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崗位是“Account Manager”(客戶經理 ),我的boss JW強調了好幾次,你是管理客戶,不是Sales,手機從工廠BNMT(506工廠)出貨賣給全國代理商,再通過分銷到零售門店,我們不用直接做銷售拿訂單。同時,老外們一般先設立新加坡或者香港作爲亞太總部,再計劃進入中國,招募一衆“港仔”管理層,諾記從中國區的sales 老大到大區總經理,從高級客戶經理再到市場營銷,幾乎清一色港人, 大陸管理層員工我能記得的只有JW和傅蕾女士兩位。

追憶藍色巨塔(二):諾基亞14年,當年那些Maggie、Chris、Jennifer們如今怎樣了?

(圖片來源/獅子王攝影)

鈦媒體注:“藍色巨塔”回憶錄(原文標題爲《藍色巨塔》),系一位多年外企管理人員 Maggie(麥琪)獨家授權鈦媒體發佈的個人專欄。作者麥琪女士曾有超過十五年的外企職業生涯,親歷了外企巨頭在中國的巔峯時期、衰退時期,同時也是裁員潮的見證者之一。

專欄文章中的敘述,提供了對於中國外企二十年的獨特視角和觀察切面,內含大量珍貴的史料圖片(均經過當事人授權發佈)。每一部個人史,都是一次無限接近真實商業歷史的切面。下文爲《藍色巨塔》專欄(持續更新中)的第二篇:《巨塔初現:1997~2002》。

巨塔初現:1997~2002

我的大學,坐落在上海西區的仙霞路。整個四年,我讀着乏味的“計算機和電子電器工程”,狀態如同村上春樹筆下的渡邊和青豆,迷惘中述說着孤獨和無奈。毗鄰兩條街,就是高檔寫字樓-新虹橋CBD。

課餘,我和同學常常散步到那裏,會看到穿梭在高樓間的老外和外企員工們腳步匆匆,神色專注,似乎都趕着去解決世界難題。有一次,我問我的好朋友,“你以後要過怎樣的生活?” 他指了指新虹橋的寫字樓,“去外企唄,至少,當我要買個空調買個電視機,不用考慮價錢!”畢業不久,他真的去了3M,再後來去了GE。

去洋行(舊上海的外企)上班,實現短期的收入目標而選擇更爲自主的生活方式,也是上海灘歷史以來的價值觀,從我們的曾祖父輩就有這個傳統。

2000年前的諾基亞(暱稱“諾記”) 上海辦事處就位於東方國際大廈D座六樓,接到諾記錄用電話的那一刻,想起和3M同學的對話,小心臟還激動了一下。談offer時,我斗膽說了一個數,歐洲資本家根本沒有討價還價,這個數是前東家中日合資的三倍。

“少年不識愁滋味”:從諾基亞手機部開啓的職業生涯

追憶藍色巨塔(二):諾基亞14年,當年那些Maggie、Chris、Jennifer們如今怎樣了?

(圖源2:東方國際大廈,上海灘最早的寫字樓之一)

和我所在的手機部相比,諾基亞通信網絡部(即“網絡部”)成立更早,當年和貝爾阿爾卡特、愛立信等通信設備巨頭比拼江湖。

諾基亞手機部,是在1992年由約瑪.奧利拉確定戰略、在全球陸續組建辦事處以及分公司。在集團內部,手機部地位和大兒子網絡部不能抗衡。不過,“手機部”這個新生的小兒子一發不可收拾,在家族裏迅速嶄露頭角,鋒芒畢露,逐漸得到家長們的寵愛。手機部的員工更多來自消費行業,和網絡部的工程師和TOB銷售文化大相徑庭。爲此,在公司內,彼此溝通和相處並不那麼和諧,手機部同事性格活潑,做事張揚,我後來聽說這是很被網絡部DISS的,說“手機部同事走路橫着走,腰上還插着兩把飛刀的架勢”......好在業務增長迅速,兩部門各自獨立特行。

彼時,華東區手機部老大JW,上海第一批外企精英的模樣,身形高大帥氣,走路帶風說話利索,容不得你多問幾句;祕書Chris,就是電話通知我來上班的,大眼甜嗓,很職業不好接近的樣子。和我一起入職的還有兩個小夥伴,三個人組成一個“sales,marketing,merchandising”完整的team開工了。Onboard 那天,一個正式的通知郵件已經落在收件箱中——相比較國企的一味遵循領導,漠視普通員工的制度,感受到外企的專業和尊重。

追憶藍色巨塔(二):諾基亞14年,當年那些Maggie、Chris、Jennifer們如今怎樣了?

