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電腦操作,不讓多餘操作浪費你的生命

近幾年,奶酪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到過年春節期間,我都有重裝一下電腦。我會重裝系統、刪除不必要的文件還有升級電腦操作習慣。

就像是爬樓梯一樣,在沒到達上一層時,我只管爬樓梯,中間不做停留,直到達到了新的樓層,我會稍做停留整頓,以一個新的狀態繼續爬樓梯。

本文是在去年的這個時候第一次發佈,也是「高效方法論」系列文章的開頭第一期,講的是高效電腦操作,減少電腦使用中不必要的操作。

能一步就做好的,絕對走兩步,那麼,「極簡主義」便是其中的指導思想。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學習,極簡主義總能讓我們把事情化繁爲簡,擁抱高效。

極簡主義並不是追求事物的更加簡單,而是事物應該儘量保持簡單,換句話說叫做簡潔。

要做到簡潔,我們要掌握一個叫做奧卡姆剃刀的原則,奧卡姆剃刀是一個著名的哲學命題,如果放在我們今天要講的電腦操作上的話,其核心內容是:如果能簡單做到的,就不要複雜地去做。

簡化電腦操作,不讓多餘操作浪費你的生命

01桌面管理

1、簡單美化

以高效爲宗旨,我向來是反對使用桌面美化軟件的,類似於動態壁紙,活動小窗口,花哨的Dock欄,這些分散注意力的軟件一概不用,我們需要高效工作,就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桌面上。

當然,一些樸實無華的簡單美化也是有必要的。

比如使用軟件 StartIsBack 來使任務欄變成透明,使用軟件 TrueLaunchBar 來使任務欄居中,需要全屏幕工作時,使用叫 Taskbar Control 的小工具來隱藏桌面底部的任務欄,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最大化,支持快捷鍵迅速切換,對於小屏幕電腦來說非常有用。

2、虛擬桌面

Windows 10 新增了一個類似於 OS X 中的 Mission Control 的任務視圖, 使用快捷鍵 Win+Tab 打開後,所有運行中的窗口都會整齊的排列好,用於切換務窗口非常地方便。

同時,在右下角有一個虛擬桌面的按鈕,可以用於新建一個虛擬桌面用來規劃適合你的工作空間,當任務窗口過多時,你可以把桌面1用於工作,桌面2用於聊天類窗口。操作方法也很簡單,按住窗口拖動到新的虛擬桌面就可以了。

3、托盤圖標

桌面右下角的托盤圖標過多會帶來壓力,將那些不需要顯示的圖標通通放入三角圖標上,可以讓桌面顯得乾淨整潔。有時候你還需要刻意地將一些圖標(比如QQ、微信)放入三角圖標中去,讓你專心工作。

對於輸入法的懸浮圖標,大部分輸入都是支持隱藏懸浮圖標的,你甚至還可以把輸入法的托盤圖標也一併隱藏。方法是 Win+I 打開「系統設置—>個性化—>任務欄—>打開或關閉系統圖標」,將輸入指示設置爲關閉。

那如何知道自己處於何種輸入狀態呢,我的方法是將當前輸入法以外的所有輸入法,包括系統自帶的英文輸入法全部刪除,因爲現在大部分輸入法都支持中英文切換,這一點可以讓你免去無數次輸入法切換的煎熬。

02 快捷啓動

使用電腦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登陸 微軟賬號,微軟的的同步功能比印象中的要強大,它可以保存你的電腦偏好設置、郵件、日曆、UWP存檔,收藏夾等,讓你可以在另一臺電腦上一鍵同步你的使用偏好。

1,開始菜單

開始菜單是啓動應用程序的絕佳選擇,它整合了消息預覽、程序啓動、搜索、UWP應用、設置等功能,在任何時候按下 Win 鍵就可以進行選擇操作,無需切換程序,這一點在最大化窗口工作時尤爲方便。

