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的异类:叛逆设计三部曲?

5月29日,我们在《创新基本法:点石成金、归纳演绎与制造冲突》中谈到了创新的本质:打破固有壁垒、革新表现方式以及重塑用户心智。

但不管打破固有壁垒(重新包装)、革新表现方式(重新诠释)还是重塑用户心智(重新连接)此类手段是否高明,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篡改”了产品的原初价值;由此可见创新精神的内核就是“叛逆”。

因循守旧,不亚于饮鸩止渴。

百度上说:

叛逆是一种“长大了”的感觉,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在思维形式上属于“求异思维”。

这种“反叛权威”的精神放在人的身上往往弊大于利,毕竟,人类是一种社会动物;但若把它植入设计、注塑到产品的内核之中,却有可能收获截然不同的结果。

因为,“喜新厌旧”决定了新的产品、新的交互、新的体验对于用户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既然叛逆精神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人性:人类自身无法做到的事,她可以通过自己的消费观来表达自己的个性,而这种消费主义已然成为某种共识;也因此自诩理智的人类往往会被诸如比特币、猫爪杯、优衣库&KAWS联名这种“哗众取宠”的伎俩诱惑。

但我们也大可不必特意去谴责什么。

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比特币、猫爪杯,优衣库&KAWS联名都算是“一鸣惊人”的“商品”:比特币胃口太大、猫爪杯卖萌无敌、优衣库只见闹剧。

至于我们要学习的,自然不是孙宇晨、星巴克和优衣库这种“投机取巧”,而是它们背后区块链、粉丝经济的爆款逻辑:“昙花一现”的叛逆设计;这种如同Bug一样的产品内核总能“春风吹又生”。

第一步:批判思维

工业设计的异类:叛逆设计三部曲?

3月,我们在《国人审美南辕北辙》中讲过中国制造缺乏审美力;

4月,我们在《设计廉价感悖论》中讲到我们的设计师缺乏设计话语权;

5月,我们在《过度设计》中再一次谈及高估了产品、技术和创意后的过度设计。

在这里我们还有必要补充一点:国人大多对国内设计咄咄相逼,对国外设计却奉若神明。

比如前不久的华为P月和三星碎脸事件,不了解内情的人还以为P月比碎脸更严重;再比如支架就要999美元的Mac Pro,虽然它厚着脸皮打上了苹果的Logo,但它就是一款贵出天际的“刨丝器”啊。

当然,吐糟归吐糟,性能野兽自然需要更高效的散热系统;但上万美元的散热系统就不能有一点想象力。

工业设计的异类:叛逆设计三部曲?工业设计的异类:叛逆设计三部曲?工业设计的异类:叛逆设计三部曲?

以上是Hasan Kaymak把Mac Pro 2006和2013版本细节整合在一起为Mac Pro 2019做出的概念设计;虽然它也有点像是钢琴,但起码符合自己的身价啊。

有人抹黑华为、有人洗白三星、也有人力挺苹果。

当然,华为确实“暧昧”;但三星的碎脸不是一句awesome就能敷衍过去的;至于苹果个别人喜欢这很正常,但非要逼着所有人承认它的审美配得上它的价格就有点矫枉过正。

但幸好网络上主流的价值观没有被舆论左右,我们该支持、该反对、该批判的声音一直都不缺。

但是有一个现象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在这些引导舆论的KOL中,我们几乎没有多少设计美学博主站出来为设计发声;就算有,相对客观的“批判”之下很容易就会招致各种“键盘侠”;他们“顾左右而言他”的群狼战术总是无往而不利。

第二步:脑洞大开

工业设计的异类:叛逆设计三部曲?

敢于挑战权威,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自然就是跳出窠臼放飞自己的想象力。

怎么放飞?

我们在《设计非美即丑之外的迷之属性:憨怪贵奇悚!》中提到了美丑这一类常规设计之外“标新立异”的五大元素。

在《无用、手工、拟真、极限……极端设计主义的七种武器》中又讲到了无用、手工、拟真、极限、前卫、反人类和暴力美学这七大战术。

在《那些大自然教会我们的“行为艺术”?》中我们师承大自然又偷师了光影、混搭、通感、拟态、异想、仿生、移情这七种手法。

另外,我们还通过推文《Re-Product:重塑产品,企业家、设计师和消费者之间的旷世之恋!》《Re-Design:再设计,轻轻的敲醒沉睡的心灵!》《Re-Designer:邂逅设计师,像热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热爱自己的每一个作品!》重新“解构”了设计的底层逻辑。

以《Re-Product》《Re-Design》和《Re-Designer》为指导,用《七种武器》和《行为艺术》作为战略,朝《迷之属性》靠近;这样的脑洞开得够大吧!

工业设计的异类:叛逆设计三部曲?

以上是“能够带动销售的设计魔术师”佐藤可士为日清打造新工厂,大碗面!

入口处杯面造型的通感、红色长廊的前卫,40块大屏展示生产流程的Re-Design,有没有一种谈不上美丑,但却比较怪的感觉?

第三步:有效降噪

工业设计的异类:叛逆设计三部曲?

反叛权威,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开始一种更能发挥自身优势的的设计语言。

放飞想象,是在固有认知的废墟之上,穷极新的设计找到更有影响力的更多可能。

反叛权威的时候,我们自然可以嫌弃它浑身是刺;但我们始终要记住自己的身份,我们是设计师,不是键盘侠;不要为了否定而否定,也不要别人说什么你就轻易相信。

放飞想象的时候,我们自然可以天马行空;但这也不代表我们能够忽视最起码的设计逻辑无拘无束,设计是一种商业行为,也可以是业余兴趣,你必须拎得清。

你的设计语言最好要有实现的可能。

工业设计的异类:叛逆设计三部曲?

以上是nendo工作室佐藤大为TEN腕表系列设计的第三款产品:纽扣腕表;与传统腕表相比,一些微小的设计点,使得整个产品典雅而又简练。

nendo的性冷淡自然是一大亮点,但加上“纽扣”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赋予了腕表“传统怀表”的错觉;在设计语言上有一种“删繁就简”“一点灵犀”的感觉。

设计,不是一招鲜,需要不断的创新和精进;而这种基于叛逆精神的精进需要不断突破自身的设计瓶颈,还有必要打破市场的设计垄断,才有可能给创新足够的生命力。

如果说,批判思维是在拨乱反正,为真正有竞争力的设计打下一片净土。

那么,脑洞大开就是设计师自身使出洪荒之力于三军之中单挑权威的关键时刻。

到最后,有效降噪则是化繁为简把预设好的千万招融汇一炉用真刀真枪完成一击必杀。

当新的旗帜升起,这才是叛逆的荣耀所在。

PS: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于@顶尖文案 @设计癖 @yankodesign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玩意东西工业设计(wanyidongxi)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