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银幕上雍正帝的形象有褒有贬,有说他寡薄少恩,也有说他残暴不仁,还有说他勤政爱民。真实历史中的雍正帝,其实是一个挺有作为的皇帝,在位13年勤勤恳恳,三更睡五更起,为国为民操碎了心,为“乾隆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是在推行一些政令的时候手段强硬了点,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叫“任何的变革都必然都伴随着腥风血雨。”

雍正能取得帝位,有个不可忽略的因素,看看史学家们怎么说

很幸运,雍正帝在九子夺嫡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仔细想想,雍正帝能战胜二爷和实力雄厚的八爷离不开府邸众多谋士的出谋划策。其中就有一位谋士叫戴铎来着,史学家范文澜等人觉得“雍正帝的成功是因“倚信满人戴铎之谋划”的结果。”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这一重要因素雍正帝要取得帝位有点困难。

雍正能取得帝位,有个不可忽略的因素,看看史学家们怎么说

先来说说九子夺嫡到底是哪九子?他们的心腹又有哪些?

1、以大阿哥为首,心腹有纳兰明珠,余国柱、佛伦。

2、二阿哥胤礽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被立为皇太子,那时他只有两岁,可以看出康熙对这个儿子还是比较倚重的。以他为首的有索额图、格尔芬、阿尔吉善、苏尔特、哈什太、萨尔邦阿、杜默臣、凌普、阿进泰、苏赫陈、倪雅汉、齐世武、托合齐、耿额、鄂缮。

3、三阿哥实力比较弱些,他的主要心腹只有陈梦雷、李绂这两位仁兄,可以看出其实他和大阿哥在九子夺滴中胜算不大。虽然大阿哥有纳兰明珠挺着,但还是有点势单力薄。

4、四阿哥也就是本文主角雍正帝,他还是培养了不少心腹,大多是能臣干吏,数量可能没有八阿哥多,但个个份量都不轻。如:十三阿哥胤祥、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张廷玉、隆科多、年羹尧、马齐、戴铎、鄂尔泰、田文镜、李卫

5、八阿哥这位仁兄问鼎帝位的希望挺大。他的心腹有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禵,裕亲王福全、满都护、景熙、吴尔占、苏努、阿布兰、佟国维、阿灵阿、揆叙、王鸿绪、阿尔松阿、鄂伦岱、何焯、秦道然、张廷枢、普奇、马尔齐哈、常明、徐元梦、巴海、法海、查弼纳、萧永藻、高成龄等等。

雍正能取得帝位,有个不可忽略的因素,看看史学家们怎么说

从上面可以看出,对于夺嫡之争其实已然形成了三足鼎立。二阿哥作为太子(秘立太子,将诏书藏于正大光明匾后是从雍正帝开始的)未来的储君,拥护正统的人自然不少;四阿哥接纳了戴铎的策略,在朝中内外兄弟之中培养起了自己的势力;八阿哥私结朋党,还有三位兄弟的鼎力扶持,势力也是不容小觑。

雍正能取得帝位,有个不可忽略的因素,看看史学家们怎么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夺嫡之争中,取得最后胜利的是雍正帝,不是偶然的。戴铎在这场夺嫡之争中的作用不可忽略。戴铎给雍亲王写过许多信,在秘信里说:“要处理好父子兄弟关系,广开言路,招贤纳士。对不得志或已得志之人施以小恩。在朝中安插自己的亲信,在江南富庶之地培养自己的心腹。到时候要人有人要钱有钱。"雍正帝在回信中斥责道:"如果我想参与夺嫡,我不会接纳你的建议按你说的那样做,以后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就不要说了,否则定治你的罪。”雍正帝嘴里这么说,但实际上他却是按戴铎说的那样做,李卫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李卫便是雍正帝安插在江南的心腹。要是不去处理兄弟关系,又怎么会得到十三、十六、十七阿哥们的支持。

雍正能取得帝位,有个不可忽略的因素,看看史学家们怎么说

可以认为雍正帝能取得帝位,戴铎的谋略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史学家范文澜等人说:“雍正帝的成功是因“倚信满人戴铎之谋划”的结果。”也不是毫无根据空穴来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