在任意應用程序、文件夾上點擊右鍵菜單,選擇“固定到開始屏幕”就可以加入開始菜單的磁貼中去。

磁貼的大小可以調整,把鼠標放在開始菜單的邊框的上邊和右邊,鼠標就會變成雙向鼠標,往外拖動,磁貼就會變高和變長。

拖動磁貼可以進行編組,動態磁貼可以預覽信息,天氣類應用,資訊類應用,消息類應用,日程管理類應用非常適合動態磁貼。

我的磁貼使用習慣是:

1、我會將所有可能用得到的軟件應用都貼在磁貼上,這會比用搜索軟件更快,比啓動軟件更加原生。

2、將磁貼分爲四排,第一排是資訊類應用,使用動態磁貼,第二排是常用軟件,第三排第是輔助工具。

3、同類型和類似使用場景的軟件放在一起,同時不建議使用磁貼文件夾功能,追求即點即用。

4、我會將左側的"所有應用"菜單隱藏起來,在 "設置—>開始" 中 取消勾選 "在開始菜單中顯示應用列表"。

5、如果你想把不是 .exe 的文件放入磁貼,比如.bat文件,可以在右鍵菜單新建一個“快捷方式”,在“位置”選項輸入”cmd /c D:Desktop批處理.bat“,也就是在文件路徑前面空一格加上”cmd /c“。

簡化電腦操作,不讓多餘操作浪費你的生命

2,Cortana小娜

按下 Win+S 或者 Win+Q 也可以快速打開Cortana小娜,支持語音,也直接輸入文字命令,按下 Win 鍵顯示開始菜單後,雖然沒有文字輸入框,但已經可以直接使用文字命令了。

比如我們要用到截圖功能,只要輸入"截圖"就會馬上找到截圖工具,要打開"控制面板",只要輸入"控制"就會顯示"控制面板"選項。

Cortana小娜支持英文搜索,比如輸入"control" 也會顯示"控制面板" ,同時也支持拼音搜索,比如輸入"kongzhi",同樣會顯示"控制面板"。

3,UWP應用

UWP應用是一種可以在任意 Windows 10 系統上都能運行的應用,包括電腦,平板,手機等。UWP應用的優勢在於一鍵安裝一鍵刪除,啓動速度快,沒廣告彈窗,沒有流氓軟件捆綁,隨取隨用、方便快捷。

桌面版的QQ臃腫不堪啓動速度極慢,但使用UWP版的QQ情況則完全不一樣了,還是淘寶的旺信也一樣。但 UWP 應用相比 EXE 程序,功能也受到了很多限制,有時你需要同時安裝 UWP 版應用和 EXE 版程序。

4,快捷啓動

通常我快捷啓動程序的方法有三種:第一是上面所說的開始菜單,需要時單擊啓動。第二是任務欄,將最常用的程序鎖定到任務欄。

第三是開機啓動,需要一直運行的程序可以設置爲開機啓動,比如 WGestures,Listary,護眼寶,這些軟件只佔用一點點資源,將它們設置開機啓動相當於把它們變成了系統內置功能,提升了使用體驗。

如果你覺得還是不夠快,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軟件使用情況爲一些頻率高使用的程序設置一個全局快捷鍵,給鼠標點擊運行的方法提供一個補充。

方法是按 Win 鍵顯示開始菜單,右鍵點擊某一程序,選擇“更多—>打開文件所有的位置”,右鍵點擊“屬性”,在快捷鍵一欄按下指定的快捷鍵。

比如我們把截圖軟件 Snapshot.exe 設置爲 Alt+Shift+A,把經常要用到全能裁圖軟件 FSCapture 快捷鍵設置爲 Alt+Shift+S,把文件管理軟件 Directory Opus 置爲 Alt+Shift+D。