(圖3:上海弄堂裏的敏敏、靜靜、範範成了寫字樓裏的Maggie、Chris、Jennifer,香港半山。照片已獲授權,拍攝於1999年。)

加入不久,我發現中國區的諾記移動通信部門是一個香港員工全面“統治”的局面。就說全國代理商,當時還是水貨氾濫的時代,科耀,長遠等都是從南方發家的香港公司,另加一個美國上市公司蜂星,這三家幾乎壟斷了產品代理渠道。同時,老外們一般先設立新加坡或者香港作爲亞太總部,再計劃進入中國,招募一衆“港仔”管理層,諾記從中國區的sales 老大到大區總經理,從高級客戶經理再到市場營銷,幾乎清一色港人, 大陸管理層員工我能記得的只有JW和傅蕾女士兩位。

這是常態,外企初入北上廣,歐美人管理東南亞和港人,港人管理大陸人。多年的殖民經驗和英語溝通,無論是高級打工還是做代理商發財,北上都是一條飛黃騰達之路。同時,北上廣一批當地年輕人在那個年代加入外企,除了諾記、摩托、愛立信、西門子等科技IT行業之外,寶潔、聯合利華、兩個可樂,都培養了一批外企精英,通過快速學習和努力打拼,成長爲頗有建樹的打工皇帝和職場精英,今天依然是中流砥柱活躍在各種體制的企業裏。

初現的藍色巨塔,記憶裏沒有虛浮的“情懷”和“996”的DISS,更多的是職業技能的專業培訓和職業素養的潛移默化,高素養的領導者不用談太多情懷,高水準的公司不用過多強調製度。

追憶藍色巨塔(二):諾基亞14年,當年那些Maggie、Chris、Jennifer們如今怎樣了?

(圖4: 諾記手機全國市場營銷團隊的team building,泰國。約拍攝於2000年)

加入時,諾記正在銷售經典永流傳的N8110,對了,就是那個彎彎的香蕉型的,零售八千大洋,不是一般的貴!同時,新產品N6110(變色龍)正計劃着發佈會。我很快弄清楚了工作的目標和內容。崗位是“Account Manager”(客戶經理 ),我的boss JW強調了好幾次,你是管理客戶,不是Sales,手機從工廠BNMT(506工廠)出貨賣給全國代理商,再通過分銷到零售門店,我們不用直接做銷售拿訂單。

那我的工作和目標是什麼呢? 就是出差到管轄的省市甚至縣城,搞清楚代理商的通路,市場的情況,渠道和消費者的反饋,通過市場活動和零售執行提高諾記手機的市場份額,份額,份額!此後,份額成了我和同事們十數年的KPI!我還發現,除了公司和老闆規定的會議,我的出差,日常等工作都需要自己計劃和安排,老闆是很少話的,有事都是發郵件的!於是,我每天工作結束後,不管在哪裏有多晚,都要給boss寫一個小郵件, “Dear JW, today i have visited...., i found that .....balabala...",除了當日的情況, 還要有insights(觀點), summary(小結),follow-up(跟進), 這個好習慣陪伴了我多年,幫助我及時解決問題和提升效率,此外還有個目的,得讓他知道我在工作啊!

和以往的國企經歷及中日合資比較,我覺得新工作很有意思,第一,有着明確的目標,第二,老闆不會管你,需要自我計劃,自我激勵和自我執行!第三,生意好像自己長腿會跑起來。最後,這是和Jason 一樣水準的公司,出入高檔寫字樓,出差協議五星級酒店,這點在那個階段很重要。和大部分的年輕人一樣,我有着一點和老同學比較的虛榮心,有着相對狹隘的對"成功"的定義,需要讓別人知道我還過得不錯。

帶着初入職場的興奮和熱情,勤快和拼搏,無論酷暑還是寒冬,我都會親自去銷售現場仔細觀察,到客戶公司詳細詢問,遇到問題馬上跟進,對細節一絲不苟,對客戶信守承諾。隨着天時地利人和,銷售和份額就像長腿似的飛奔!

