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说袁世海演过关公戏。那是梅兰芳赴美之前,曾在上海宝德照相馆拍了大批剧照,其中有《霸王别姬》《汾河湾》《回荆州》《宇宙锋》《审头刺汤》等戏,共184帧。

张古愚,生于1905年,京剧史论、评论家。1928年在上海对京剧专门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许多有关京剧的评论文章。后与梁子华等合编《戏世界报》,由他担任报社主任;不久又与冯小隐、张肖伧、郑过宜、徐慕云等组成上海国剧保存社,由他担任社长并主编了《戏剧旬刊》,后改名《十日戏剧》,发行118期,曾应邀担任上海中华国剧学校校长,并经理上海天蟾舞台。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从事京剧研究工作,直到耄耋之年,仍有文章不时在报刊上发表。

梅兰芳用金少山演《霸王别姬》

 这年,梅兰芳应上海黄金荣当老板的荣记大舞台之邀,到上海演出,社中成员有老生王凤卿、武生周瑞安、花面董俊峰、武旦朱桂芳、小生姜妙香、二旦姚玉芙,另有后台管事李春林、化装韩佩亭、文书李斐叔等。 

 一到上海,大舞台门外墙头上就已贴出《霸王别姬》的大幅预告;而三天打炮戏也场场满座。黄金荣设庆功宴,祝贺梅兰芳,并向梅大王表示接待不周,末了提出何日上演《霸王别姬》这出轰动北京的历史剧。

 梅兰芳说,我的大叔杨小楼在北京,没有霸王如何演别姬呀?黄金荣说,上海有杨瑞亭,他是尚和玉的干儿子,戏路学杨小楼,不是现成的霸王人才么?梅兰芳不表态。黄金荣知道梅大王对杨瑞亭无好感,心说反正上座场场卖满,《霸王别姬》不演也罢,遂放弃了这一打算。谁知一星期后,梅兰芳反倒又向黄老板提出,要排《霸王别姬》。

戏话三则:梅兰芳用金少山演《别姬》《审头刺汤》汤勤有两种打扮

梅兰芳之《霸王别姬》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庆功宴后,又排出了几台戏。第一天全部《宇宙锋》,第二天《御碑亭》,第三天头二本《虹霓关》。头天的《宇宙锋》,戏占时间,前面只能来出小武戏。武旦朱桂芳在《宇宙锋》中扮哑奴,有活儿。武生周瑞安挂三牌,前场要来一出,按杨派武生戏,时间合适的是《天霸拜山》,可是没有演窦尔墩的花面,社里的董俊峰要扮《宇宙锋》的赵高,无法分身。李春林便找来大舞台后台管事金庆奎,请他在大舞台基本演员中找一花面顶上去。

 金庆奎想不妨让金少山顶这个坑。于是找到金少山,说:“老三,机会来了,可以吸大烟,不要再喝龙头水了!”鸦片烟浸泡水,名为龙头水。金少山一听不再喝龙头水,可以吸大烟,当然高兴,摊开手就向金庆奎讨钞票。金庆奎拦住他,说:“后天晚上有一场戏,缺一个花面,我让你顶上去,头盔、服装、靴子,包括网巾水纱,全部私房,不用官中东西,是要你和周瑞安合作《天霸拜山》。就不知你能不能演好?”金少山说:“我能演好就是。先拿钞票来。”金庆奎拿出五元钞票两张,交给金少山,还找补了两句话:“你给我露脸,我给你脸上添金。” 

 合该金少山时来运凑,那天的《天霸拜山》,窦尔墩的声势压倒黄天霸。梅兰芳扮好赵艳蓉,正在化妆室休息,只听得前台彩声、掌声接连不停,且都是给的窦尔墩的好。这窦尔墩是谁呢?叫来后台管事问过,才知道是金少山,并得知是金秀山的儿子。梅兰芳早知金秀山的大名,却不知金少山其人。散戏后,梅兰芳通知李春林,把后天的《虹霓关》改为《穆柯寨》,并指定由金少山来焦赞,董俊峰扮孟良。到了那天,金少山又把个焦赞演活了。 

 戏完卸装,黄金荣到后台化妆室向梅大王道辛苦。梅兰芳径直向黄老板开口,说他要排《霸王别姬》,黄老板奇怪,霸王谁来呀?那还用问,自然是金少山了!

