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奇珍,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被誉为“国之瑰宝”,其艺术特点独树一帜。 自宋徽宗起,钧瓷被历代帝王钦定为御用珍品,只准皇家所有,不准民间私藏。钧瓷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盛誉。

在造型方面,宋代钧瓷多以器皿类造型出现,如花盆、花托、瓶、洗、杯、奁、尊、碗、盆、盘、壶、炉等。养花用的花盆最多,有文房用品洗、盆等,还有用于审美、寓意权贵、祭祖用的瓶、尊、炉、鼎等。

在釉色方面,宋代钧瓷表现了丰富多彩的风貌,这也是其独具的个性。主色调除天青、月白外,还有罕见的玫瑰紫、海棠红、玛瑙红、葱绿、豆青、天蓝等。这些釉色的出现改写了“青白瓷一统天下的历史”,故被称为创举。这也是钧瓷对陶瓷业做出的最大的贡献。 宋代钧瓷釉质莹润、含蓄,呈乳浊状,有着绚丽多姿的审美风韵以及“似玉非玉胜于玉”的审美体验,成为皇室的宠物,表现了宁为玉全的民族气节和温文尔雅的做人品质。

宋代钧瓷的足部处理最具个性,除圈足外,支足多采用如意之兽,隐含镇宅辟邪的道家寓意,同时含有与天同寿的美好愿望。支足多为三足,表示天、地、人三才合一,三位一体,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宋代钧瓷不论民窑和官窑,器物造型均规整,胎体较薄、胎质坚密,施釉较匀,很少有流釉现象。大多施满釉,底涂褐色护胎釉,也有青色护胎釉(俗称芝麻酱色)。有大部分器物使用支钉支烧,如盘、鼓钉洗、花盆等器物。但主要还是垫饼烧造。

宋代早期釉色多月白、天青,中晚期多天蓝,官窑器多自然窑变,玫瑰紫、葡萄紫、茄皮紫等色,部分器物还有“蚯蚓走泥纹”现象和“出汗”现象。民窑器多有大片窑变紫红色斑块,较飘逸。这些都是宋代古瓷器的普遍现象,也不是绝对的。鉴定古瓷器,要根据分析当时的环境条件,客观、主观,一分为二用哲学观点分析,用相对论分析,绝不能用绝对论观点,那是不科学的,也不真实。有部分收藏者和鉴赏者把宋代钧瓷定为几个绝对特征,那是不符合当时地实际情况的。如蚯蚓走泥纹现象,有些人就认定只要是宋代钧瓷就必须有此现象,不然,那是根据烧造时的温度、天气、胎质的粗细,用水的多少,胎骨的厚薄、松软而定。而不是人为可以出现的必然现象。哪能说宋代钧瓷必须有“蚯蚓走泥纹”之说。

一、北宋官钧与历代钧窑的不同区别:

(1)北宋官钧由于传世至少也已有八、九百年以上的时间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在瓷器表面出现的使用痕迹和氧化的开门程度,是作伪者无能为力的。所以凡是钧瓷上面有天青和葱绿的地方以及器底侧面的浅棕色厚的地方,就有明显的自然哈利光现象,葱绿釉越浓的地方,这种哈利光就越明显。这是证明其年代久远的象征,只要是具备古瓷知识的人,都不难明白这个道理。

(2)由于烧制钧窑的温度要高,合成的铜釉才会相变出茄皮紫、玫瑰紫和海棠红,因此,在这种高温的烧制下,它的胎就显得特别坚致。

(3)古瓷都是手工制作,哪怕形制再做得标致,其时代特色(甚至今天看来是瑕疵)都要在器中自然地显现流露出来,这些痕迹包括接逗痕、手捏痕、修削痕、施釉痕、磨擦痕、手工痕、烧制痕等。

