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5月16日,從“師範學堂”“南高師”“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國立江蘇大學”一路走來的“國立中央大學”正式定名。這個校名一用就是二十一年,直到建國後更名爲“國立南京大學”,最終纔有了今天爲國民所熟知的“南京大學”。二十一年間,“國立中央大學”見證了這所國內頂尖高校在戰爭年代風雲激盪的歷史變遷。

舊日與今時的中大校牌

國立中央大學時期的九一八記憶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鐵道“守備隊”炸燬瀋陽柳條湖附近一段南滿鐵路軌道,並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爲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次日,瀋陽淪陷。是爲“九一八事變”,十四年抗日戰爭就此打響。

九一八事變後,國民政府推行不抵抗主義。全國各地學生紛紛組成示威團趕赴南京向國民政府請願抗議。南京大學前身之一,時爲國立中央大學的學生亦當仁不讓,扛起南京地區學生運動的大旗。

9月22日起,以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學生爲首的南京學生,聯合自北平、上海而來的學生多次向國民黨政府請願,要求抵制日貨、抗日救亡。

蔣介石一方面接見學生,表明“本席亦抱定與國民共同生死之決心”,另一方面卻又鎮壓運動,辯稱“學生請願受共黨操控”。

1931年9月22日,蔣介石在中央大學大禮堂發表演講,遭到國立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國立北京大學等校請願學生圍堵

北平、天津、上海、濟南、安徽等地的三萬多名學生或乘火車,或坐輪渡來到南京加入請願活動。十一月,由中央大學學生髮起倡議,全國十六個省的學生代表在南京籌備成立了全國學生抗日救國聯合會。

十二月以後,學生們對國民政府逐漸失望。請願開始轉變爲大規模的遊行示威。

至此,青年學生的抗日愛國運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12月15日清早,南京的風已經有些凜冽。五百位遠客從中央大學的校園出發,他們是來自北平的學生。在東北三省陷入水深火熱的寒冬、亟待革命烈火拯救時,示威團的青年們決定在當時的京城也點一把火。

1931年9月24日,南京成立“首都各界抗日救國會”,要求政府下令出兵抗日,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葉元龍擔任主席。

當日,青年們高呼着“中大北大聯合起來”,聲勢浩大地走出了中大校門,朝國民政府走去。早在9月28日,前任外交部長王正廷就曾被示威學生打傷。此時的外交部大門緊鎖,空無一人,上至部長下至工人都躲了起來。憤怒的學生們毀掉辦公室裏的桌椅和爲數不多的散落的卷宗,隨即前往國民黨中央黨部。

代理行政院長陳銘樞、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蔡元培一出見,幾百名學生立刻圍了上去,高喊着“反對賣國投降” “讓蔣介石出來”。當武裝軍警和便衣特務接近學生隊伍時,示威團的糾察隊進行阻攔,起初是互相推撞,繼而展開搏鬥。不知道是誰打了蔡元培一拳,接着又有人開始毆打女學生。陳銘樞也被人用木棒從後面一打,當即暈了過去。警廳保安隊鳴槍鎮壓,將蔡、陳奪回並逮捕五名學生。

全國學生代表在南京中央大學會合,向政府要求對日宣戰

12月17日,抗聯會的學生由中央大學出發,舉行了影響更大的聯合總示威。從中山路鼓樓,途經外交部、國民黨中央黨部,直奔國民政府門前。他們一路分發傳單,高呼抗日口號,三萬餘人把道路完全阻斷,示威的喊聲在南京城上空久久不絕。

走在最前方的學生向前猛衝,試圖突破中央政府緊閉的的大門,而隊伍的末尾還停滯在珍珠橋國民黨中央日報社門前。大批的學生衝進中央日報社內,將這個平日裏與國民政府沆瀣一氣的喉舌報社搗毀一空。學生們拆了印刷機器,扔了倒模、鉛字,並將它們丟進秦淮河。

是時,學生們沉浸在遊行的高昂氣氛裏,而南京警備師二旅武裝士兵早已守在報社外。手無寸鐵的學生從裏面一走出來,士兵們便集成衝鋒隊形,開始屠殺。有學生衝上前去,被當場刺死;有學生試圖躲避,被從珍珠橋上擠入秦淮河。混亂中,血腥味道逐漸蔓延開來。據《申報》報道,混亂中共計有十餘人死亡,百名學生受重傷,六十餘人當場被捕。

