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信部消費品司司長高延敏,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巡視員王東,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副局長王新,國資委協會黨建局副巡視員劉續浩,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王世成、祕書長杜同和、紀委書記陶小年、副會長賈志忍、黨委副書記徐祥楠以及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商務部外貿司等政府部門有關負責人出席論壇,共同見證2018年度中國輕工百強企業揭曉。希望輕工企業認真學習工信部王江平副部長、中輕聯張崇和會長的重要講話精神,發揮百強企業的先鋒引領作用,強化科技創新,不斷提質增效,爲建設創新型國家、爲滿足人民生活美好需要做出新的努力,以優異的成就向建國七十週年獻禮。

強化科技創新 服務美好生活 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高峯論壇在京舉行

6月25日,以“強化科技創新 服務美好生活”爲主題的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高峯論壇在京舉行。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江平出席並致辭。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出席並做主旨講話。工信部消費品司司長高延敏,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巡視員王東,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副局長王新,國資委協會黨建局副巡視員劉續浩,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王世成、祕書長杜同和、紀委書記陶小年、副會長賈志忍、黨委副書記徐祥楠以及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商務部外貿司等政府部門有關負責人出席論壇,共同見證2018年度中國輕工百強企業揭曉。論壇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何燁主持。

論壇發佈了2018年度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中國輕工業食品行業50強企業榜單和中國輕工業裝備製造30強企業。200家企業被授予“2018年度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海爾、美的、格力、茅臺、天能、五糧液、超威、伊利、玖龍、晨鳴等優秀輕工企業名列百強前茅。論壇首次發佈了中國輕工業科技百強企業名單。

強化科技創新 服務美好生活 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高峯論壇在京舉行

王江平首先向百強企業表示祝賀。他指出,輕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優勢產業、重要的民生產業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在滿足消費、穩定出口、擴大就業、服務三農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隨着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輕工業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提升有效供給水平,積極化解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王江平對推動輕工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五點要求。一要增強創新發展內生動力,加快推進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輕工業創新體系的建設。二要繼續深入實施三品戰略,三年多來,中輕聯貫徹三品戰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全行業要持續深入推進,以增品種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以提品質來促進有效供給的提升、以創品牌來樹立我們中國產品的良好形象,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三要推動智能化發展,工信部推動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工作以來,輕工業行業已經有35家企業被評爲試點和示範企業。要繼續促進工業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在輕工業綜合集成應用,推進一批工業互聯網輕工行業平臺。四要全面推行綠色製造,以源頭削減污染物爲切入點,不斷的革新傳統生產工藝和裝備,鼓勵企業採用先進的實用的清潔生產工藝、實現升級改造,加大輕工業行業的節能降耗、減排治污改造的力度。五要攻堅克難穩外貿,積極的拓展多元化的國際市場,鼓勵企業利用跨境電子商務完善國際營銷網絡,推動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產品出口,鼓勵輕工業發揮產能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培育輕工業出口新增長點。

強化科技創新 服務美好生活 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高峯論壇在京舉行

張崇和在主旨講話中指出,多年來,輕工業銳意進取,蓬勃發展,已成爲我國重要的民生行業和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輕工業以全國工業14.4%的資產總額,實現了全國工業近20%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2018年,全國輕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9.6萬億元,利潤總額1.3萬億元;今年前4個月,輕工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7%,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6%,營業收入利潤率5.96%,均高於全國工業水平。今年一季度,我國輕工業在對美出口下降5%的情況下,努力拓展東盟、歐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實現出口總額增長12.4%,高於全國11個百分點。輕工業的穩健繁榮,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而重要貢獻。

近年來,以“百強”爲代表的一批優秀骨幹輕工企業,奮力爭先,創造了驕人的發展成績,體現了強勁的發展動力,作出了巨大經濟貢獻。2018年,輕工業百強企業營業收入2.8萬億元,佔全國輕工業的14.3%;利潤2822億元,佔全國輕工業的22%。輕工百強企業爲全國輕工業經濟穩定運行貢獻了積極力量。

張崇和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峯的必由之路。爲落實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今年首次評價出中國輕工業科技百強企業。其中美的集團科研投入98億元,海爾集團科研投入78億元,格力公司科研投入73億元;名列榜首的美的集團,科技投入佔營業收入比重的3.78%。科技百強企業已成爲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杆,成爲輕工業強化科技創新、服務美好生活的先進典範。