快捷鍵的組合最好用”Alt+Shift+字母鍵“的組合,因爲是全局快捷鍵,這樣組合的衝突的可能性最小。

簡化電腦操作,不讓多餘操作浪費你的生命

5,全局快捷鍵

QQ上的全局快捷鍵調用截圖功能非常方便,很多軟件也提供了全局快捷鍵功能。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軟件使用情況,爲一些常用的軟件設置統一的全局快捷鍵。

比如組合快捷鍵“Ctrl+~”最常用於瀏覽器的老闆鍵。但除此之外,“Ctrl+字母”組合快捷鍵不建議用作全局快捷鍵,容易與其他軟件的快捷鍵起衝突。

推薦使用“Alt+數字”或者“Alt+Shift+字母鍵”來用作全局快捷鍵,而且大拇指按住Alt鍵,食指可以很方便地在不同字母鍵上切換。

我的全局快捷鍵習慣是:

Ctrl + ~:瀏覽器老闆鍵

Ctrl + Q:Listary工具條老闆鍵

Alt + ~:Listary 菜單

Alt + Shift + A:Snapshot.exe

Alt + 1:Ditto 粘貼板老闆鍵

Alt + Shift + S:FSCapture

Alt + 2:歐陸詞典 老闆鍵

Alt + Shift + D:Directory Opus

Alt + 3:Evernote 新建筆記

Alt + Shift + E:郵件

Alt + 4:微信 老闆鍵

Alt + Shift + C: 日曆

03 快捷鍵

快捷鍵是使用電腦時一定會用到的,幾乎所有軟件都會告訴你它們有那些快捷鍵,通過快捷鍵可以輕鬆地完成很多麻煩的操作,學習快捷鍵是一件低投入高產出的事情。

很多人看到多如牛毛的 Windows 快捷鍵就很頭大,使用電腦很多年,依然只是知道 Ctrl+A 是全選,Ctrl+S是保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能理解 Windows 系統下快捷鍵的邏輯。

快捷鍵的組合功能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大體說來:

Win鍵與系統相關,Ctrl鍵與命令相關,Alt鍵與菜單相關,Shift鍵是切換快捷鍵的功能,筆記本上特有的Fn鍵是筆記本製造商自己定義的快捷鍵,比如調高屏幕亮度什麼的。

1,Win鍵用來控制 Windows 自身的功能,比如 Win+E 運行資源管理器,Win+D 顯示桌面,Win+A 打開通知欄。

2,Ctrl 是 Control 的縮寫,意思是“控制”,Ctrl鍵用來執行軟件的命令,是真正意義上的快捷鍵,大部分的快捷鍵都與它相關。是Ctrl鍵的組合快捷鍵不夠用了才加入Shift鍵和Alt鍵的組合。

3,Alt 是 Alternate 的縮寫,是“交替”的意思,Alt鍵與軟件的菜單相關,如果菜單隱藏了,可以按Alt鍵來激活菜單,用 組合鍵"Alt+下劃線字母" 來選擇操作,比如 Alt+F 是打開菜單。

更進一步說,Alt鍵是與軟件的圖形用戶界面(GUI)相關,也就是與窗口相關,而菜單只是窗口中的一部分內容,所以有了 Alt + Tab 切換窗口,Alt + Space 調節窗口大小,Alt + F4 關閉窗口這樣的快捷鍵。

4,那什麼時候要用到Shift鍵呢?我們知道,按住Shift鍵輸入字母就是大寫,Shift 的意思是“切換”,所以Shift鍵就是對原有快捷鍵功能的切換。

比如Ctrl+Tab是切換標籤,那麼Ctrl+Shift+Tab用於反向切換標籤,比如Delete是刪除,而Shift+Del鍵就是永久刪除。

簡化電腦操作,不讓多餘操作浪費你的生命

與這些快捷鍵組合的字母鍵同樣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大部分與快捷鍵組合的字母鍵都是原來英文字母的縮寫。

比如 Win+E是打開資源管理器,是因爲E是Explorer的縮寫,Win+D顯示桌面,是Desktop的縮寫,N是New,P是Print,F是Find,S是Save,A是All等。