我乾的還不錯,管理的浙江和江西省,諾記手機市場份額一路從8%飆升到35%!而諾記的獎勵,來的那麼迅猛,我收到一封出乎意料的邀請郵件:

Maggie Yan,由於你傑出的表現,獲得1999年全球Pinnacle Sales(頂尖銷售)榮譽, 現邀請你和一位家人去瑞士領獎,地點是 St. Moritz......

是去瑞士,還不是日內瓦和蘇黎世,直接奔赴一個陌生的地點?我私下查了 St. Moritz,原來這裏是著名滑雪勝地曾經舉辦奧林匹克滑雪比賽。

追憶藍色巨塔(二):諾基亞14年,當年那些Maggie、Chris、Jennifer們如今怎樣了?

(圖源5: 直升機載着 Pinnacle Sales 到阿爾卑斯山頂。拍攝於2000年)

諾記爲Pinnacle Sales和家人買了公務艙來回的機票,安排明星運動員入住的酒店,還配備了全套的滑雪衣和裝備。

有一晚,在童話般的冰雪世界中,夜空升騰起一片煙花,隨之“NOKIA”五個字母閃耀在阿爾卑斯山頂,大家歡呼起來,激動地乾杯。那一刻,我被感動到,覺得這是夢想被觸碰,理想被撞擊的moment,決心要更加努力更加進取。

追憶藍色巨塔(二):諾基亞14年,當年那些Maggie、Chris、Jennifer們如今怎樣了?

(圖6:亞太區的Pinnacle Sales合影,珍貴的照片中有輝煌時代的中國區核心領導層,2000年分佈於亞太其他區,互相還不認識。)

追憶藍色巨塔(二):諾基亞14年,當年那些Maggie、Chris、Jennifer們如今怎樣了?

( 圖7:爲我頒獎的芬蘭管理高層 Nigel & Urpo)

藍色巨塔初現的時代,不得不聊聊國家級代理商(簡稱“國代”)。

真正的主角們還沒有完全出場,而彼時的角色,更多是先驅或者先烈,有很早掛了,有中途退場,也有堅持到今天的常青樹!

【科耀】

如同名字,是一顆耀眼的科技之星,從香港一路北上經廣東發達到華東,老闆始於做水貨生意,應該從摩托開始,代理諾記時已經家大業大,華東辦事處的普通員工,見到科耀還要禮讓三分。後來因爲水貨稅務涉事,老闆遭遇牢獄之災。科耀的地方合作伙伴也已經掙到第一桶金,各自在領地內繼續着通信生意,而江湖再無科耀。

【蜂星】

美國上市公司,摩托羅拉時代已經是頭牌的代理商,各地成立了小蜂星,深入四五線城市,還有更多小蜜蜂加入,隨之一張代理網絡如日中天,疏而不漏。諾基亞和蜂星,兩大巨頭一拍即合,在合作中,無論代理的產品款數,還是營業額和規模,都是當時代最強的聯手,一直持續到諾記輝煌年代。小蜂星們比大蜂星更厲害,各地如諸侯般既獲得大蜂星的資源,又佔據地方優勢,當大蜂星由於各種原因走向衰敗時,小蜂星,小蜜蜂們還是屹立不倒,今天,他們依然在通信圈立足,只是涉及業務千差萬別,公司名字也改成“蜂X公司”,追溯源頭,大家心領神會。

【長遠】

香港上市公司,也曾是第一批國家級代理商,當年的風頭並不如科耀和蜂星,我們和長遠也從第一代專賣店開始合作直到渠道模式改變,業務佔比也逐漸降低。今天,長遠倒是一顆常青樹,從分銷手機業務轉型到科技,互聯網投資,老鷹基金活躍在通信和互聯網圈。

