期, 其余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至十五年不等。

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杭州中院通报: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各项禁毒工作,杭州全市毒品犯罪数量大幅下降,体现了从严打击毒品犯罪、遏制毒品蔓延的禁毒阶段性实效。

杭州中院特别强调,尽管当前在毒品数量、涉毒犯罪分子人数、再犯比率、女性被告人占比等方面同比均有一定下降,但在办案中仍发现以下三类现象突出,需要引起社会高度警戒:

第一,新精神活性物质毒品犯罪日趋活跃。

第二,自用型走私毒品亦触犯刑律。

第三,“体内藏毒”毒品案件持续高发。

杭州中院审委会专职委员陈国良特别强调,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毒品犯罪形势和危害后果依然严峻,新型精神药品和合成毒品凸显、涉毒人群范围扩张、贩毒渠道手段隐蔽翻新,禁毒工作刻不容缓、箭在弦上。

杭州中院将牢记“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初心和使命,推进禁毒审判工作的持续发展,以“头雁”标准、奋斗姿态,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杭州、法治杭州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版权归原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都市快报

编辑:刘宛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