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聯盟在最早的設計時,當時的製作團隊是叫一個羊刀的工作室,這個團隊之前參與設計的是一個叫“dota”的遊戲,在dota的遊戲中有正反補之分,最早的英雄聯盟也有這個機制,但是在測試的第二週就被刪除了。

之後只有最初版本的船長e技能可以反補,後來刪除了

當時有一個召喚師技能是扼殺,技能的效果是沉默敵人三秒,並淨化敵方身上的buff,也能在紅藍buff身上使用。在dota能找見這個技能的影子,分別是末日的一技能吞噬和大招,扼殺也就成了虛弱的前身。

擊殺一個敵方英雄的價格是100g,和現在相比少了許多,但是當時物價便宜,節奏是相當的慢,裝備的累積不會出現差距過大的情況,通常要50分鐘上下也能分出勝負

後來改爲了最低300g的基礎擊殺獎勵,當時被擊殺一回的影響基本上線上就不能待了。最早的遊戲機制並非是現在的5v5,而是4v4,缺少的那個位置就是打野,而輔助是一開始就設定好的,後來在s2時期被玩家開發出來,官方纔將打野正是編入遊戲機制中

最早的分路是212和初期的dota非常相似。當時的紅buff有個不中聽的名字就做蜥蜴長者,他的普攻能讓英雄無法對其釋放技能,只能一下一下平A,野怪的血量與抗性非常的高,不是不打野,是根本打不過野怪。

第一輪的測試中,回城要消耗高達600g去買一個裝備,樣子像一個藍色藥丸,購買以後才能激活回城功能,它的屬性並不是一個裝備,更像是一個技能,在遊戲初期都是以走路回家爲主

還有哪些知識有小夥伴們知道嗎?歡迎留言分享,與大家一起討論,順便點個關注還有後續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