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底稿來看,今年券商分類評價共有14個加分項指標,覆蓋了“證券公司持續合規狀況、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能力、證券公司市場競爭力”三大評價體系。6月1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佈2018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已就該榜單進行了詳細解讀。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吳永久

前期,各地證監局已向券商下發通知。6月1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也公佈了2018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按照慣例,每年7月中旬,證監會將公佈最新的券商分類調查結果。目前,2019年券商分類評價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而券商分類評價將直接關係到券商今後一年的新業務申請、投保基金繳納等情況,被視爲全行業一年一次最重要的“大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等監管部門從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期間共開出100張罰單,涉及55家券商。今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着眼於可能的潛在扣分項,從本年評價期間的監管措施入手,進行深入解讀。

一年一度的券商分類評價又將到來。按照慣例,每年7月中旬,證監會將公佈最新的券商分類調查結果。這將直接關係到券商今後一年的新業務申請、投保基金繳納等情況,所以被視爲全行業一年一次最重要的“大考”。

前期,各地證監局已向券商下發《關於做好2019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自評工作的通知》,各家券商分類評價自評工作需要在6月25日前將自評結果報送監管部門。另外,中國證券業協會也已經公佈了最權威的2018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可以說,目前2019年度的證券公司分類評價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加分項指標覆蓋三大體系

按照《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每年進行一次分類評價,評級期爲上一年度5月1日至本年度4月30日。一般而言,經證券公司自評、證監局初審、中國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複覈,由中國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證監局、自律組織、證券公司代表等組成的證券公司分類評價專家評審委員會審議確定。

分類評價結果爲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類11個級別,ABC三類各級別公司均爲正常經營公司,其劃分僅反映公司在行業內合規狀況和風險管理能力的相對水平,DE類分別爲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公司可承受範圍及被依法採取風險處置措施的公司。主要體現的是證券公司合規管理和風控的整體狀況,其評價結果並不代表監管部門對證券公司資信狀況及等級的評價,監管部門會將評價結果用於行政許可、監管資源分配、現場檢查頻率等方面,以供參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某券商處獲得了今年的自評工作底稿。從底稿來看,今年券商分類評價共有14個加分項指標,覆蓋了“證券公司持續合規狀況、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能力、證券公司市場競爭力”三大評價體系。“證券公司市場競爭力、淨資本收益率、成本管理能力、信息系統建設投入等指標排名情況,證券公司脫貧攻堅等社會責任履行專項評價情況,以及證券公司合規管理能力專項評價指標”已由中國證券業協會於6月18日晚間公佈。

從公佈的2018年度證券公司39項排名指標來看,大券商的優勢仍然非常明顯,在加分項上有非常大的優勢。

如2018年證券公司淨資產排名,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排名前三,華泰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排名第四至第六。與2017年相比,前六名的位次沒有任何變化。

2018年的收入方面,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廣發證券分列前五。中金公司收入排名大幅上升至第六名,2017年的第六名招商證券2018年位次下降至第八。申萬宏源保持第七不變。中信建投上升一位,至第九。2017年的第八名國信證券2018年下降至第十一名;與此同時銀河證券也從第九跌至第十二。東方證券從第十二上升至第十名。

可考驗券商合規經營能力

而在扣分項方面,今年的扣分項爲47項,與2018年沒有發生變化。扣分項包括了資本充足、公司治理與合規管理、全面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安全、客戶權益保護、信息披露、被採取的措施情況、被自律組織採取書面自律措施和紀律處分情況等。

正是因爲有扣分項的存在,一些券商分類評價在某些年份出現大幅波動。而其中重大行政監管措施最受業內關注。因爲它不僅影響到“被採取的措施情況”“紀律處分”等直接的扣分項,也同時暴露出公司內部控制某些方面存在重大缺陷。

如西南證券2017年由A級直接被降級至C級,原因是西南證券在大有能源併購重組、九好集團資產重組中,沒有勤勉盡責。這不但導致西南證券被立案調查並最終受到罰款等行政處罰,還導致了公司投行業務一度停滯。2018年,西南證券又升級至BBB級,但仍然未能重返A類。

中原證券在連續3年保持A類A級券商後,2018年被降爲C級。連降6級的原因主要與受到行政監管有一定關係。

如2017年5月,河南證監局發佈對中原證券實施責令改正等措施的決定,因鶴壁分公司未經公司總部批准,擅自代銷金融產品;中原證券鶴壁分公司負責人周震及員工彙集不合格投資者資金,以周震和員工個人名義購買私募基金產品。另外,2017年11月30日,中原證券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其在擔任天津豐利創新投資有限公司收購徐州傑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股權事項的財務顧問過程中涉嫌未勤勉盡責,根據《證券法》規定,中原證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8年的情況來看,券商分類評價結果是一種綜合考量。大券商雖有較多加分優勢,但中型券商如果合規經營仍能獲得較好評價結果。如紅塔證券儘管淨資本等指標落後於中信、華泰等龍頭,但連續3年被評爲A類A級。而如果一些券商暴露出較大風險,則可能好級別立刻不保。去年最極端的例子是華信證券,從2017年的BB級直接降至D類,成爲九年來唯一一家“不及格”券商。

6月1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佈2018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已就該榜單進行了詳細解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着眼於可能的潛在扣分項,從本年評價期間的監管措施入手,進行再次深入解讀。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