戏话三则:梅兰芳用金少山演《别姬》《审头刺汤》汤勤有两种打扮

梅兰芳与金少山 

 梅兰芳一时高兴,提出要演《霸王别姬》,可没想到,剧本还在北京,如何排练?梅兰芳的好友林树森听到消息,毛遂自荐,说他有此戏剧本,乃其父林连奎所编。虞姬和霸王的同场戏,由李春林与金少山说;霸王单词可采用他的本子,并由他为金少山排练。 

 就这样,金少山得梅兰芳提拔,顶替杨小楼演出了《霸王别姬》;也是金身材高大,身手稳健,声震屋瓦,加之黑蟒、黑靠、黑满及大枪、宝剑、马鞭等,都是加工特制,让他一鸣惊人,从此有了金霸王之称,而身价百倍。

《审头刺汤》的汤勤有两种打扮

 《审头刺汤》是老生陆炳、青衣雪艳、丑角汤勤的合作戏。这出戏,我看过言菊朋、王幼卿、茹富蕙的;也看过马连良、张君秋、马富禄的;在上海还看过麒麟童、曹慧麟、刘斌昆的。只是没有看过梅剧团演此戏,但我曾收藏梅兰芳与萧长华合摄的八帧此戏的剧照。那是梅兰芳赴美之前,曾在上海宝德照相馆拍了大批剧照,其中有《霸王别姬》《汾河湾》《回荆州》《宇宙锋》《审头刺汤》等戏,共184帧。宝德主人特地印制一套,赠送我在《戏剧旬刊》《十日戏剧》上陆续刊出。

戏话三则:梅兰芳用金少山演《别姬》《审头刺汤》汤勤有两种打扮

梅兰芳、萧长华之《刺汤》

 其中的《审头刺汤》,萧长华的汤勤装扮,是“审头”与“刺汤”同样,也就是袍带丑一种。即头上戴圆纱,身上着红官衣,束玉带,嘴上挂黑八字吊搭,脚下穿朝方,手执白折扇。一望便知,萧长华的汤勤穿戴成问题。须知,“审头”这场戏,是严府让汤勤来旁听陆炳审人头的,故汤勤是方巾丑打扮。即头戴绿方巾,身穿绿褶子,系绦子。等到陆大人同意雪艳许配给他,在成亲拜堂时,汤勤作为小登科,才能作官丑打扮。萧长华是富连成的总教习,富社出身的丑角如茹富蕙、马富禄、孙盛武等的汤勤打扮,也都是只有袍带丑一种,贯穿到底。 

 更要不得的是,在洞房一场戏中,大帐床头挂了一把宝剑;按说,这是昆曲《刺虎》里的设置,因李虎是武将,床头挂宝剑,符合情理。“刺汤”的汤勤是文人,何况洞房是陆炳安排的,并嘱下人将汤勤灌醉,更叮嘱雪艳把汤老爷“伺候好了”,后来雪艳也是以一把匕首结果汤勤的性命的,何以还要再挂一把宝剑呢?就此,我曾问过梅先生,梅先生说“萧先生这么安排的,是为了有戏可做,表现垂死挣扎”。我说“没有必要”,梅先生说“现在已经改不过来了”。

戏话三则:梅兰芳用金少山演《别姬》《审头刺汤》汤勤有两种打扮

梅兰芳、萧长华之《刺汤》

我说袁世海演过关公戏

 一次,我说袁世海演过关公戏,座中的一位朋友立即向我提出,不要弄错了,是他儿子袁小海演出《华容道》的关公,袁世海捧他儿子,出演曹操。那是十多年前在人民大舞台的事。大家也都同意他的说法。 

