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連一門像樣的反坦克炮都沒有的八路軍,原乙未生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命令部隊不要理會,徑直前進,但接下來的一幕就讓原乙未生驚呆了:只見坦克連連被炸燬,威力之大甚至超過了德國反坦克地雷。當時,八路軍最缺乏專業的反坦克地雷,日寇的坦克又那麼猖獗,何不將這些山炮彈改造成反坦克地雷呢。

說起抗戰時期的“地雷戰”,大家可能腦海裏只有《地雷戰》中游擊隊用原始技術和土火藥製造的土地雷。

其實,大量工業化生產的高技術含量的地雷,纔是抗戰時期地雷戰的主角,許多地雷還是進口的,比如構造複雜的反坦克地雷,中國當時大部分兵工廠還製造不出來,那怎麼辦呢?八路軍自然有辦法。

閻錫山送給八路軍一批廢舊炮彈,被八路軍改造成了超級武器

1937年11月,太原會戰接近尾聲,太原面臨失陷的緊要關頭,閻錫山給周公打了個電話,告訴他太原兵工廠有許多武器,想送給八路軍。

大家都知道,閻錫山是個有名的吝嗇鬼摳門兒精,怎麼這個時候突然大方起來了呢?當然不是真大方,因爲太原馬上要失陷了,兵工廠的武器來不及搬走的,只能炸燬,與其炸燬或者被日軍得到,還不如送個“順水人情”給八路軍。

別管什麼原因吧,反正這對武器嚴重缺乏的八路軍來說,確實是一件大好事,於是,周公一番緊張的佈置安排,組織了大量人力,把中國最大的兵工廠之一的太原兵工廠很快就搬運一空,爲八路軍贏得了一大批珍貴的武器裝備。

不過,這些畢竟是晉軍搬剩下的貨底,許多武器彈藥都是“斷碼”的,不匹配現象嚴重,比如有槍沒有子彈,有彈又無炮,其中還有一批規格獨特的山炮彈,但因爲火炮早就停產了,所以找不到發射它們的火炮。

閻錫山送給八路軍一批廢舊炮彈,被八路軍改造成了超級武器

於是就有人說:這就是沒用的垃圾,而且是可怕的垃圾。

但是,我軍自紅軍時代開始就有優良的傳統,對一切“無用”的物資都能充分運用智慧,將其發揮出新的作用,所以,八路軍軍工技術人員沒有放棄這些山炮彈。

當時,八路軍最缺乏專業的反坦克地雷,日寇的坦克又那麼猖獗,何不將這些山炮彈改造成反坦克地雷呢?

說幹就幹,八路軍軍工專家用一截粗大的毛竹筒,在竹筒下面固定一個朝上豎着的大鐵釘,大鐵釘上面再設置一個很薄的木板,在木板上面放上這顆炮彈,最後封上竹筒,一個土造反坦克地雷就造成了。

使用的時候,將地雷埋下,由於竹筒子很結實,日本士兵踩上去是不會爆炸的,可是如果坦克碾上去就不同了,竹筒子受不了壓力就會裂開,炮彈下壓,那層薄板也會斷裂,這樣底部的鐵釘就會像擊針一樣激發炮彈底火,於是炮彈就會轟然爆炸!

閻錫山送給八路軍一批廢舊炮彈,被八路軍改造成了超級武器

這種地雷非常輕便,一個戰士就能揹走,一旦發現日軍坦克,隨時都能埋下。而且山西多溝壑,道路狹窄,日軍坦克很容易就會“中招”,命中率很高。

1938年,被稱爲日軍“裝甲兵之父”的原乙未生,親自指揮日軍第八戰車聯隊,奉命支援在澤縣城下被包圍的日軍,這支坦克部隊在途中就遭遇了八路軍的阻擊。

面對連一門像樣的反坦克炮都沒有的八路軍,原乙未生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命令部隊不要理會,徑直前進,但接下來的一幕就讓原乙未生驚呆了:只見坦克連連被炸燬,威力之大甚至超過了德國反坦克地雷!

原乙未生很奇怪,八路軍什麼時候擁有這麼厲害的反坦克地雷的?竟然還能把坦克炸得飛離地面?他哪裏知道,這些地雷的前身可是山炮彈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