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批說“所嘆者三春也,卻用三秋作關鍵。”爲何“三秋”是關鍵?

筆者認爲:《紅樓夢》中的三個中秋節,暗含着神祕數字“十三”、“三五”和“二十二”,這幾個神祕數字就是康熙、雍正、乾隆、富察皇后和那拉皇后一生中重大日子的時間密碼。

一. 第一個中秋節,賈雨村兩詩一聯之祕密

1. 中秋詠月詩隱寫乾隆皇帝的誕生日

作者借賈雨村的詠月詩,道出了書中主人公寶玉——乾隆的生日日期:

“時逢三”諧音爲:十逢三。十逢三是十三,這是第一個十三。弘曆出生於八月十三日,“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那輪皎潔的月亮,正是乾隆皇帝,“一代天子”誕生了,人間萬姓仰天朝拜。

2. 中秋詠月詩道出胤禛的雄心得以實現

雨村的中秋詠月詩,不僅隱寫了乾隆的生日,而且也道出了胤禛的登基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在北京暢春園駕崩,同日,胤禛繼位,成爲飽受爭議的雍正皇帝。康熙死亡,雍正繼位的日子都是十三日。

小說在第一個中秋節,已爲書中主人公的命運埋下伏筆,而主人公的命運都與“十三”和“三五”有關。

二. 第二個中秋節,神祕數字現真情

第三十七回寫道:賈政於八月二十日出遠門,寶玉在園子裏玩了兩天之後,於八月二十三日與衆姐妹結成詩社,衆人擬以白海棠作詩。

迎春限韻:向一個小丫頭道:“你隨口說一個字來。”那丫頭正倚門立着,便說了個“門”字。迎春笑道:“就是門字韻,‘十三元’了。說着,又要了韻牌匣子過來,抽出“十三元”一屜,又命那小丫頭隨手拿四塊。

注意:這裏兩次出現了“十三元”,這兩個“十三”是什麼日子?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賈迎春

1. 第一個“十三”,暗喻雍正暴亡、乾隆登基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圓明園暴亡。

作者以好幾回的篇幅寫中秋詩社詠海棠詩,作《菊花詠》,喫螃蟹,作《螃蟹詠》,賈母夜宴,劉姥姥與衆姐妹行酒令等行爲,暗喻雍正暴亡,天下歡慶。

寶玉所作的《訪菊》詩中有“冷吟不盡興悠悠”,“休負今朝掛杖頭”之句,乾隆的登基大典是在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但實際上,從雍正死亡的那一刻起,他已成爲新一代的“天子”。雖然皇阿瑪去世,使乾隆傷感不已,然“冷吟”之後是“興悠悠”,因爲,他已經登上權力的頂峯,所以要“休負今朝掛杖頭”。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賈寶玉

掛杖頭,出自阮修《世說新語》“以百錢掛杖頭,至店,便獨醉酣暢。”寶玉詩中的“掛杖頭”是興致很高的意思。雍正一死,弘曆就成了當今天子——皇上,當然興致很高。

2. 第二個“十三”暗喻的是富察氏被冊封爲皇后。

林黛玉在《詠菊》一詩中有“無賴詩魔昏曉侵”之句,意思是說詩歌創作的衝動從早到晚地侵擾着她,令她興奮不已。結果,林黛玉的《詠菊》詩被評爲第一。

在雍正去世的當夜(雍正十三年八月己丑),乾隆奉懿旨冊封富察氏爲皇后,“無賴詩魔昏曉侵”,暗喻的是富察氏被冊封爲皇后時的激動心情。

故此,第二個中秋節兩次提到“十三元”韻,暗喻的是雍正暴亡、乾隆登基,富察氏被冊封爲皇后。這是巧合嗎?非也!接下來的中秋裏,神祕數字還將出現。

三. 第三個中秋節,隱寫富察皇后死期、那拉氏崛起

第七十五、七十六回描寫賈府第三次過中秋節的情景:酒宴上,大家都是故作精神,強顏歡笑,賈母爲此長嘆。寶玉因晴雯病重而離席,探春因近日家事而煩惱;桂花陰裏卻發出的一縷十分淒涼的笛聲,賈府裏已現一派衰敗的景象。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1. 湘黛聯詩“十三元”韻