長遠的劉主席還熱衷諾友薈的各項活動,而當年的科耀和大蜂星已罕見蹤跡。

【PTAC(中國郵電器材)】

源於諾記的手機工廠(內部稱BNMT)。論國家級代理商的地位,應該是C位主角,屬於流水的品牌鐵打的渠道硬核之一!這裏僅僅提一筆,後續的合作是諾記合作最久最緊密的夥伴之一。

還有幾個公司,北邦、聯強等等在我的腦海閃現,他們都出演過幾集,只是劇本太長,角色太多,很容易被江湖淡忘。

追憶藍色巨塔(二):諾基亞14年,當年那些Maggie、Chris、Jennifer們如今怎樣了?

(圖8:N8810發佈會,長遠劉小鷹主席(右)和芬蘭高層Nigel 2002。劉小鷹供圖,已獲授權發佈。)

就在產品廣受歡迎、國代表現也不錯的時代,諾基亞全球總部還是確立了深耕渠道的決心,區域分銷和零售商的地位也重要起來。僅僅加入一年多,華北、華東和華南的三個 Account Manager(巧合,三個女生!)跟着華東區老大JW,帶領一支地方軍團登上了阿拉斯加的郵輪。

這應該是手機圈第一次incentive trip(獎勵旅遊)。作爲獎勵優秀渠道商的重要活動,爲了取悅客戶,旅遊目的地定標偏僻冷門的阿拉斯加,不知道當年誰的主意?

此後,手機圈二十餘年傳承了這個活動,從諾記、三星到華爲和本土品牌。只有一個公司對此不屑,就是Apple,這應該是蘋果的個性和風格使然,保持品牌極度的尊貴和稀有,並不需要取悅某個國家的文化和客戶,但前提是——你一直要昂首闊步遙遙領先,讓消費者對你趨之若鶩。

再來看當年船上的人物,曾是中國東南北最重要的區域代理商(圖源10,看看能識別哪幾個風雲人物?)。和今天一樣,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有一個曾經的上海零售巨頭,不止一次在席間問大家,按日進斗金計算,我未必能排在上海灘前十名,不過,在閘北區總能排個前三吧?用周立波的話說,是模子!(上海話,稱呼非常厲害的角色)

而今回望,不少“模子”沒有等到紅利持續增長和爆發的時代,已經從頂峯墜落,甚至銷聲匿跡。他們後來經歷的商業和人生,沒有所謂最好的和最壞的,不過摻雜着生意場的命運,和個人選擇的未來。只是,過早的跌落,讓大家倍感遺憾和唏噓。如果把時間軸放長再放長,誰能保證我們能夠逃脫命運的捉弄和時代的淘汰呢,更何況大家都要面臨生老病死,無非有些人早一點遭遇罷了。

追憶藍色巨塔(二):諾基亞14年,當年那些Maggie、Chris、Jennifer們如今怎樣了?

(圖9:華東總經理ZJW(左二),區域重點代理商零售商合影,阿拉斯加遊輪。拍攝於1999年。)

追憶藍色巨塔(二):諾基亞14年,當年那些Maggie、Chris、Jennifer們如今怎樣了?

(圖10:中國東南北 Account Manager 在阿拉斯加遊輪合影。拍攝於1999年。)

曾經的管理層,都去哪兒了?

我知道你還要聽啥?聊一聊大家關心的管理層(排名不分先後,華東優先)。畢竟當年,職場新人進入一個有腔調的外企,第一件要事,就是“八一八”老闆們。

我認識的當年中國區手機老大,是馬來西亞華人David Ng黃良德先生(圖6,左二),他於1995年在上海貴都賓館設立諾基亞辦事處,一位只會講不認識中文的慈祥老先生,招募了史上第一任祕書兼翻譯Chris Qin, 售賣的機型是N2110。

時任上海聯通市場部總經理的張毅偉先生,到今天還清晰記得,黃先生用謙卑的態度拜訪客戶,介紹產品,獲得客戶的認同,並下了第一批訂單。黃先生在北京總部一直做到退休,在中國期間收藏了不少文物寶貝,退休前和我們一一道別,說有大幾箱的船運回馬來西亞,其中有一件藏品是某某年代的皇帝龍袍。後來的聯繫和消息都少了,希望他健康快樂享受退休時光!

