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曾經有一項調查發現,一個人平均每天都會有35分鐘在廁所裏面,玩手機、看報紙、看雜誌都是如廁必備,很多人喜歡在馬桶上思考人生,坐很久都不願意離開。

那麼,所謂如廁體驗這麼重要,聰明的人類絕對早就想到了,於是乎會溫暖你PP的智能馬桶就這樣誕生啦~筆者曾經走訪過日本、韓國,發現它們使用智能馬桶的普及率非常高,覆蓋率基本上可以達到90%,而這比例你們大約可以想象成小到普普通通的街邊小店,大到機場、展館等公共場所,無一例外使用的都是智能馬桶。

此圖拍攝於獲得全世界最乾淨廁所獎項的羽田機場

那麼,什麼是智能馬桶呢?我們來爲大家簡單地科普下,智能馬桶是指可以通過按鈕面板或是遙控裝置實現臀部清淨、下身清淨、移動清淨、坐圈保溫、暖風烘乾、自動除臭、靜音落座、座式感應等多樣化智能功能的坐便器。

按照功能配置不同來分,市場上的智能馬桶大體上分爲三種,一種爲帶清洗、加熱、殺菌等的智能坐便器,一種爲可自動換套的智能坐便器,另外一種是自動換套加清洗功能智能座便器。

然而,回到國內中國的智能馬桶市場究竟是怎樣的呢?

記得三年前,曾經有一篇報道專門寫了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跑去日本購買馬桶蓋,其火爆程度不亞於購買IH電飯煲。然而,真實的火爆情況真的是這樣麼?據瞭解,根據新思界發佈的《2017年中國智能馬桶產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智能馬桶的普及率爲0.96%,預計到2020年,普及率將達到2.29%。其中,普及率最高的城市爲上海,2016年普及率約爲8.4%,其次是北京,普及率約爲5.3%。

儘管市場預計數據銷量是不斷上漲的,但是看着比例,可以說是非常少的了。筆者初略看下來,一時間竟沒有想起來北上廣大城市具體什麼地方有廁所配備了智能馬桶。剛好去上海出差,我便專門找了下上海有使用智能馬桶的地方。

然而可惜的是,逛了比如機場、大丸百貨,k11等著名商圈也沒有發現有使用智能馬桶的地方。不過運氣比較好的是,我在上海場中路地鐵站旁邊的大江戶溫泉物語中找到了智能馬桶的存在。

這款智能馬桶使用的是,按鈕面板控制,與大多數日本使用的智能馬桶相似。

另外,筆者還在攜程的美居酒店看到了智能馬桶的存在,不過它們使用的是遙控器操控。可見,在國內,使用智能馬桶的地方還是存在的,但是普及率實在不夠。那麼,智能馬桶蓋這一品類產品的真實普及率又是多少呢?可以我們可以參考1月22日京東商城在第二屆智能馬桶蓋節上所發佈的調研數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智能馬桶蓋市場普及率不足5%。

爲什麼中國內地使用智能馬桶的地方這麼少?難道是水土不服?

原因1——如廁姿勢不同

筆者認爲這個是最重要的原因了,大家都知道,中國人普遍家裏安裝廁所都是蹲廁,想必這個如廁姿勢絕對是大部分人接受的。而我們的智能馬桶蓋,從使用方法上來說就與蹲側背道而馳,這樣子當然沒辦法普及啦~

原因2——馬桶位置不合適

就拿筆者家來說,儘管也有坐廁,但是在國內卻很難找到有合適尺寸的馬桶蓋。我們在京東上搜索,發現很多品牌的智能馬桶都有尺寸要求,因此如果只想針對某一個型號來購買智能馬桶,很有可能尺寸對不上,難免失望回家。

原因3——消費者觀念普及率低

根據《2017年中國智能馬桶產業研究報告》顯示,超一半的受訪者從來沒有聽說過智能坐便器,可見消費者認知度低是一個重要原因。就以我們身邊的親友來說,基本上目前只有90後以及部分80後對智能馬桶具有詳細的瞭解,以及購買意願,而還有很大部分的中老年人不說是否曾經使用過,大部分都是連聽都沒聽說過的。

原因4——消費者認知問題

在《報告》中,有的受訪者認爲智能坐便器容易出現安全、衛生問題,並且認爲價格太高,但實際上用過產品的用戶有90%以上都表示產品符合或超出了自己的預期,可見消費者對產品存在認知上的誤區也阻撓了智能智能坐便器的普及。

儘管目前市場不景氣,但仍然不可喪失希望

大家都知道,目前智能馬桶普及率最高,市場發展最好也最成熟的是日本,市場普及率也達到了90%,其次是韓國,普及率也到達了50%以上,另外在中國臺灣地區,智能馬桶的普及率約爲25%,以上普及率都比中國內地要高。我國是一個與國際接軌的國家,智能馬桶這麼好用,它作爲一個即將到來的剛需,必將引爆市場。

除此之外,智能馬桶市場的發展也獲得了中央和各個地方政府的重視,以松下、海爾等家電大牛爲主的品牌也在極力推崇智能馬桶這類產品,它們的銷量也有大幅的增長。

編輯總結:不過,說到智能馬桶市場發展的根本,還是要把好技術這個關口。不得不說,在這方面,我們仍然與國外企業存在一定差距,人才儲備也相對缺乏,在覈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上對外依賴度較高,還有待進一步扶持、引導和培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