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雲月下聯詩,黛玉說:“咱兩個都愛五言,就還是五言排律罷。”湘雲道:“限何韻?”黛玉笑道:“咱們數這個欄杆的直棍,這頭到那頭爲止。他是第幾根就用第幾韻。若十六根,便是‘一先’起。這可新鮮?”湘雲笑道:“這倒別緻。”於是二人起身,便從頭數至盡頭,止得十三根。湘雲道:“偏又是‘十三元’了。這韻少,作排律只怕牽強不能押韻呢。……

這裏又提到兩個十三,“十三根”、“十三元”,這是第四、第五個“十三”,這兩個“十三”又是什麼意思?

第四個“十三”是黛玉即富察皇后的死期。

小說前八十回並沒有寫到黛玉之死,但是,第十八回元春省親時,在大觀園內點了四齣戲,其中第四齣是《離魂》。[庚辰雙行夾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

小說中提到的《離魂》是《牡丹亭》的崑曲演出本,這一出在《牡丹亭》原著中是第二十出,寫麗娘去世。

《離魂》第四齣中有唱詞道:
人到中秋不自由,奴命不中孤月照, 殘生今夜雨中休。
恨匆匆,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

2.“芙蓉之神”正是“花魂”

前八十回並未寫到黛玉的死期,作者把黛玉之死隱寫到晴雯身上。第七十八回,寶玉在園中池邊,憶起晴雯,傷感不已:“猛然見池上芙蓉,想起小鬟說晴雯作了芙蓉之神,乃看着芙蓉嗟嘆了一會。”因而做了一大篇誄文輓詞,棄淚而悼。

晴雯之死,實際上暗示了黛玉之死,寶玉這篇誄文,實爲悼念黛玉而作。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羣芳開夜宴”,黛玉抽到的籤是芙蓉,可見,寶玉悼晴雯之芙蓉誄實爲黛玉而作。脂批說的非常明白:[一篇誄文總因此二句而有,又當知雖晴雯而又實誄黛玉也。奇幻至此!若雲必因晴雯誄,則呆之至矣。] [庚辰雙行夾批:慧心人可爲一哭。觀此句便知誄文實不爲晴雯而作也。]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因此,第四個“十三”,暗示的是富察皇后死於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富察皇后恰恰死於運河水面的龍舟上,與《離魂》中“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是一致的。

那麼,第五個“十三”是什麼意思呢?

富察氏於雍正十三年八月晉爲皇后,至乾隆十三年三月去世,她恰好做了十三年皇后,這就是第五個“十三”的寓意。

3. 妙玉續聯“十三韻”

黛玉和湘雲聯到“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時被妙玉打斷,妙玉接着續聯,恰好也是“十三韻”,這是第六個“十三”。這個“十三”又暗示什麼?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富察皇后死後,烏喇那拉氏於乾隆十三年七月晉爲皇貴妃、“攝六宮事”,這就是妙玉續聯“十三韻”的寓意。

我們已經知道“十三”的寓意,那麼,“三五”又是什麼意思?

第一回賈雨村的中秋詠月詩“時逢三五便團圓”,這是第一個“三五”;第七十六回湘黛聯詩第一句:“三五中秋夕,清遊擬上元”,這是第二個“三五”。三五一十五,這誰都知道,但是“十五”又有什麼確切的指意?

烏喇那拉氏冊爲皇后的日子是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恰好也是八月。據此,第一個 “三五”是暗喻烏喇那拉氏被冊封爲皇后的日子。乾隆三十年五月初九,皇太后懿旨,魏佳氏晉皇貴妃“攝六宮事”,正式取代那拉氏。那拉氏恰好做了十五年皇后,這就是第二個“三五”的意思。

通過對“三春”和“三秋”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說中的“三秋”中所隱含的神祕數字:“十三”和“三五”。

 “十三”是道家的一個頂級數字:十二爲地數,週而復始,十三則相天,由地而天,敝而新成之象。佛教裏的“十三”是大吉數,代表功德圓滿。雍正信佛,他和乾隆的一生的確是神祕莫測,冪冪之中,那“十三”和“三五”始終相伴。