(4)北宋官钧瓷器不是一次烧成,它是把坯胎制好后,在上面满施一层淡棕色釉先入窑烧,然后在烧制好的器上,器底施以香灰釉,面施一层以铜为主并兼玛瑙的合成釉,再经高温二次烧成。因此,凡参有玛瑙的瓷,其器与同类相比而必显重,釉稍厚的地方会呈现橘皮皱,只要施过玛瑙釉的瓷都有这种特征

北宋官钧的釉色,不象后来金、元、炉钧、宜钧和现在新出的钧瓷那么单调。几乎在同一器上都出现变幻莫测地显出有茄皮紫、桂花黄、玫瑰紫、海棠红、天青、月白、葱绿、雪花鹅毛绒、蚯蚓走泥纹、淡棕色、火捺等等和其它无法言述的色彩和景象。因此古人把它概括为“进窑一色,出窑万彩”。

(5)从此瓶肩上的弦纹和器底的外撇上可以看出,这种形制完全是北宋早期的典型特征:因为凡是见有肩上有弦纹和器底外撇的真正古瓷器,它必是五代至北宋早期之物。所以这是北宋官钧无疑。

二、北宋官钧与后来历代钧瓷不同的工艺制作方法:

(1)胎质:北宋官钧的胎质极细坚致紧密而呈灰白色。由于它是专为皇室制作的官窑器,因此,他在制作采泥时是不惜工本的,在古代没有球磨机和粉碎机的条件下,这种灰白坚致紧密的瓷要达到这么精细的程度,就是我们现在的机械加工操作可能都不容易达到,它与我考证出的一个北宋紫定剔花罐、绿定高台灯和一个北宋澄泥砚的泥质一样细腻。那么,古人是用什么方法使之达到如此精细的程度呢?这是因为它的取泥方法与制作澄泥砚一样,是把胎泥经过细密的丝绢过滤了的,不然,在那种年代,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如此之细的程度。

(2)钧瓶的制作方法:我们见存世的古瓷,98%以上的都是轮制和模制,而这种北宋的官钧,却是采用不同直径圈迭重加的绳索样泥条垒叠来用手捏制的。一轮一轮的重叠和手捏痕迹,不管是在器内还是在器外,都显得十分明显。一线拍行藏品征集,壹叁壹陆柒柒贰,柒柒陆捌王女士。这完全是凭经验的操作而为,今天的制瓷工艺,恐怕再也没有人象这样做了。因为它既费工费时,又容易变形,更不容易把握好度,十分考验人的经验和技术。就以这个仅有17cm高的钧窑花瓶看,除了相接的底外,从胫部到口沿,用大小不同直径的泥绳条圈叠而制,竟有宽窄不一的16处(即16节)节逗之多。从口沿内面所施浅棕黄釉上的绳条痕迹看,在短短的口沿到颈部,绳条重叠竟达六圈之多。由此可见,其手工制作难度之大。

(3)瓶为饼足。器底施以香灰釉,饼底内凹,饼足边的墙施浅棕釉并向外撇,从侧面看象上窄下宽的梯形状。这种外撇的器底带有明显的五代遗风。底边在烧制前就刻有“二”字样的编号。

三、北宋官钧与历代窑变釉的不同特色:

北宋官钧比历代所烧出的钧窑色泽变化都要丰富得多,下面分别介绍:

(1)茄皮紫:这是一种黑麻点中透出无数白雾样灰点、红紫点、灰麻点等相聚一起的窑变特色,它是一种不规则的形状和难描其具体相变的颜色,这种色是由唐代的高温黑釉中进化演变而来,后来金元时期的钧瓷以及包括现代的钧瓷上都很少见到这种窑变的釉色。

(2)桂花黄:桂花黄实际是一种铁元素的析出,有点象铁锈斑样散兼在月白、茄皮紫、天青等的灰白灰绿之间。这种钧瓷中的釉色以前没有见资料报道过,也没有见其它各代的钧瓷上有这种色,但唯一见上海章云生萃孝堂的北宋官钧花钵上有这种色。应该说这在钧瓷中也算是一种稀缺少见的品种。

