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作戰的效率,不僅取決於火炮的性能,還取決於火炮是如何編組的。戰爭經驗表明,光有火炮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炮手的訓練水平和指揮協同都將會對炮兵作戰產生深遠影響。在1942年11月衛國戰爭爆發時,蘇聯紅軍裝備了超過59000門的各型火炮,數量不可謂不多,但這些火炮大多數是平均分配到每個步兵軍的。歸屬炮兵司令部直接管轄的預備炮兵(總部炮兵)的數量僅佔我軍炮兵總量的16%,這完全不能在戰場上形成集中炮兵火力的態勢。

  1943年5月,蘇聯紅軍爲了籌備庫爾斯克戰役,對軍隊編制進行了大規模部隊整改,重點就是炮兵。在1943年7月庫爾斯克戰役前,蘇聯紅軍曾多次進攻德軍的堅固防線,但都遭到了巨大損失。爲了最大程度集中炮火配合步兵和坦克的突擊,蘇軍開始組建超大規模的直屬炮兵集團。先後組建了野戰炮兵師,突破炮兵師、火箭炮兵師和加農炮兵師。現在已經很少有獨立炮兵師這麼大的專門炮兵單位了,現在都是合成作戰的部隊。

  蘇軍紅軍首先組建了突破炮兵師,擁有7個炮兵旅,火炮和迫擊炮的數量從248門增加到了356門。包括各種口徑的加農炮、榴彈炮、迫擊炮以及火箭炮,後來在突破炮兵師基礎上組建了炮兵兵團,每個炮兵兵團下屬2個突破炮兵師和1個火箭炮師,加起來共裝備1000門各種火炮。

  到了1945年衛國戰爭勝利前,蘇軍炮兵司令部共擁有31個突破炮兵師,1個重型突破炮兵師,2個加農炮師,7個火箭炮兵師。

  蘇聯紅軍還組建了裝備重榴彈炮的“大威力炮兵”旅,每個旅配備24門203毫米榴彈炮,同時還組建了重型加農炮兵師,裝備大口徑加農炮。蘇軍最高統帥部炮兵司令部直屬的各獨立迫擊炮團,也合編爲迫擊炮旅。 

  蘇聯紅軍在1943年的突破炮兵師由7個炮兵旅組成,是當時世界上編制最大的炮兵單位:1個76毫米野戰炮旅(3個團,72門火炮),1個榴彈炮旅(3個團,84門122毫米榴彈炮),1個152重炮旅(4個營,32門152毫米加榴炮),1個152加農炮旅(2個團,36門152毫米加農炮),1個203榴彈炮旅(4個營,24門203毫米重榴彈炮),1個120迫擊炮旅(3個團,108門120毫米迫擊炮)。總計356門火炮迫擊炮,兵員約1萬人。

  蘇聯紅軍炮兵司令部的總部直屬炮兵,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蘇聯紅軍炮兵第一次大規模炮擊是在1942年11月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紅軍佈置了17000門各型火炮。19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會戰中,有20000門火炮用於打擊侵略者。1943年解放列寧格勒,紅軍幾乎將所有的炮兵部隊都集結了起來,組成了3個炮兵兵團,部署了21600門大炮。

  在1945年1月5日開始的維斯瓦河戰役中,蘇聯紅軍集結了39000門大炮,紅軍的火炮密集程度到了空前未有的程度,僅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第8軍在33公里寬的陣地上,火炮的數量就達到了7600門,每公里230門。首次火力突擊在25分鐘內朝德軍陣地傾瀉了31.5萬發炮彈,炮彈總重超過5000噸。

  蘇聯紅軍的“大炮兵主義”稱號,來自1945年4月的奧得河戰役,這是蘇聯紅軍炮兵的最大規模作戰,共集結了多達41600門火炮,凌晨兩個半小時的首次炮擊就發射45萬發炮彈。紅色鋼鐵怒吼着砸向法西斯侵略者,德軍的抵抗意志最終被強大的火炮威力瓦解。(作者署名:航空網)

  《出鞘》完整內容請關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搶先查看(查看詳情請搜索微信公衆號: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完整首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