其實,小說第一回,賈雨村詠月詩的第一句“時(十)逢三五便團圓,”就已經把康雍乾三帝和兩位皇后的命運緊緊地連在一起了。

康熙帝死於“十三”日,雍正帝繼位於“十三”日,死於雍正“十三”年八月,他做了十三年皇帝。乾隆生於八月“十三”日,繼位於雍正“十三”年八月,富察氏於雍正“十三”年八月冊封爲皇后,於乾隆“十三”年“三”月病逝,她做了十三年皇后;烏喇那拉氏於乾隆“十三”年七月晉皇貴妃,行使皇后職權,並於乾隆“十五”年八月正式登上皇后之位。至乾隆三十年五月被魏佳氏取代,那拉氏恰好做了十五年皇后。據周汝昌先生考證,《紅樓夢》一共寫了十五年的事,爲什麼是十五年?因爲那拉皇后做了十五年皇后,“沉酣一夢終該醒,冤孽償清好散場”,十五年後好夢到頭,大夢驚醒之時,就是大難臨頭之日。這就是《紅樓夢》書名的奧妙所在。

“十逢三五便團圓,”祖孫三代在“十三”、“三五”的神祕數字中得以團圓。難道這一切是上帝安排的嗎?

四. 神祕數字“二十二”是誰的頹敗氣數?

當黛玉和湘雲聯詩到二十二韻“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時,妙玉在這夜深人靜時突然詭異地出現在黛玉、湘雲面前並打斷其聯詩。妙玉不讓其兩個繼續往下聯的理由是:“有幾句雖好,只是過於頹敗悽楚,此亦關人之氣數而有,所以我出來止住。”此話什麼意思?到“二十二”停住是誰的頹敗氣數?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妙玉

富察皇后生於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她與乾隆皇帝結髮二十二年,本來一對兒恩愛夫妻,在二十二年時好夢戛然而止,不正是“頹敗悽楚”嗎?乾隆懷念富察皇后的詩中寫道:“素心二十二年存,屬纊何須握手言……”,《大行皇后輓詩》:“恩情廿二載,內治十三年。忽作春風夢,偏於旅岸邊。……”

富察皇后生也二十二,死也二十二,她做了十三年皇后。“忽作春風夢,偏於旅岸邊”,在乾隆十三年三月的運河岸邊,一切皆化作一場春夢。

此外,黛玉和湘雲聯詩在“二十二”韻時止住,還有一層深意:兩人聯詩二十二韻共四十四句,富察皇后死期是乾隆十三年,那拉皇后死期是乾隆三十一年,“十三”加“三十一”正好等於“四十四”。

“寒塘渡鶴影”:富察皇后在春三月死於運河之上,那拉皇后在閏二月清明節時節因冒犯乾隆,被乾隆從水路遣送回京。兩位皇后的好夢都是終結在運河之上,三月和閏二月天氣還很涼,那運河之水豈不是“寒塘”;富察皇后命喪運河之上,那拉皇后孤身隨船遠去,正是“渡鶴影”。

“冷月葬花魂”:是說富察皇后,“冷月”是指出生於八月十三日的乾隆,“花魂”則指富察皇后,是“冷月”乾隆含悲忍痛,埋葬了“花魂”富察皇后。

黛玉和湘雲聯詩到“二十二韻”時正是兩位皇后的頹敗氣數,所以妙玉纔出來止住。這還是巧合嗎?如果僅僅一、二處能對得上,可以說是巧合,但是,“三春”和“三秋”中的所有的神祕數字都和雍正、乾隆、富察皇后和那拉皇后有關,難道都是巧合嗎?

斷然不是,《紅樓夢》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是作者的精心設計,絕無巧合之說。

雍正、乾隆、富察皇后和那拉皇后一生中的重大時刻都發生在秋天的“十三”裏,兩位皇后夢破的日子都是在“三春”裏,這就是“所嘆者三春也,卻用三秋做關鍵”的真正寓意。

本文由《新話紅樓》作者張凱慶獨家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