至此,珍珠橋慘案掀開了九一八事變後學生運動的最悲壯的一頁。此事件激起了全國民衆的憤慨,反對內戰、抗日救亡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風起雲湧的中央大學學生運動

珍珠橋的血色逐日淡薄,還我河山的口號日漸平息,但九一八在國立中央人心中所燃起的火焰,並沒有在血腥鎮壓與冰冷槍炮中熄滅,反而愈燒愈旺,以無數師生的熱血爲燃料,於黑暗籠罩的神州大地漸成燎原之勢。

從1931到1949年,風雨飄搖的18年裏,國立中央大學無疑是當時全國學生運動的中心。對這所成立於1928年的中國最高學府而言,誕生的那一刻起便註定要承擔起匡扶天下、引領青年思潮的重任,而它也從來義無反顧。據統計,至建國前,國立中央大學領導、組織、響應的學生運動大大小小超過百餘件,其中包括“送蔣北上”、一二九運動、驅樊學潮、清毒運動、五二〇運動等諸多載入史冊的事件。

中央大學學生所作抗日宣傳版畫

倘若把九一八事件作爲國立中央大學學生運動的開端,那麼發生於1935年的一二九運動便是國立中央大學學生運動走向成熟的標誌。早在1933年,山海關失陷,華北危機後,中大學生便發出“深懼我五千年曆史,至此而終;四萬萬同胞,永成奴隸”的感言。

1935年12月17日,中大學生收到北平的求援信號——一封用化學藥品寫成的披露“一二·九”真相的密信。次日下午3點,中大等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衝破當局阻撓走向街頭,高呼“釋放北平被捕學生”“保障學生愛國運動”“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口號環城遊行,一時聲震全國。

1935年12月18日,中大、金大響應“一二·九”學生運動,聯合南京學界向政府當局請願。(《申報》)

此後,伴隨着1937年10月中央大學西遷重慶,國立中央大學的學生抗日救亡運動又翻開了新的篇章。

重慶時期,簡陋的生活環境、艱苦的物質條件並沒有壓垮學子們的愛國熱情。相反,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赤手空拳的莘莘學子集會示威,組織罷課;創立愛國社團,出版報刊雜誌;籌募捐獻物資,甚至投筆從戎,運用各種形式踐行着“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信念。

1937年10月,中大祕密學聯成員成立“入川同學服務團”。

1938年10月,中大學生自治會邀請剛到重慶不久的周恩來到中大演講《第二期抗戰形勢》。

1939年,柏溪分校的中共黨支部領導“柏溪劇社”“歌詠隊”等以讀書會、研究會等爲主的活動形式,繼續推動抗日救亡運動。

1940年,建立“據點”。

1944年,成立“新青社”。

抗戰勝利後,抗日的風雲漸漸平息,民族的苦難卻依然繼續。中大學生運動的號角沒有就此噤聲。相反,從一二·九運動、五·二〇運動再到迎接解放,中大的學生運動更加有聲有勢,中大也因此被南京人民譽爲“民主堡壘”。

五二〇運動,學生在珠江路口遭到襲擊

以“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爲口號的五·二〇運動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次愛國民主運動。

1947年5月20日,來自南京、上海、蘇州、杭州等16所高校的5000餘名學生在中央大學會師後,衝破憲警阻攔,舉行“挽救教育危機聯合大遊行”。然而,當遊行隊伍行進至珠江路口時,突遭憲警鐵血鎮壓,棍棒、皮鞭的抽打,間以高壓水龍的噴射,致使19人重傷,90餘人輕傷,20餘人被捕,史稱五·二〇慘案。

慘案發生後,平津、武漢等地學生立即通電聲援,全國共六十多個大中城市的學生罷課遊行。社會各界亦紛紛抗議以聲援學生。五二零運動標誌着解放時期第二條戰線的正式形成,此後長達一年,全國各地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此起彼伏。

資料來源:

南京大學檔案館

《回憶_九一八事變時的學生愛國運動》劉靖

《解放前中央大學的學生運動》甘迎春

《政局動盪與學潮起落_九一八事變後學生運動的樣態及成因》陳廷湘

劉凌雲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文由“大學新聞”與南京大學新記者 聯合首發

文字 | 呂緹縈 李煦厚

圖片 | 南京大學檔案館提供,部分來源於網絡

責編 | 曹玥 彭雅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