但也有例外,

比如Ctrl+C是複製,C是Copy的縮寫,但爲了使用方便,粘貼並沒有使用Paste的P鍵,而是用了V鍵,因爲這樣確定更方便順手,P鍵實在太遠了,剪切是因爲與複製的功能相似,所以放在了C鍵旁邊的X鍵上,X鍵看上去很像是一把剪刀。

Windows 快捷鍵精選:

Win 組合鍵

Win + E:

打開“我的電腦” (邁向“高手”的第一個快捷鍵,在看網頁時,突然要找電腦裏的文件時使用)

Win + R:

打開“運行”對話框 (電腦極客高手深愛的快捷鍵,如輸入OSK來調出屏幕鍵盤)

Win + D:

秒回桌面 (辦公室靜音看視頻,老闆走過來了,按這個鍵可以秒回桌面,再按恢復)

Win + Home:

最小化除當前窗口外的所有窗口

Win + Q:

呼喚小娜 (相比傳統的鼠標點擊,這個太方便了)

Win + L:

瞬間鎖屏 (當你要短暫離開電腦時,讓你的“祕密”不被人發現)

Win + A:

打開通知欄 (通知欄是沒有鼠標點擊的選項的,只能用快捷鍵)

Win + Tab:

虛擬桌面 (可用來快速切換工作窗口)

Win + X:

打開所有系統設置”(對於電腦盲的妹子來說,實在很太方便)

Win + I:

打開系統設置 (同上)

Win + PauseBreak:

打開系統屬性 (同上)

Win + -/+:

屏幕放大或縮小 (讓電腦屏幕擁有類似瀏覽器的放大縮小功能)

Win + ←/→:

讓對話窗口占左/右半屏 (在對比時非常有用)

Win + ↑/↓:

讓對話窗口放大/正常/最小化 (同上,先按左右再按上下可以讓窗口只佔角落1/4的區域)

PrintScreen:

複製屏幕截圖到粘貼板

Win + PrintScreen:

複製屏幕截圖到粘貼板,同時還會保存到 C:Users用戶名PicturesScreenshots

Win + Shift + S:

框選屏幕任意區域並複製到粘貼板(比用QQ截圖快,而且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圖片文件)

Ctrl 組合鍵

Ctrl + Z:反悔鍵

Ctrl + Y:復原反悔鍵

Ctrl + W:關閉

Ctrl + S:保存

Ctrl + N:新建窗口

Ctrl + Shift + N:新建一個文件夾

Ctrl + Shift + T:還原關閉的網頁

Ctrl + F5:強行刷新

Ctrl + Esc:顯示開始菜單

Ctrl + Home:光標移至列首

Ctrl + Alt + Del:任務管理器

Ctrl + 拖動文件: 複製文件

Ctrl + Shift + 任意箭頭:突出顯示一塊文本

Ctrl + Shift + Esc:打開 Windows 任務管理器

Alt 組合鍵

Alt + F4:關閉當前窗口

Alt + Tab: 兩個程序交換

Alt + F:打開程序菜單

Alt + 空格: 打開關閉對話窗口

Alt + 回車: 查看文件屬性

Alt + 雙擊文件:查看文件屬性

Alt + 拖動文件:創建快捷方式

Shift 組合鍵

Shift + 空格:半全角切換

Shift + 回車:換行

Shift + 鼠標左鍵:在任務欄對已打開的程序或者文件夾再打開一次,簡單地說就是雙開。

Shift + Del:永久刪除所選

Shift + F10:打開右鍵菜單

Shift + 選擇文件:選擇多個相鄰的項目

Shift + 拖動文件: 移動文件

04鼠標手勢

鼠標手勢已經是現在瀏覽器的標配,使用鼠標在屏幕上劃出軌跡來執行對應的命令,使用鼠標手勢同樣可以用來執行相應的電腦操作。

軟件我推薦使用 Wgestures,它可以設置鼠標手勢來執行復制、粘貼、前進、後退、最大化、最小化、關閉窗口、新建標籤頁等各種命令,還支持通過觸角和摩擦邊來執行命令。

