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美國伊朗快艇大戰內幕

伊朗倖存的“薩巴蘭”號護衛艦。

“狼羣”快艇讓美軍頭疼

20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後期,伊朗和伊拉克展開“襲船戰”,對進入海灣的各國油輪進行無區別攻擊。這種行動嚴重干擾全球能源供應,自然引起美國的擔憂。

1987年3月,美國第七艦隊展開二戰後美國海軍規模最大的海上護航活動,多艘護衛艦掩護改掛星條旗的科威特油輪通過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起先,負責護航的美軍認爲伊朗和伊拉克軍隊不會冒着與美國艦隊交戰的風險攻擊商船,可事實完全相反。先是伊拉克戰機發射導彈“誤擊”美軍護衛艦,隨後大批伊朗武裝快艇對各國商船展開攻擊。儘管伊朗並不具備與美海軍正面對抗的實力,但伊朗革命衛隊發揮地利之便,將波斯灣北岸以及星羅棋佈的小島變成橋頭堡,部署了大量武裝快艇,它們的“狼羣”攻擊讓美軍應接不暇。

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面。7月22日,由美軍艦艇與科威特商船組成的一支護航編隊向海灣駛去。爲避免被兩伊軍隊誤擊,編隊出發前還主動公佈護航信息。但7月23日夜,一支伊朗船隊悄悄離開法爾斯島(就是此次伊朗抓扣美國水兵的地方),在護航艦隊必經的航道內投下9顆水雷。次日黎明,“班布里奇”號油輪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水雷炸傷,護航艦隊被迫返航。五角大樓認爲,此次遇襲表明伊朗試圖炸燬儘可能多的他國艦艇。當日晚上,美國駐中東部隊司令伯恩斯在日記中寫道:“水雷襲擊事件表明,我們的威懾戰略並未奏效,伊朗已決心與美國爲敵。”

石油鑽井平臺成布控浮島

伊朗靈活的快艇戰術給美國護航行動出了一道難題:從護航需求上看,美國必須將軍艦配置在波斯灣北部近海水域,以監控伊朗快艇的突襲,並阻止其佈雷;但兩伊戰爭的範圍正不斷擴大,外加近海水域環境複雜,不適合大型艦艇分散部署。經過幾番斟酌,伯恩斯決定在靠近伊朗的波斯灣航道上,每隔幾十海里就設立一個海上浮島,部署巡邏艇、直升機和海軍特種部隊,隨時對伊朗快艇突襲和佈雷行動做出反應。

在科威特政府的財政支持下,美國中央司令部租用了兩座浮動式石油鑽井平臺進行布控浮島的改裝。其中一座名爲“武仙座”的浮島長121.9米,寬42.7米。兩座浮島本身沒有動力,全靠駁船牽引。巡邏艇和直升機每天都從浮島出發,對附近航道展開不間斷監視。

這種戰術很快見效。1987年9月19日,美軍發現伊朗海軍“伊朗”號登陸艦行動異常,判斷它可能在執行佈雷任務。從浮島出發的美軍艦艇和直升機迅速趕赴該水域攔截。率先趕到的美軍直升機發現“伊朗”號正將水雷投入大海。交火後不久,缺乏防禦武器的伊朗水兵慌忙中棄船逃生。次日清晨,美軍突擊隊登上無人看守的“伊朗”號,發現大量未來得及佈設的水雷。由此,伊朗封鎖海峽的證物很快被西方媒體廣爲傳播。

喫虧的伊朗對美軍海上浮島上的直升機和巡邏艇恨之入骨。但憑藉裝備優勢,美軍最終取得這場快艇對抗的勝利。

決定性大戰,伊朗慘敗

1988年,兩伊戰局趨向僵持,但美國與伊朗的海上衝突卻日漸升溫。4月14日,美軍“羅伯茨”號護衛艦觸雷重傷。憤怒的五角大樓決定對伊朗“錫裏”和“薩珊”號鑽井平臺實施摧毀。

4月18日,面對佔據壓倒性優勢的美軍艦隊,兩座伊朗海上平臺在做出微弱抵抗後被炸燬。面對美軍斷然出手,伊朗決心展開武力回擊。伊朗革命衛隊3艘快艇率先出動,對攻擊海上平臺的美艦發動突襲,擊落一架美軍直升機。隨後伊朗海軍也出動護衛艦,重創懸掛美國國旗的“威利·蒂德”號貨輪。

當日13時許,美伊海上衝突達到高潮,伊朗海軍主力傾巢出動,伊朗“約尚”號導彈艇對美軍“溫賴特”號巡洋艦直撲過去,並率先向美艦發射一枚美製“魚叉”反艦導彈。然而美艦很清楚該導彈的技術機密,輕易擺脫攻擊,並用猛烈的炮火將伊朗導彈艇擊沉。14時,伊朗海軍派出“海豚”直升機偷襲巴拿馬籍“斯坎灣”石油鑽井平臺,4架攻擊機急忙將“海豚”趕走,不料伊朗直升機此舉是“調虎離山”,3艘高速駛來的伊朗巡邏艇企圖藉機攻擊鑽井平臺。但這次偷襲仍被居高臨下的美機發現,隨即向衝在最前面的巡邏艇投下集束炸彈將其炸沉。後兩艘巡邏艇見前方已是一片火海,只好調頭撤離。

伊朗快艇的突襲接連受挫,再加上伊朗海軍最現代化的“薩漢德”號護衛艦被美機炸沉,最終這場二戰後美國海軍經歷的最大規模海戰宣告結束。此役之後,伊朗再未實際挑戰美國在波斯灣的海上霸權。(來源|《讀者報》 作者|潛客)

版權申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