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一点,苹果举行了2018年秋季新品发布会。在不少通信人看来,这场发布会注定写入史册,因为苹果终于在新手机中支持了eSIM——尽管中国区由于运营商限制改用双物理实体SIM卡,国外版本已实现单卡+eSIM模式(仅限iphone XS Max版本)。

“eSIM即将爆发”不再是一句空话

eSIM是将eSIM芯片集成在设备中的通信解决方案,相当于将SIM卡小型化并固化在设备传统SIM在经历了一系列阶段后尺寸已足够小,但eSIM有望将现阶段的nano SIM卡大小再压缩90%,这对于内部结构排布密集的手机产品而言无疑是优化节省空间的必经之路,其终极形态是实现“无SIM卡也能连接运营商网络”。

Iphone发布eSIM引起热议,但依然有用户质疑:不少国产手机品牌早就实现“无SIM卡联网”了,而且已广泛运用在国际漫游领域。例如小米的“小米漫游”,OPPO的“国际上网”,VIVO“i漫游”等,在海外无需插当地运营商SIM卡即可联网。既然这些手机品牌能实现海外漫游上网,那么切换到国内无卡联网岂不是分分钟的事?因此iphone升级eSIM功能也算推动未来产业链升级的创新举措吗?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首先,这些实现“不插卡国际漫游”的国产机品牌采用的是softsim(也称虚拟卡)方案,严格来说不能算eSIM。

果粉们一定还记得,早在2014年iPad air2推出时,苹果就有了eSIM技术。通过ios系统设置可以轻松切换运营商,在美国可切换三个主流运营商。

当时苹果放弃softsim,采用了硬件eSIM(eUICC)。

放弃softsim的缘由除了遭到世界各地大多数运营商抵制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不安全。

先从softsim和eSIM的不同实现原理说起吧。Softsim是依托于纯软件的方案,Ki(鉴权密钥)和COS(Chip Operating System)都存在于APK中,采用明文卡密,很容易被破解攻击。对于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而言,softsim并不能作为一种长期方案。而且softsim由设备厂商主导研发,也就是说支持哪些运营商完全取决于设备厂商——这就相当于运营商把主动权完全交给设备厂商,自然难以得到支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只有MVNOs(虚拟运营商)支持softsim。

而主流eSIM是在设备中内置eSIM芯片,相当于将SIM卡小型化并集成在设备内,通过加载预置的运营商profile连接网络。eSIM规范由GSMA引导制定,理论上会得到所有加入GSMA的主流运营商支持。

与此相对,依托于硬件的eSIM方案安全等级很高,例如NXP和上海联通、果通科技共同打造的全球首款SE+NFC+eSIM三合一嵌入式eUICC芯片SN100U,安全等级达到全行业最高的eal6+,完全不逊于实体SIM。

除了主流eUICC之外,可信任执行环境(TEE)+eSIM方案也值得期待。ARM已将TrustZone升级发展到SoC的硬件架构中,中天微、华为、高通等公司也不断在TEE技术。现在TEE的安全环境接近硬件安全芯片,可预测将来在生物识别和智能应用卡将会有广泛应用。

通过这张表格可以看得很清楚:

eSIM的意义——尤其在物联网应用方面的意义毋庸置疑,但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推动却极其艰难,从2017年apple watch3 LTE版在中国的蜂窝网络连接情况就能看出。目前为止只有中国联通开放了6个城市的网络,中国移动和电信尚在等待中。

从硬件层面看既安全又能节省空间优化设计,从应用层面看既能实现国际漫游又能连接本地数据,运营商为什么无法快速开放政策呢?

这是因为,eSIM技术改变了运营商很多传统业务规则,一方面会大量采用、尝试新业务模式,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可能出现的问题。目前针对消费电子eSIM在中国推进的速度比较慢,这恰恰说明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业务消费群,导致MNO和国家政策对于新技术和业务的评估需要更多时间。现在,三家运营商对于RSP和M2M的eSIM平台的部署已完成,开始一号双终端(Number Sync)的网络功能,行业正处在爆发前夕。

可以断定,eSIM是苹果艰难迈出的一小步,但对于整个行业推动是一大步。

政策未动技术先行,从eSIM供应商的角度来看,中国正出现各种创新的eSIM技术。例如上海果通科技,一直是eSIM和RSP领域的最大推动者之一。2018年初,果通联合半导体巨头NXP发布NFC+SE+eSIM三合一eUICC芯片,推出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eSIM安全方案,可放心用于支付、公交等金融领域;还与信通院、泰尔实验室积极合作,主笔撰写了eSIM with TEE在物联网领域的安全规范;最近,果通率先在通信模组的SoC上实现符合RSP规范的标准iSIM,覆盖车联网、移动终端、芯片/模组、运营商等四大应用场景。果通以“硬件+软件+服务”的一站式eSIM turnkey solution,精准定制产品物联网化升级,打造媲美苹果的eSIM。

苹果此次在新发布的手机中支持了eSIM,对于运营商是灾难也是机遇,而且释放出一个信号:手机从现在的物理SIM卡向eSIM技术转变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且不仅仅是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智能锁……万物互联时代处处都有eSIM生存发展的土壤,为产品赋能eSIM连接能力将是多数硬件企业接下来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