張崇和對發揮“百強”效應,做大做強輕工企業,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五點希望:

科技創新自主化,做大做強輕工企業

2018年度輕工業科技百強企業,平均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2.46%。三年來,中輕聯每年評選100餘項新產品入選《升級與創新消費品指南》;每年鑑定130餘項科技成果;每年評出輕工業科技獎勵180餘項。“十三五”期間,輕工業以高校與科研院所爲主體,建設120家重點實驗室;以骨幹企業爲主體,建設120家重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形成覆蓋輕工全領域的自主創新體系。全國輕工企業,要借鑑科技百強企業經驗,加強自主創新,加大科研投入,攻克短板和“卡脖子”技術,爲企業做大做強找到新的更強大的驅動力。

生產製造智能化,做大做強輕工企業

輕工企業要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智能製造、智慧發展上更下功夫,在綜合集成、協同創新上更上水平,大力推動發展模式向智能化轉變。近年來,共有74家輕工企業的建設項目進入國家工信部智能製造和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試點示範。其中,北京大豪、曲美家居、晨光生物、伊利、蒙牛、奧康鞋業、天能動力、老闆電器、寧波方太、九牧集團、勁牌酒業、瀘州老窖、九陽股份、杭州娃哈哈等都是輕工百強企業。要充分發揮輕工百強企業智能製造發展的先鋒模範作用,引導輕工行業在單一企業智能製造基礎上,全面提升全行業智能化水平,不斷推動我國輕工業向智能製造強國躍升。

經營佈局國際化,做大做強輕工企業

目前,我國主要輕工產品的國際對標率接近95%。皮革、傢俱、五金、造紙、家電等行業的一些企業,在越南、印度、俄羅斯、巴西等國家投資建廠,實現國際化生產經營。海爾、美的、伊利、雙匯等一批龍頭企業通過國際併購,成爲了更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衆多的輕工百強企業成爲國際化的先行者。要大力扶持優秀輕工產業集羣,向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邁進。要引導輕工企業面向全球佈局,讓產品和產能更多走出去,在國際化進程中不斷做大做強自身。

品牌建設高端化,做大做強輕工企業

輕工企業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要求,以品牌建設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做品牌建設的主力軍。據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組織的評價,茅臺品牌價值2996億元,格力品牌價值1040億元,娃哈哈品牌價值478億元,福建恆安品牌價值443億元,瀘州老窖品牌426億元,農夫山泉品牌202億元。許多輕工百強企業成爲品牌建設的典範。要引導輕工企業,積極落實國家“三品”行動計劃,以質量品牌推動高質量發展,以質量品牌滿足消費升級和人民高品質生活需求。要加強品牌培育,發展高端品牌,維護品牌美譽度,賦予品牌新內涵,不斷提升品牌價值,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快速轉變。

協會服務職業化,做大做強輕工企業

行業協會要加強黨建引領,優化人才隊伍,提高服務水平。要深入調查研究,說清行業情況,反映企業訴求。要在科技創新、標準品牌、檢測認證、國際交流等方面爲企業做好服務,要重點扶持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龍頭企業,引領企業技術進步和質量提升。要抓住改革機遇,打造一支職業化團隊,走市場化、專業化道路,爲企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爲做大做強輕工企業貢獻協會力量。

主題論壇部分,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王世成主持,他表示今年的大會主題緊扣當前熱點、契合輕工使命。本次大會是政產學研共商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盛會,是共促輕工企業做大做強的盛會,是更好服務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盛會。希望輕工企業認真學習工信部王江平副部長、中輕聯張崇和會長的重要講話精神,發揮百強企業的先鋒引領作用,強化科技創新,不斷提質增效,爲建設創新型國家、爲滿足人民生活美好需要做出新的努力,以優異的成就向建國七十週年獻禮。中國科學技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孫福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北京兩化融合服務聯盟理事長閆同柱、海爾集團副總裁孫京巖分別圍繞“我國前沿科技趨勢”、“食品行業的品牌與科技創新”、“工業互聯網重塑現代工業體系”、“海爾開放式創新體系”做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各部門負責人、各行業協會負責人、中輕聯直屬各企事業單位負責人、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負責人等400餘人參加論壇。

文 | 記者 王薛淄 圖|張永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