 我说这话,别说这几位朋友,就是一般的老观众也不敢相信,因为北京花面例不演关公。不过,袁世海在上海确实演过关公戏,时间是1946年8月27日,夜场,地点是天蟾舞台。 

 当时天蟾舞台大老板吴性栽退出,由原经理周剑星接办,把留下的基本演员凑成一班,名为十大头牌。这十大头牌是:叶盛章、叶盛兰、叶盛长、李世芳、陈永玲、张云溪、袁世海、魏莲芳、班世超,和临时参加的老生胡少安。那天演出剧目,前面为张云溪、陈永玲、叶盛章合作的全部《巴骆和》,后面由叶盛兰主演全部《周瑜》。一传统戏,一新编剧。其搭配分别为:前者,高盛虹的鲍士安、张宏奎的余千;后者,叶盛长的前乔玄后孔明、胡少安的刘备、郭和湧的鲁肃、李元瑞的孙策、李世芳的小乔、魏莲芳的大乔、马世啸的曹操、王玉让的赵虎、班世超的七七儿、孙盛武的中军、张盛利的柴治、袁世海的关公。 

 天蟾这一台戏贴出后,吸引了不少观众,也引起了不少议论。有人说:“这出《巴骆和》,既是张云溪的骆宏勋,陈永玲的巴九奶奶,叶盛章的胡理,为什么不用袁世海演鲍士安?那才是搭配整齐的一出好戏呢!”众人都以为此说不差。对于新戏《周瑜》,则又以袁世海演关公为怪,从未听说演过呀! 

 这里有个原由。所谓天蟾的这十大头牌,明眼人一看,心里都清楚,真正有吸引力,只是叶盛兰、叶盛章、李世芳、胡少安、张云溪、陈永玲、袁世海七人;一晚上两出戏,前面《巴骆和》以安排三位为宜,如此,后面的《周瑜》才好安排四位。袁世海派在前面,出演鲍士安,固然不错,可后面就只能卖叶盛兰、李世芳与胡少安三位了,未免头重脚轻,有所偏失。为此而把袁世海安排在《周瑜》里,是前三后四,合乎情理,也即是适应观众的心理。

戏话三则:梅兰芳用金少山演《别姬》《审头刺汤》汤勤有两种打扮

袁世海、李世芳合影 

 至于让袁世海演关公,也是另有考虑。其实,初排此戏时,袁世海即表明他要演曹操,那是他一绝呀;而不演关公,没这么一演哪!不过,排戏的张盛利有他的理由:第一,这戏是新排,曹操并不吃重,所以用马世啸;第二,这出本戏,以《临江会》为重点,老例是小生周瑜,老生刘备,花面张飞三鼎甲;而依据历史,保护刘备赴宴的是二弟关羽,但北京梨园行敬关公,忌演关公戏,所以改上张飞。现在又改为上关公,是因为上海观众好看关公戏。见此情况,袁世海也不便提出仍演张飞,只好应了关公这活儿。那晚的演出,上座并不好,我相熟的老观众中,都说没有光顾;我因临时有事,也未能去看。 

 后台人事,前台观众无从理解。说到《巴骆和》的鲍士安,一般观众也会以为,即使不用袁世海,也该用王玉让。高盛虹是摔打武二花,天蟾后台为什么要派他呢?这是因为天蟾后台当时是以叶氏昆仲为中心,下面的孙盛武、张盛利、班世超、李世芳、马世啸、李元瑞等均为叶家创办的富社弟子;就是胡少安也曾参加富社学艺,这其中的同出一门之关系,是必然的。再者说,叶盛章及叶盛兰的武打戏,高盛虹是须臾不可离的傍角儿,也是要另眼相待的呀!

(《艺坛》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