(3)玫瑰紫:玫瑰紫是铜在高温中积釉厚处显出的一种相变色。这种色它只出现在茄皮紫和葱绿之间,在月白到葱绿的过渡中还没有发现有此现象,这可能是月白与葱绿之间的相变关系不会产生这种色之故。

(4)海棠红:海棠红只产生在茄皮紫中间,形成由红向紫并转黑的相变色彩。它与葱绿的边沿聚集后,海棠红就相变成为更鲜亮的玫瑰紫。

(5)月白:月白釉的色,一般在垂直的地方,即釉层稀薄处才会出现,它最容易与天青结合。凡是烧成月白的地方都不会出现红色。

(6)天青:天青是介于葱绿与月白之间的一种淡雅之色。它显得轻盈淡雅,深远肃穆,其釉层极薄,有清秀流翠之感。天青再浓就成了葱绿;再淡就成了月白。

(7)葱绿:顾名思义,就是象葱一样的绿,犹如老色的翡翠样怡人。在钧窑的窑变釉中,它的色是最绿的,它是比天青更绿的色。流传到今,这种色与天青一样,斜视细看,上面最易泛起哈利光。

(8)鹅毛绒雪花纹:这种鹅毛绒雪花纹是由无数的点状月白象鹅毛绒样与黑点状茄皮紫兼杂交替于一体,它象夜空飘散漫舞的雪花,它会显得有密有稀、有浓有淡,色也会有深有浅,它显得散透深邃,轻盈飘逸。在这种状况下,颜色显深就会转成茄皮紫,颜色转淡就会成天青和月白。从金元以后到现代的钧瓷窑变釉中,也还是没见有这种现象出现过。

(9)蚯蚓走泥纹:蚯蚓走泥纹是北宋官钧上出现的唯一现象,其它如金、元、乾隆的炉钧和宜钧包括现在仿的钧瓷都没有这种特征。蚯蚓走泥纹是由葱绿转到天青、月白过渡到茄皮紫之间产生相变而形成自然弯曲的窑变现象,它就象蚯蚓在泥沙中蠕动行走留下的弯曲痕迹。这种窑变现象形成的自然痕迹非人力所能为,历代以来没有一个仿制者成功。很多造假者由于没有见过蚯蚓走泥纹的真品,就想当然地故意在釉下画一些象蚯蚓行走泥上的分叉弯曲线,而世人大多也没有见过真正的北宋官钧,因此就信以为真地以讹传讹。

(10)浅棕色的打底护胎釉:由于北宋官钧是二次施釉烧成,第一次施的是浅棕色釉,其目的是为第二次施的窑变釉打底。这种浅棕色打底釉薄而均匀,不会有流油现象。曾见有两点施釉时误滴其上的厚釉处,上面的棕色要深很多,有很明显的哈利光。由于窑变的铜釉是二次施在浅棕色的打底釉上,因此,在器足与胫部处所施的二次釉,在入窑之前,窑工把它修刮得极为整齐,烧制好后也没有见有流釉和乳突现象,这是北宋官钧与金元时期钧瓷的最大区别,金元时期的钧瓷胎要显得更粗、也不是这种细致的灰白色。

(11)北宋官钧的釉都显得很薄,从葱绿和天青上所显的流釉现象看,即使有流釉现象,它的釉也是越流越薄直至消失。完全不会象后来金元时期的钧瓷那样越流越厚甚至到下面成乳钉状,也不象乾隆炉钧那样呈细长的流泪痕。

(12)特别要说明一点的是:由于北宋官钧是使用的铜红釉,这种官钧不管它窑变出现的是什么色彩,如果用30倍左右的放大镜看,里面绝没有其它石灰碱釉所含有的气泡,有的只是不同大小和不同疏密的不同色块。如果发现了里面有气泡,那就绝对不是北宋的官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