老闆們不負衆望,基本清一色三十出頭男士,大部來自香港(屬蛇居多,年代參考香港當紅明星)。其中一位很認真的告訴我——“屬蛇、A型血、加上天秤座”三位一體,是最聰明的人,後來發現不就是他嗎?這個梗我記了好多好多年,他用二十年的經歷證明這句話沒錯,且聽後續分解。

華東總經理JW是我第一任老闆,兩年裏他好像只責怪過我一次。在廈門的N6110發佈會開場前,我和Jennifer 因爲逛街差點遲到,電話那頭有點生氣,“Maggie,客戶可都到了!” 可能因爲太nice,而且不是港仔 , 我們東區總覺得缺少一些認可和鼓勵。兩年後,第一次感受到外企的人事說變就變——JW 移民加拿大了!

追憶藍色巨塔(二):諾基亞14年,當年那些Maggie、Chris、Jennifer們如今怎樣了?

(圖11: JW提供,華東區總經理JW(前排左五)和團隊青島outing。攝於1999年)

任偉光(Ray Yam),我加入時的中國區手機銷售老大,也是我的Final面試者,算我的“伯樂“吧。記得面試結束前,他用流利的廣東普通話問,maggie, 你英文如何,我們現在用英文聊幾句吧。(講真,當時英文真不怎麼樣,好在有所準備,應付過關) Ray 2001年底離開諾記後,職業生涯就很傳奇,他可能是經歷最多手機廠商的高管之一,而且經歷的手機廠商都已經成爲歷史。諾記不算,有西門子,摩托羅拉,LG, HTC等,都在剛剛看到輝煌的1-2年裏掛掉,如果他來談論手機廠商的興衰一定很有料。他令我很佩服的一點是,歷經江湖的風波和挫折,今天再飲一杯咖啡,還是談笑風生,和當年面試我的Ray沒有太大分別,現在天音控股擔任輪值CEO。相比較,不少諾友在聚會時,狀態大不如前,一派人間正道是滄桑!如果和Ray 比較,你們是不戰而退啊!

追憶藍色巨塔(二):諾基亞14年,當年那些Maggie、Chris、Jennifer們如今怎樣了?

(圖12:中國區銷售總監Ray在N8310發佈會,攝於2001年。)

Ray和華東很有緣,在JW移民後代理了幾個月總經理。很快,我們迎來了一個特別的Boss, Keith Lee也是港仔,他來自快消行業,對於merchandising(零售陳列)的要求近乎苛刻,把我們折磨地夠嗆。比如週末,是零售的高峯期,他永遠在零售現場,但凡看到機模,海報或者促銷員不夠規範和精準,我們一定接到“奪命call”,每個工作日都往死裏查零售執行,每個週末都戰戰兢兢,也養成了週末巡店的”好習慣”。

他學上海話,用陰陽怪氣的上海話稱呼我們的名字,給大家起外號。他叫祕書 Rainbow 爲“ringring”,於是小姑娘有了一個很俗的名字“玲玲”,把”Ingrid”叫小英,也從洋名直接降級到弄堂小妞,他用上海話叫我的英文名,變成麥吉。還喜歡八卦,這種氛圍讓我們工作之餘特別歡樂,至今回味冷俊不禁。

追憶藍色巨塔(二):諾基亞14年,當年那些Maggie、Chris、Jennifer們如今怎樣了?

