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尹吉 近日,媒體集中報道了屠呦呦團隊關於青蒿素的科研新進展,青蒿素的傳奇故事再次成爲譽滿全球的佳話。回望與青蒿素結緣近50年的漫長之旅,昆藥集團生產的青蒿素系列產品,拯救了全球數以百萬計的生命,創造出生命的奇蹟。與此同時,青蒿素已成爲中國醫藥國際化的先導,推動中醫藥獲得全球廣泛認可。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實現中醫藥國際化,不僅是昆藥自身發展的需要,也寄託着以中醫藥造福人類的夢想。

6月26日下午,記者走進昆藥集團,瞭解了昆藥集團青蒿素產業的探索之路。

緣起青蒿:中醫藥國際化起步

青蒿素被國際社會譽爲“中國傳統中醫藥給人類的最大禮物之一”。 在其研發及產業化的過程中,昆藥集團作爲最初的參與者,爲青蒿素新藥的誕生作出了重要貢獻。

20世紀60年代,在氯喹抗瘧失效、人類飽受瘧疾之害的情況下,屠呦呦接受了國家瘧疾防治研究項目“523”辦公室艱鉅的抗瘧研究任務,該項目動用了超過60家科研機構及大約500名科學家,旨在研發一種新的抗瘧疾藥物。當時,昆藥集團的前身昆明製藥廠參與了此項研發工作,與屠呦呦教授共同踏上了研製抗瘧新藥的艱辛之路。

昆藥集團:與青蒿結緣 打造國際化醫療健康服務提供商

昆藥青蒿系列產品。供圖

1972年,屠呦呦團隊最終發現青蒿素的神奇功效。在1979-1983年四年的時間裏,昆藥工作人員在簡陋的實驗室裏進行了數千次的實驗,並對各種數據、資料進行收集整理。1984年,昆藥成立了中試車間,經過8年奮戰,1987年國家衛生部批准了昆藥集團生產蒿甲醚原料和蒿甲醚注射液兩個一類新藥。自此,昆藥成爲第一家將青蒿素類產品推向國際市場的企業。

探路全球:助力昆藥國際化發展

蒿甲醚從研發到產業化發展,昆藥經歷了中國醫藥體制改革的全過程,成爲國內醫藥產品率先與國際接軌的藥企。不但爲世界醫藥發展做出了貢獻,也加快了中國藥品走向國際市場的進程。

2014年,昆藥集團大股東華立集團定向增資昆藥12.5億元,用於收購北京華方科泰,此舉使得昆藥集團擁有了青蒿素業務完整的產業鏈,成爲全球最大的抗瘧藥原料藥生產基地,也是全球品種最全的抗瘧藥品供應商。

昆藥集團:與青蒿結緣 打造國際化醫療健康服務提供商

昆藥集團生產線。供圖

經過在非洲地區近20年的耕耘,昆藥青蒿素類產品已成爲非洲最好的中國抗瘧品牌之一,拯救了數百萬的生命。昆藥就此積極加快“走出去”,不僅在肯尼亞、尼日利亞、烏干達和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設立了子公司,還在非洲40多個國家完成了抗瘧藥品註冊經營手續。昆藥員工與非洲人民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成爲非洲國家瞭解中國、認識中國的民間大使。

在青蒿素產業化、國際化的積澱上,昆藥繼續在創新中將中國青蒿素產業發揚光大,推動中國醫藥產業國際化發展。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二次開發領域,昆藥集團與屠呦呦教授團隊合作的“雙氫青蒿素片治療紅斑狼瘡項目”,2018年已進入臨牀二期,該項目有望填補紅斑狼瘡有效治療領域的空白,爲人類治療免疫性疾病作出重大貢獻。

戰略升級:“產品走出去”到“產業走出去”

以青蒿素產業爲切口,昆藥帶動更多的傳統中藥走進國際市場。20世紀初期,昆藥從亞太地區,向非洲、北美洲開展三七系列產品的註冊及市場推廣工作,開啓了三七藥用價值推廣的國際化浪潮,不斷推動我國傳統中醫藥國際化進程。

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下,昆藥海外戰略轉型升級,從“產品走出去”到“產業走出去”。在非洲,昆藥已初步完成烏干達診斷中心項目規劃,並計劃在此建立醫療中心等項目,開展藥品或醫療器械的本地化生產,持續助力非洲整體醫療水平的提升,推動中非醫療衛生合作;在北美,昆藥先後投資美國Rani、CPI、RiMO等國際創新藥物研發平臺,堅持發展創新藥、走國際化研發創新道路;在中亞,烏茲甘草項目已正式啓動,並將以此爲起點從“中亞經濟圈”輻射 “歐洲經濟圈”。未來,昆藥將持續加快推進中醫藥國際化進程,不斷深耕大健康領域,立志成爲國際化醫療健康服務提供商,助力構建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力爭造福全球人類健康。

昆藥集團:與青蒿結緣 打造國際化醫療健康服務提供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