更重要的是這些操作是全局的,支持所有 Windows 框架的軟件。

簡化電腦操作,不讓多餘操作浪費你的生命

鼠標手勢命令精選:(文章結尾附奶酪版的配置)

右→:前進

上↑:複製

左←:後退

下↓:粘貼

下右↓→:關閉

上↑+左鍵:剪切

下左↓←:退出

上下↑↓: 搜索

右上→↑:地址欄

下右下↓→↓:回車鍵

右下→↓:新標籤

上右上↑→↑:窗口置頂

右下→↓:新標籤

上右上↑→↑:窗口置頂

下右↓→:關閉

上↑+左鍵:剪切

下左↓←:退出

上下↑↓: 搜索

右上斜線⇗:最大化

左上斜線⇖:開始菜單

左下斜線⇙:最小化

右下斜線⇘:切換到桌面

上邊緣摩擦:任務管理器

右邊緣摩擦:通知中心

下邊緣摩擦:音量調節

左邊緣摩擦:控制面板

05 系統優化

朋友以前經常跟我抱怨:“我的電腦最近好卡啊,幫我優化一下吧”。給朋友“優化”後,沒過一段時間,朋友又開始抱怨同樣的問題了。

是的,優化後電腦依舊很卡。這裏有個根本性的問題,那就是:電腦性能不足,無論再怎麼優化都無濟於事。

比如各種加速球,它們只是利用 Windows 內存統計機制的特性來給你有提速的錯覺。所謂的優化軟件也只不過是降低了電腦的顯示效果,關閉的一些性能選項。

這對於緩解卡頓幾乎沒有效果,低顯示效果反而會讓你的電腦看起來不那麼賞心悅目,得不償失。

要想流暢地使用電腦,方法無非是升級電腦配置和不要同時打開過多的程序。判斷電腦性能是否夠用,最簡單的方法是:多任務運行測試。

將你平時可能需要同時運行的軟件都開啓,然後打開“任務管理器”查看內存和CPU的使用情況。

如果內存使用率經常超過80%,說明內存肯定是不夠的,很多情況下,加根內存就搞定了,根本不需要“優化”。如果電腦在不執行任何命令操作的情況下,CPU使用率一直在10%以上,說明CPU性能不足需要升級。

硬件配置提升帶來的流暢體驗遠不是所謂的“優化”能比擬的,值得一說的是,固態硬盤的使用帶來的使用體驗也是翻天覆地的。

簡化電腦操作,不讓多餘操作浪費你的生命

06 安全軟件

是不是就可以完全不用安全軟件呢?分情況,如果你懂電腦並且有良好的安全意識,Windows 10 自帶的 Windows Defender 就足可以保證電腦的安全了。

如果你想安裝一款安全軟件的話,我推薦 火絨安全軟件,它是極少數免費而且不作惡的優秀安全軟件。它還可以用於清除垃圾文件,設置開機啓動軟件,設置右鍵菜單什麼的。

如果你的電腦安裝有其他的免費國產安全軟件,建議統統刪除。

簡化電腦操作,不讓多餘操作浪費你的生命

別一方面,我們也要優化自己的電腦使用習慣。比如

1,遠離那些流氓安全衛士,

2,儘量選擇綠色便攜版,

3,下載軟件時認準到官方網站下載,

4,軟件安裝時注意取消捆綁軟件,

5,不要點擊“高速下載”,“安全下載”字樣的按鈕,

6,不要到不知名的軟件網站下載軟件,

7,不要打開瀏覽器已經提醒不是安全網頁的網站。

做到這些,差不多就能保持電腦的安全了。

結尾

我是奔跑中的奶酪,喜歡就關注我吧,你不會後悔的。

我們下期見.

相關文章