(圖13:華東總經理 Keith Lee(後排左四) 和團隊東方國際大廈。攝於2001年。)

職場菜鳥階段,遇到JW/RAY/Keith 做老闆,是非常幸運的,相當於一個低段位的選手遇到幾位高段位的教練。

每天日常和老闆們“過招”,非常鍛鍊人,而每個人的強項值得你努力學習和追趕。比如,Ray 擅長講戰略,很多points讓人畢生難忘,他說,“一項工作的業務量非常重要,這決定你的未來,選工作時就會考慮這是多大的生意、潛在的增長,而不僅僅是雞毛蒜皮的小利益和工作地”。

Keith在上海莊臣的零售和市場經驗,讓我在被折磨中迅速成長,在後期的零售背水一戰時有一定的準備;JW是魔都優秀青年代表,骨子裏的價值觀即通過讀書和努力獲得體面的工作和生活,並實現自身價值,雖然說不上遠大抱負,也足夠實用和認同。

我在巨塔初現時代,得到第一次升遷,從管理兩個省promote(升職)管理全華東的渠道和客戶,從Account Manager變成 Regional Sales Manager,職級從八升到九。在員工數精簡的歐美大公司,要混個工作並不難,

因爲平臺夠大,產品夠強,你有運氣加入,靠一些基本的skills。比如郵件溝通,PPT,平均以上的業績是能夠“混跡”很久的,但是,要想升遷就不是那麼簡單了,一則機會特別少,二則平級升遷後管理難度大,一般喜歡外招一個擺平團隊。

我個人而言,業績優異,工作又拼命,Keith給了我這個機會,我突然成了親密同事的小boss——而這個轉變大家都不是很適應。在後面的一年裏,小夥伴們離開大半,而我第一次招募新團隊,工作起來得心應手。初次體驗“辦公室政治”,我認爲“辦公室政治”是個中性詞,不管大小老闆都需要合力的團隊成員,這和工作能力關係不大,重要的是要deliver結果。

那個時代,培訓已經緊鑼密鼓蜂擁而來,從“I will not complain”(我從來不抱怨的經典團隊建設),到諾記全球普及的Navigation(導航:培訓課程), 到級別更高的Compass(指南針:培訓課程)。業績表現好的員工被輪到的概率也不少,比如總經理級別都要參加Campass, 我們這個級別的可以輪到Navigation. 培訓地點很吸引人,起碼飛到亞太新加坡,更有飛到芬蘭的,要歷經一到兩年好幾期,培訓時結識海外的同事,見識他們的行爲和文化,可謂大開眼界和長見識!

追憶藍色巨塔(二):諾基亞14年,當年那些Maggie、Chris、Jennifer們如今怎樣了?

(圖14:Navigation 培訓營亞太同事合影,新加坡。攝於2002年。)

結束這篇之前,有個人物,必須出場了。

這位男士,英俊瀟灑,二十年不老的容貌,二十餘年叱吒 TOP 手機品牌圈,從愛立信到諾基亞到三星到今天如日中天的華爲,每一個節奏都是那麼狠和準!

你們猜到了——他是Andy Ho,曾在2002年擔任諾基亞華東總經理,也是諾基亞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在諾記總部接近尾聲的時代,曾創造了年銷售8000萬臺——這是十年前,當時手機市場容量不到3億臺。2018手機市場容量4.9億臺,銷售量超過八千萬臺的除了華爲(Andy已經在華爲了,這是在挑戰自己嗎?),還沒有一個廠商做到過。

追憶藍色巨塔(二):諾基亞14年,當年那些Maggie、Chris、Jennifer們如今怎樣了?

(圖源16:華東區總經理Andy Ho(左三)和客戶合影,澳大利亞2002)

巨塔的建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高歌猛進的2000年前後,冒出兩個意想不到:路子怪異的玩家,一個手機中的戰鬥機“波導”;另外一個是學習毛主席農村包圍城市的“TCL 萬明堅”。

高額的渠道利潤,下沉的渠道模式,在一個省、一個市、一個縣建立根據地,圍剿洋品牌的戰爭全面爆發了。而諾基亞還是利用產品優勢,藉助營銷,以國代分銷爲主,省級夥伴爲輔的模式。

很顯然,這一波衝擊直接而激烈,部分地區份額開始節節敗退,丟失份額的地區開始蔓延。藍色巨塔告別了初現的時代,即將經歷一段鳳凰涅槃和重生。【本專欄授權鈦媒體APP獨家線上發佈,原文首發於作者微信公衆號:“麥琪的大喪小確幸職場之旅”】

*《追憶“藍色巨塔”》系列的下篇預告:《巨塔輝煌:NOKIA 2003~2008》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