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为什么要有笔画的粗细变化。一、书体、碑学与帖学和书法个人风格,是影响点画粗细变化的三大因素。

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变化史。书体的演进,书写工具、材料的变化,书写姿势的变化,笔法和结体的变化、书法风格的变化等等,都促使书法在变化中发展,在发展中变化。变化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笔画粗细对比,是书法最基础的对比;笔画粗细变化节奏 ,是书法艺术最基本的节奏;粗细变化,是最基础的变化,也是最重要的变化。因而,必须认真研究这种变化,对这种变化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足够的重视,足够的书法实践和书法表现。

一、书体、碑学与帖学和书法个人风格,是影响点画粗细变化的三大因素

(一)书体。不同书体是影响点画粗细变化的根本因素。按粗细变化由小到大排序:篆、隶、楷、行、草。

1、篆书:此书体本身不要求笔画有有太大的变化。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2、隶书:比篆书有较多的变化

3、楷书:开始点画粗细变化的一般规律:

密细疏粗、

长细短粗、

左细右粗。同样的竖画,左竖细,右画粗。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横细竖粗。这时横画和竖画粗细变化的总规律。但不同书法家的书写习惯和风格不同,二者之间的对比度也不相同。如在唐楷中,欧阳询的楷书中笔画粗细基本一致,没有特别大的对比,颜真卿的楷书笔画粗细变化就比较明显。

4、行书: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5、草书

由于草书简洁,快捷的需要,点画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孙过庭对此有很精辟的见解:"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草书没有笔直的竖画和横画,撇和捺都可以处理成点。因而,草书基本上由点和曲折连环的线条构成,所以,草书笔画粗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线条粗细的变化。线条形态千变万化,可以说,草书线条粗细变化没有规律可循,也不应该有规律。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二)碑学和贴学:碑派书法的特点是简约、厚重、大气、生拙。其中“厚重”这一特点,主要是指点画厚重。碑派书法中,笔画普遍粗重,笔画之间的对比度不明显。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而帖学书法的笔画一般比较细,但是笔画之间的粗细对比度却非常高。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三)个人风格。不同书法家的书法风格是影响点画粗细变化的个性因素。如:

1、总体以细笔画为主——宋徽宗的“瘦金书"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在学习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的基础上,把瘦劲一路发挥到极致所创的一种字体。这种字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但至瘦而不失其肉。虽以细笔画为主,但并不是均匀的没有变化的纯细笔画,而是细中有粗,提顿明显,变化丰富,风格独特。如撇如匕首,捺若切刀,竖钩细长,个别连笔则如游丝飞空。 笔画纤细,收束处往往锋芒毕露。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其实,与写粗笔画相比,细笔画更难写。杜甫说:“书贵瘦硬方通神"。“瘦”易“劲”难,写“瘦金书”,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后人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瘦金书”虽风格独特,但笔画形态有点走极端。且不说难学,重要的是不符合大众的“中庸”、“中和”的审美心理,点画太过锋锐。

2、总体以粗笔画为主——金农的漆书

清代金农是“扬州八怪”之首。既然是第一怪,在书法上也不负怪名。他独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墨色乌黑光亮,犹如漆成,时称“漆书”。

金农书法的笔画形态,与宋徽宗比,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字以粗笔画为主,一反横细竖粗的普遍写法,横划粗重而竖划纤细,没有轻重的线条变化和圆润的转折用笔。宋徽宗主要用笔锋书写,而金农干脆把笔锋剪去,像小刷子一样书写。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金农漆书,是碑学一派书法的极端化变种。和宋徽宗一样,由于太极端,不在书法主流。但确实丰富了书法的百花园。是一朵奇葩。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3、粗细笔画共存,对比度适中——颜体楷书

瘦金体和漆书的点画粗细变化,走得是两个极端,而颜体楷书介于而者之间,点画粗细变化特点是:横轻竖重、撇轻捺重、左轻右重、多轻少重。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颜真卿把笔画粗细变化,融入到每一个字中。而且有比较稳定的变化规律。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端庄雄伟。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颜真卿楷书的笔画粗细变化规律,被广泛应用到行书的书写中,并进一步得到发展。如启功书法中粗细变化有了新拓展。一个字纯细笔画或纯粗笔画;一个字一部分粗笔画,一部分用细笔画,整体上再穿插安排。

有人说启功的字好学,因为特点太明显;有人说启功的字很一般,笔法比较简单,好学。不管怎样,这也是启功先生的书法创新,也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和赞赏。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二、为什么要有笔画的粗细变化

通过笔画的粗细变化,营造视觉上的对比感、层次感、动感。如此,书法才会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有无变化事关审美,变化的方式和度,关乎书法风格。每一件好的书法作品里,都融入了丰富的变化,且各有特色。

《寒食帖》中,以字的大小变化为主,笔画粗细变化为辅,墨色变化再次之。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祭侄稿》中,以笔画粗细变化和字的轻重变化为主,墨色变化为辅,字的大小变化次之。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兰亭序中,各种变化十分丰富,但几乎所有的变化都趋向“中和”,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当之无愧!

书法笔画粗细变化之考察

三、 如何进行点画粗细变化

(一)靠提按笔法。用笔锋就容易写细笔画,用笔肚就人与写出粗笔画。提和按,是塑造粗细笔画的主要动作。提,就是将毛笔适当提高,使毛笔入纸的深度变浅,毛笔提得越高,笔锋接触纸的面积就越小,写出来的笔画就越细。按,是加大毛笔入纸的深度,入纸越深,笔锋或者笔肚接触纸的面积越大,写出来的笔画就越粗。在书写过程中,提按变化丰富,作品就耐看,提按变化少,作品就平直。

(二)粗细变化有法又无法。自古以来,对于笔画的粗细变化,人们已经进行了方方面面充分的探索,也留下各具特点的书法作品。在这些探索中,人们把大家普遍接受、符合大众审美的变化方法,给与总结学习运用。我认为,这些探索成果尽管已足够我们学习仿效,探索仍然是无穷尽的。如果变化穷尽了,书法就永远停滞不前了。事实上,探索从没有停止,不管是全新的探索,还是局部的、微观的探索,都是有益的尝试。说这些的目的,就是我们在继承的同时,不能局限于照搬,任何有价值的书法家,都是变革家,创新家。在塑造书法之美方面,都贡献出了自己的精彩。

(三)避免粗细变化中的误区

1、变化太小,太单调,不生动。一般而言,要想做到笔画始终一样粗细,各个点画一样粗细,是件很难得事。比如写篆书,要把笔画尽量写得一样粗细,也是要经过特别的训练和长久的练习。但在写篆书以外的书体时,提按变化少,作品就平直,没有节奏感。

2、变化太大,极粗极细,不协调。粗细变化要符合审美、要适度。有的一个字中笔画粗细对比太大,有的相邻字粗细对比太大,都是人为做作的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